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煮酒論史]烈將--共產黨早期紅軍軍長們(二十四)

(2012-06-20 07:15:26) 下一個
紅6軍軍長陳伯鈞: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955)。原名陳國懋,字少達,號稚勉。1910年11月26日生於四川省達縣(今達川)河市壩村一個農民家庭。1916年入本村小學讀書。1923年考入萬縣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曾因參加進步學生運動被開除學籍。 1927年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第六期)第1大隊。5月參加平定夏鬥寅叛亂的戰鬥,因作戰勇敢在鹹寧前線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麵軍總指揮部教導團。8月隨隊準備經九江前往南昌參加起義軍,但在九江被張發奎繳械扣押。後脫逃繼續趕赴南昌,途中得悉起義軍已轉移,便在高安加入第20軍獨立團,任團部副官、新兵訓練處主任。

9月參加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3團3營6連1排排長。曾被毛澤東選派到袁文才率領的農民自衛軍,做該部的改造和訓練工作。到井岡山後,任工農革命軍教導隊副隊長兼黨支部書記、紅4軍第31團1營1連連長,參加了五鬥江、草市坳、龍源口戰鬥和黃洋界保衛戰。

1929年1月紅4軍主力向贛南出擊後,奉命堅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第三次反“會剿”作戰中,因腿傷未能突圍,在敵人搜山時被捕。5月被營救出獄,任紅4軍駐吉安辦事處代表、紅6軍第1縱隊參謀長。1930年2月攙假水南戰鬥,在追擊逃敵時腿部再次負傷。同年7月起任紅20軍參謀長、紅3軍第7師師長、紅15軍軍長等職,參加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和漳州、南雄水口、樂安宜黃等戰役。

1932年10月因支持毛澤東的主張,被執行“左”傾路線的中央領導人免去軍長職務,調到瑞金紅軍學校學習。1933年1月起任紅5軍團參謀長、第13師師長,參加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同年8月獲二等紅星獎章。重視總結經驗教訓,反對“左”傾教條主義,曾寫作《論運動防禦》等文章,強調運動戰的重要性。1934 年10月率部從興國出發參加長征,負責掩護中央縱隊行動。12月調任紅5軍團參謀長,協助軍團長董振堂指揮所部執行後衛任務,多次打退國民黨軍追擊,被譽為“鐵屁股”。1935年7月與紅四方麵軍會合後,調任紅四方麵軍第9軍參謀長。

9月因反對張國燾的分裂活動而被免職,改任紅軍大學主任教員。1936年 2月張國燾的錯誤被糾正後,任紅4軍參謀長。期間,曾編寫《步哨動作》、《偵察勤務》等教材。7月調任紅二方麵軍第6軍團(亦稱第6軍)軍團長。10月率部到達陝北蘇區,與紅一方麵軍會師。

抗日戰爭爆發初期,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旅長,後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38年6月調任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12月任抗大第2分校校長,組織幹部、學員前往河北陳莊、神南地區辦學。1939年9月率抗大學員參加陳莊戰鬥。1940年5 月回延安學習,參加毛澤東主持的哲學研究會和戰爭研究會,並撰寫《八路軍簡史》、《參謀長工作講授提綱》等。1941年11月起任軍事學院副教育長、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第385旅副旅長兼隴東軍分區副司令員,領導部隊進行反“摩擦”鬥爭,開展大生產運動。

1945年8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參謀長。10月率800名幹部及戰士、家屬共1300餘人赴東北,途中奉命駐留冀熱遼軍區,參加熱河保衛戰。1946年1月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熱河執行小組中共方麵代表。7月轉赴東北,先後任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合江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上級幹部大隊大隊長。1948年5月任東北野戰軍第1前方指揮所(8月改稱第1兵團)副司令員,協助司令員蕭勁光指揮部隊圍困長春、攻打沈陽、進軍關內、威逼平津。1949年4月任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第一副司令員兼第45軍軍長,率部參加衡寶、廣西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2月兼任湖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率部清剿湘西國民黨殘餘武裝和土匪。同年12月起先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副教育長兼軍事學術研究部部長、教育長、副院長、代院長,協助院長劉伯承主持全院工作。 1957年9月任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1962年9月任院長。是第一至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年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74年2月6日在北京病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