個人資料
正文

[煮酒論史]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

(2012-08-18 12:03:22) 下一個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簡稱紅二十五軍,初隸屬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麵軍,後改隸紅一方麵軍紅十五軍團。鄂豫皖蘇區紅二十五軍1931年10月成立於安徽金寨麻埠,軍長曠繼勳、政治委員王平章,下轄第七十三師:師長劉英、政治委員吳煥先。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 - 介紹

1931年10月,中共鄂豫皖軍委決定將紅四軍第十二師擴編為紅二十五軍。軍長曠繼勳,政治委員王平章,下轄第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師。1932年10月,紅四方麵軍主力退出鄂豫皖根據地,留下第七十四、七十五師堅持鬥爭。不久,編散第七十四師,另將獨立第一師一部編入。這樣,紅二十五軍隻設一個第七十五師。軍長吳煥先,政治委員戴季英。11 月,又經整編,紅二十五軍增加至7000餘人,政治委員改為王平章,下轄第七十四、七十五師。1933年10月間,紅二十五軍在潢麻公路遭敵包圍分割。七十五師由吳煥先、戴季英率領突圍至鄂東,仍保留二十五軍番號;七十四師由徐海東率領,退回皖西重新組建二十八軍。半年後,兩軍會合仍編為二十五軍,軍長徐海東,政治委員吳煥先,下轄七十四、七十五兩個師。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又進行了整編,軍長程子華,政治委員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下轄 3個團,共3000人。整編後,紅二十五軍即開始長征,1935年9月中旬勝利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第二十六、二十七軍會師。會師後,紅二十五軍改編為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五師。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 - 創建根據地

1934年11月16日,紅二十五軍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旗幟,由程子華任軍長,吳煥先任政治委員,徐海東任副軍長,戴季英為參謀長,鄭位三為政治部主任,全軍2980多人由河南羅山的何家衝出發西進長征,於12月9日進至雒南(今洛南)的庾家河。

12月10日,紅二十五軍入陝後的第三天,鄂豫皖省委在庾家河召開第十八次常委會,決定將鄂豫皖省委改稱鄂豫陝省委,在鄂豫陝邊區,包括陝西省東南部、湖北省西北部的鄖陽地區和河南省西部的部分地區,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

庾家河省委會議後,紅二十五軍以飄忽的遊擊行動,南下湖北鄖西地區。

1935 年1月9日,紅二十五軍一舉攻克鎮安縣城。堅持在鄂陝邊界的鄂陝遊擊師立即與紅軍主力取得聯係,二十五軍根據陳先瑞提供的情況,馬上把紅軍主力拉出鎮安縣城,抵達山陽、鄖西、旬陽交界,轉入發動群眾,創建了鄂陝邊第一塊革命地。紅二十五軍軍部機關以及所屬分隊,當時就駐在泗峽口、虎坪、澇池、紅岩等地,省委和軍司令部駐虎坪澇池。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 - 粉碎敵人第一次“圍剿”

紅二十五軍在鄖西鎮安燃起的革命烈火,引起蔣介石統治集團的恐慌與不安。1935年1月下旬,蔣介石以11個團的兵力對鄂豫陝邊區紅二十五軍發動第一次“圍剿”。紅二十五軍為爭取主動,各個擊破“圍剿”軍,遂由山陽、鄖西交界地區北上袁家溝口,爾後又轉至鳳凰嘴,突然出現在敵之後方。1月31日,紅二十五軍以一部兵力襲占柞水縣城,吸引“圍剿”軍警備第二旅西進,將其兵力分散。2月1日,紅二十五軍主力在蔡玉窯擊潰敵第一一六旅第二五二團2個營,殲其1個多營。戰後,向北移至葛牌鎮休整。5日,“圍剿”軍第一一六旅旅長柳彥彪又率第二五一、第二四八團向葛牌鎮進攻。紅軍依托文公嶺高地給“圍剿”軍以殺傷後,從正麵和左翼實施反擊,殲其2個多營,其餘向南潰退。紅二十五軍在紅岩寺和袁家溝口等地,建立了第三、第四路遊擊師,乘勝在藍田、商縣、山陽、鎮安、柞水五縣邊區建立區、鄉蘇維埃政權,開創了第二塊根據地。

2月 8日,紅軍主力掉頭南下於2月12日到達袁家溝口,緊接著從袁家溝口回轉鄖西。2月14日,紅二十五軍在鄖西的一、二、三天門、丁家坪、蔡家場、回龍、李家磨、廟川、虎頭岩、寺家院、三十六岩等地建立區鄉、村蘇維埃政權。對1500餘戶貧苦農民分配了土地、糧食和其他物資。從此,紅二十五軍在陝南站住了腳跟,初步奠定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的基礎,並擴大紅軍400餘名。

1935年2月下旬,紅二十五軍從鄖西出發,接應紅四方麵軍南下漢中,途中連克寧陝、佛平兩座縣城,殲滅守城的保安隊,於3月8日進至華陽鎮。3月10日,紅二十五軍在華陽鎮東南之石塔寺設伏,擊潰警備第二旅5個多營,殲其 600餘人,繳槍500餘支。戰鬥結束後,我軍在華陽地區建立了七個鄉的革命政權,開辟了第三塊根據地。4月9日,紅二十五軍在葛牌鎮以南的九間房設伏,一舉擊潰楊虎城警備第三旅2個團,殲滅其1個團又1個營,俘其旅長以下官兵1000餘人。18日,攻克雒南縣城。至此,陝軍的第一次“圍剿”即被粉碎。

九間房戰鬥後,鄂陝邊幾塊根據地已連成一片。四月中旬,省委在葛牌鎮召開擴大會議,進一步在全體同誌中堅定了創建鄂豫陝根據地的決心。會後,紅二十五軍東進,攻克洛南縣城。以後又進至洛南、商縣、商南、盧氏等四縣的邊區,大力進行開辟根據地的工作,先後在孫家山、庾家河等地建立了鄉蘇維埃成立了遊擊隊,開創了第四塊根據地,半個月內,紅二十五軍吸收了六百各新戰士。到五月初,紅二十五軍發展到3700多人,地方遊擊師、抗捐軍2000多人,發展地方黨員3人,成立了鄂陝、豫陝兩個特委和十個區46個鄉340個村級政權,人口近50萬,初步建立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

紅二十五軍在鄂西北、陝南的第一次反“圍剿”作戰連戰皆捷,使鄂豫陝邊區的革命烈火愈燒愈旺蔣介石大為震驚,1935年4月2日,國民黨緊急調動王以哲部第六十七軍三個師和唐俊德第九十五師入陝南同龐炳勳部第四十軍,蕭之楚第四十四師、楊虎城部第三十八軍十七師五十一旅,警備第一旅,警備第二旅,共三十多個團的兵力,向紅二十五軍鄂陝邊根據地發動第二次“圍剿”,並限令在三個月內將紅軍全部消滅。

5 月下旬,鄂豫陝省委在鄖西廟川莫家山“九棵樹”的地方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研究製定了反“圍剿”的作戰方針和計劃。省委決定鄂陝邊及陝南地區山大、無公路、人口少,敵軍後方補給困難,必然采取速戰速決作戰方針。各遊擊師就地堅持,發動群眾堅壁清野,廣泛開展遊擊戰爭;紅二十五軍主力則乘東北軍剛到,首先北上,爭取殲其一部,然後再采“誘敵深入,先拖後打”的方針,尋機殲敵一兩個師(旅),以運動戰和遊擊戰相結合,打破敵人的“圍剿”。

6 月初,紅二十五軍主力從鄖西二天門出發,轉至外線捕捉戰機,向北直插陝南商縣。4日夜、5日晨,先後在商縣的商洛鎮附近,與敵東北軍第一一○、第一二九師遭遇,斃傷敵團長趙紹宗及以下官兵二百多人和繳獲敵部分武器,隨後,又直轉南下,遠程奔襲鄂豫陝三省交匯點———荊紫關,占領全城,殲敵近兩個營,從被窩裏活捉第四十四師軍需處長,繳獲大批軍用物資,紅軍戰士情緒高漲,連夜轉回南化塘。接著,揮師西進鄖西,北挺陝南。紅二十五軍沿著鄖縣、鄖西與陝西交界的崇山峻嶺急速西進,25日抵達黑山街。行軍近一個月,轉戰近二千裏。敵人被紅軍搞得團團轉,一路窮追不舍。敵人被拖得相當疲憊,銳氣大減。6月29日下午,敵警一旅追到黑山街附近,紅二十五軍向西退到袁家溝口及其以西的桃園嶺一帶,誘敵進至根據地中心區的袁家溝口一帶我軍預選戰場。7月2日拂曉,陝軍警一旅進入伏擊區,我軍突然發起猛烈進攻。經過約10個小時的激戰,殲敵1700餘人,俘敵旅長唐嗣桐,繳獲輕重機槍40挺、長短槍論1600支。我軍僅傷亡100餘人,粉碎了敵人的第二次“圍剿”。

紅二十五軍為繼續掌握主動,把敵調出根據地,擴大影響,補充兵員和物資,根據省委決定,北出終南山,威逼西安,前鋒直抵西安以南二十公裏的子午鎮。

繼續長征,配合陝北紅軍,迎接黨中央敵人第二次“圍剿”被徹底打破後,紅二十五軍猛虎般地從根據地西安,致使正準備由西安開往天水的東北軍第八十一軍緊急改變計劃,準備保衛西安。紅二十五軍威逼西安的行動,有力地策應了中央紅軍北上的行動。

7月15日,接到中共中央數月前發出的幾份文件,及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麵軍已在川西會師並有北上行動的可靠消息。當天晚上,省委召開緊急會議,形成了統一認識:配合主力紅軍北上行動,是當前最為緊迫的戰鬥任務。最後決定:紅二十五軍立即北上,與陝北紅軍匯集成一個力量,創建新的鞏固的革命根據地。會議還決定:將中共鄂陝、豫陝兩個特委合並成一個特委,將蘇區的遊擊武裝力量合編為一個戰鬥部隊,由新的特委統一領導。鄭位三留任鄂豫陝邊區,擔任領導工作。

紅二十五軍開始了新的長征,從此又展開了新的艱難而又壯麗的一頁。

7月16日,紅二十五軍從長安縣的豐峪口出發,於9月16日,到達延川的永水鎮,勝利地完成了長征任務。 9月中旬,紅二十五軍和由劉誌丹同誌率領的紅二十六、紅二十七軍在永水鎮勝利會師。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和鄂豫皖省委召開聯係會議,為了統一作戰,把三個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任命徐海東為軍團長,程子華為政治委員,劉誌丹為副軍長兼參謀長,高崗任政治部主任,郭樹申任副主任,紅二十五軍改為七十五師,紅二十六軍改為七十八師,紅二十七軍改為八十一師,全軍團共7000餘人。紅二十五軍成為長征時期與陝北紅軍會師的第一支紅軍。毛澤東對此有過恰當的評價:“徐海東部隊之由陝南經隴東入陝北,乃偶然作成中央紅軍之向導”。稱紅二十五軍 “為革命立了大功”。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 - 曆程

1932年秋,主力隨紅四方麵軍撤離鄂豫皖。

1932年11月30日,奉命留守的紅二十五軍一部編成新的紅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政治委員王平章,下轄第七十四師:師長徐海東、政治委員戴季英;第七十五師:師長周希遠、政治委員高敬亭。

1933年1月,紅二十八軍並入到紅二十五軍。

1934年,第二次組建的紅二十八軍再次並入紅二十五軍,軍長徐海東、政治委員吳煥先,下轄第七十四師、第七十五師,全軍共3000餘人。不久,紅二十五軍進行整編,軍長程子華、政治委員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鄭位三。  

1934年11月,奉命開始長征,

1935年9月到達陝北蘇區,與陝北的紅二十六軍和紅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

1937年,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115師344旅一部,投入抗日戰爭戰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