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煮酒論史]烈將--共產黨早期紅軍軍長們(五十)

(2012-07-07 13:39:57) 下一個
李中佛閩西新紅十二軍代理軍長。1934年錯殺。








閩西新十二軍。 1930年5月,原紅四軍第四縱隊部分與閩西地方武裝合編成紅二十軍(軍長胡少海)和紅二十一軍(代軍長譚希林)。1930年11月,兩軍合編而成紅十二軍。下轄3個步兵團,第一、二團共1100支槍,2600人;三團槍500支,人500餘。代軍長 賀聲洋(賀沉洋),政治委員施簡,政治部主任李力一(李任予)。紅十二軍成立後便立即集中岩城,改編訓練,準備於11月30日前出擊敵人,向漳州進展。12月,中央派左權前去任軍長。1931年第三次反“圍剿”後,新十二軍與閩西老十二軍會師合編,仍稱十二軍。新紅十二軍改編為紅十二軍三十四師。軍長遊瑞軒、政治委員黃蘇、參謀長林楚、政治部主任譚政。1933年6月間,紅十二軍整編為紅一方麵軍獨立第一團。

10月4~7日 閩西蘇維埃政府第五次常務會議和閩西總行委、紅二十一軍軍委、紅軍軍官學校校委聯席會議先後在龍岩召開兩次會議,決定紅二十軍與紅二十一軍合並,改番號為紅十二軍,(簡稱“新十二軍”),全軍共3100人,2600支槍,編為3個團;會議還決定,馬上成立閩西工農革命委員會,由施簡、張鼎丞、郭滴人、賀沈洋、藍為仁、高靜山、左權、簡祥明、王海萍、李中佛、阮山、段奮夫、王占春、盧其中、盧肇西等15人組成,施簡為主席。10月下旬,左權到龍岩,就任新十二軍軍長,施簡任政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