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野史亂彈]哀將——國民黨的末代兵團司令們(三)

(2012-04-06 05:32:27) 下一個


三、第二兵團司令邱清泉

第二兵團:

堪亂戰爭初期國軍為集中兵力進攻華東堪亂區建立的三個大規模的野戰兵團之一,司令官為王敬玖。

1947年1月,巨金魚戰役中隸屬第二兵團的暫編第4縱隊等部被殲滅,第二兵團因此被撤消。

1948年8月全國軍事檢討會議決定以整編第5軍為基礎,建立第二兵團,轄5軍、12軍、70軍、74軍、100軍、新編第21旅、獨立騎兵旅共12萬人,司令官為杜聿明(1948年10月杜聿明調東北指揮作戰,邱清泉接替司令官)。淮海戰役中指揮第5、12、70、72、74、116軍、兵團獨立旅、獨立騎兵旅。1949年1月在永城陳官莊地區被殲滅。

電影《大決戰》之淮海戰役中,有一位麵目猙獰、作戰凶猛、最後戰死沙場的國軍高級將領,他就是被稱為“邱瘋子”的國軍第二兵團司令邱清泉將軍。




邱清泉(1902.1.27—1949.1.10),原名青錢,字雨庵,浙江永嘉蒲州(今屬龍灣區)人。1921年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於浙江省立第十中學。次年就讀上海大學社會學係。1924年邱清泉受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響,南下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工兵科,在校期間參加東征,在淡水、棉湖戰役中立功。1925年9月畢業,任少尉排長,參加二次東征。1926年5月,升任工兵營上尉連長,參加北伐,強渡汨羅江、掘地道攻武昌,屢立戰功,北伐軍占領南昌後,邱清泉賦詩‘壯士手中三尺劍,雄圖胸裏十萬兵’以言其誌。此後,邱清泉先後擔任軍校工兵大隊第一隊上尉隊長、侍從室副官、第九軍第三師補充團三營少校營長、第十師五十九團上校團長、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政訓處訓練課上校科長等職。

1933年,30歲的邱清泉晉升為少將,任陸軍軍官學校政治訓練處處長。“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深知中日一戰不可避免,緊急選派優秀青年軍官赴西方留學,1934年,邱清泉在選拔考試中一舉奪魁,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派赴德國留學,先入工兵學校,完成學業後,次年重新考入著名的柏林陸軍大學,主修現代軍事,在柏林陸大,邱清泉有幸結識了赫赫有名的坦克戰專家古德裏安將軍,並多次登門求教,古德裏安將軍所著《重視坦克戰》被他奉為經典。他認真研讀了坦克戰理論以及歐洲新興起的機械化作戰理論,在為國防部撰寫的論文中感慨道:“如果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則將為機械化部隊大出風頭時代矣”。

邱清泉身在異國他鄉,心係國家安危與抗戰職責,三年如一日刻苦學習,並利用業餘時間翻譯世界軍事動態與理論文章寄回國內發表。他對生活上的要求也非常嚴格,當他得知好友外出嫖娼後,立即與其斷絕往來,甚至削發明誌。蔣先生在聽取駐德大使匯報後,大為讚賞。1937年5月回國,任中央衛隊教導總隊參謀長。淞滬會戰開始後,率教導總隊參戰,後參加南京保衛戰。南京陷落,撤退不及,匿居鄉間,次年二月化妝逃出南京,後輾轉到武漢,目睹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慘景,邱清泉自此對日軍恨之入骨。1938年3月,原南京裝甲兵團(主力為南京裝甲兵學校的三個坦克連)改編為第二○○師,邱清泉任少將副師長,實際負責坦克部隊(兩個坦克營和一個後勤修理營,約有坦克70輛,型號繁雜)指揮,隨後參加了豫東(蘭封)戰役。

1938年徐州會戰,為截斷我第一戰區東援及第五戰區退路,日軍“華北派遣軍”派第1軍第14師團(日軍常備師團,又稱“宇都宮師團”,師團長為臭名昭著的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孤軍深入,企圖切斷隴海路。蔣中正命令第一戰區消滅這股敵人,以掩護第五戰區部隊安全撤退,並親自到鄭州督戰。5月21日,第一戰區前敵總司令薛嶽指揮10萬大軍向日軍發起總攻,邱清泉奉命率坦克營參戰,邱將軍精神抖擻,親自登上第一輛開路坦克,殺向敵軍。坦克營首先打垮了日軍的騎兵部隊,繼續向日軍進攻,但隨後一些老式(多為一戰時期的德國“克虜伯1型”、意大利“菲亞特”、法國“雷諾”)坦克相繼發生故障或被擊毀,退出戰鬥。

邱清泉下令以較先進的蘇製“T-26”為主力突破敵軍防線,老式坦克在後擴大戰果,繼續衝向位於三義寨的敵軍核心指揮部。坦克營衝破日軍兩道防線後,遭到日軍埋伏的坦克、自殺“肉彈”以及重炮和戰防炮的攻擊,邱清泉所乘坦克被炮火擊中,邱將軍負傷,為避免坦克部隊全軍覆沒,大本營下令後撤,“T-26”憑借厚重裝甲殺開血路,突出重圍。這是中日戰爭史上第一次坦克大戰,雙方投入坦克百餘輛,日軍雖然憑借其豐富的作戰經驗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被擊毀擊傷過半的代價。邱清泉所率領的年輕的國軍坦克部隊雖先勝後敗,但此役使他們快速成長起來,一年後的昆侖關,邱清泉所率坦克部隊為取得昆侖關大捷立下了赫赫戰功。隨後,邱清泉參加了信陽戰役,10月該師編為第五軍二十二師,邱清泉任師長。

1939年11月,日軍為切斷桂越外援國際通道,在海空軍掩護支援下,向廣西發動進攻,24日占領南寧,12月4日占領昆侖關,24日攻陷龍州,切斷了桂越交通線。為打通桂越國際通道、解除日軍對西南大後方的威脅,12月8日,蔣中正下達“攻略昆侖關而後收複南寧”的命令,杜聿明將軍率第五軍奉命前來增援,擔任昆侖關主攻任務。12月10日,杜聿明在軍事會議上製定了“關門打虎”的攻堅戰術,命邱清泉第22師為右翼迂回部隊,打擊南寧援軍。邱清泉率領坦克部隊連夜繞過昆侖關,越過思隴重重大山,隱蔽穿插進昆侖關南五塘附近地區密林中,配合兄弟部隊,完成對昆侖關的包圍。18日淩晨,第5軍向昆侖關日軍發起攻擊,南寧日軍急派第21聯隊主力分乘40餘輛軍車馳援昆侖關,增援的日軍沿途突破我軍層層阻擊,直撲九塘而來,早已埋伏多時的邱清泉下令坦克部隊發起攻擊,先集中炮火轟塌六塘至七塘的橋梁,切斷敵軍退路,隨後坦克部隊向公路上的日軍橫衝直撞,日軍頓時潰不成軍,公路上丟下累累屍體和各式車輛,後在昆侖關守敵接應下,三本吉之助聯隊長率第1大隊突出重圍,第2聯隊及聯隊炮兵則陷入重重包圍。

此時,昆侖關周邊陣地已被我軍占領,南寧日軍再派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率部增援,在五塘附近又遭到邱清泉第22師的伏擊,日軍在飛機支援下,動用大量反坦克的戰防炮及身背炸藥包的敢死隊向我軍反撲,激戰兩晝夜,我坦克部隊雖然損失慘重,但仍堅守住了六塘陣地,敵軍被困在此進退不得,中村少將無奈率殘敵愈繞路而行突出重圍,在九塘附近遭到國軍榮譽第1師第3團伏擊,中村少將當場被擊斃。29日淩晨,邱清泉率第22師與兄弟部隊向昆侖關主陣地發起攻擊,31日11時,我軍收複昆侖關。昆侖關大捷是抗戰開始以來國軍第一次攻堅戰,也是武漢會戰以來第一次重大勝利,日軍在戰史中稱“通觀中國事變以來全部時期,這是陸軍最為黯淡的時代”。第22師在這次戰役中功不可沒,而邱清泉表現出的特立獨行、狂妄暴躁的個性以及“打起仗來不要命”的戰鬥精神,被杜聿明將軍稱為“邱瘋子”。邱清泉被授予四等寶鼎勳章,此役後他曾賦詩一首:歲暮克昆侖,旌旗凍不翻。天開交趾地,氣奪大和魂。烽火連山樹,刀光照彈痕。但憑鐵和血,胡虜安足論。

1940年5月邱清泉升任第五軍副軍長;9月,調重慶任軍委會委員長蔣介石侍從室少將參議。1941年3月,轉任軍訓部十六補充兵訓練處處長兼重慶第三警備區司令。1942年調任西安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副主任。1943年1月任第五軍軍長。次年9月奉命參加滇西對日作戰。1944年,中國遠征軍部隊從印度反攻緬北,駐滇西宋希濂第11集團軍也反攻滇西鬆山、龍陵以配合,但因日均經營已久,工事堅固,我軍久攻不下。邱清泉奉命率200師增援龍陵城,負責切斷龍陵、芒市兩地日軍之間的聯係。邱清泉親自飛臨前線視察,提出“火燒背陰山,水淹龍陵城”的策略。消息傳出,龍陵城日軍未戰先亂。10月29日,國軍第11集團軍發動全線總攻,邱清泉親自督戰,以奇兵斷絕日軍退路。11月3日,占領龍陵,20日攻克芒市,將滇西日軍趕出國門。

抗戰勝利後,為解決雲南半獨立狀況,邱清泉率部參與包圍昆明行動,迫使龍雲解除武裝,並協助改組雲南省政府。1946年3月,邱清泉奉命開赴華中參加國共內戰,後在冀魯豫戰場與華東、中原野戰軍周旋,具有些資料說:三十六年五月,張靈甫戰歿,國軍多敗績。諸軍皆憚粟裕、劉伯承,獨清泉無懼色。八月,與劉伯承戰於定陶,複諸地。伯承憚其悍,多避之。清泉因雲:“共軍遇第五軍不戰。”。內戰初期,他所率的第5軍鮮有敗績,其驕狂從他的詩中可見一斑:從來王業歸漢有,豈可江山與賊分;眾多狐鼠遁逃外,河朔家家望五軍。

1947年10月,邱清泉被任命為整編第5軍軍長。1948年9月,“徐州剿總”成立,以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第5軍為基礎組建第二兵團,轄第5、第70、第74、第12軍,新44師,騎兵第1旅共十二萬人,10月16日,邱清泉任第2兵團中將司令官。年底,淮海戰役中,邱清泉及第2兵團被圍,他拒絕了勸降,後以身殉職,時間是1949年1月10日,時年47歲,一代名將,沒有戰死在抗日沙場,卻被內戰漩渦吞沒,不能不為之惋惜。邱清泉殉職後,被追贈上將,授青天白日勳章,其靈位現置台灣忠烈祠。

關於邱清泉之死,大陸出版戰史一般說為“擊斃”,國軍戰史則為“自戕”,近些年一些文史資料顯示,邱清泉係兵敗突圍無望,飲彈自盡。其中描述較為詳細的是一直跟在他身邊的警衛營長遠碩卿的回憶:10日淩晨突圍中,邱清泉命令跟隨的官兵各自逃命,身邊僅餘幅官陳亮、通訊員何永福、衛士徐仁成以及遠碩卿數人,邱清泉趁人不備,用美國顧問贈送的電光手槍自盡,但當時並未斃命,疼痛難忍的邱清泉命令遠碩卿補槍,遠碩卿不忍動手,命何永福向其胸部開了兩槍,時間是1949年1月10日3時14分。遠碩卿1992年病逝,他的回憶發表於1994年元月《魏都文史資料》第四輯。

邱清泉幼讀私塾,古文功底深厚,詩文俱佳,與張靈甫是國軍中有名的儒將。1943年秋,他的母親在溫州老家去世,因軍務繁忙,邱清泉不能回家奔喪,作《哭母詩》一首:海天遙望落霞紅,機抒聲消井臼空。常為遠遊違左右,徒勞征戰轉西東。寒霜肅殺悲慈竹,冷雨淒涼泣古桐。縱有俸錢多十萬,承歡無路哭秋風。內戰時期他在開赴內黃途中曾賦《詠雪》一首:倦烏艱難宿,歸鴉哀怨鳴;行行問去路,大雪滿征程。邱清泉軍事名校畢業,多年從事軍事教育工作,又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善於“論兵”,著有《戰教一集》、《戰教二集》、《軍隊生活教育》、《建軍叢論》等著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