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凋落的櫻花--日本精銳師團的下場:(十四)第十三師團

(2012-01-06 12:13:08) 下一個



第13師團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一個甲種師團,裝備較精良,戰鬥力較強。該師團所屬山田梅二少將的第103旅團違反國際戰爭法參加了南京大屠殺的暴行。

1910年12月至1911年10月,蔣介石(蔣誌清)從振武學校畢業後,以“士官候補生”身分進入第13師團野炮兵第19聯隊入伍實習。

第13師團日本原常備甲種師團。1925年5月1日取消番號廢止,1937年9月10日重建
編成地:仙台
補給軍區:仙台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長沙
投降時所屬部隊:支那派遣軍
所屬步兵連隊(投降時):第65(會津若鬆),第104(仙台),第116(新發田)     

第13師團建製:
步兵第103旅團:旅團長山田梅二少將
步兵第104聯隊
步兵第65聯隊
步兵第26旅團:旅團長沼田德重少將(1939年3月晉升為陸軍中將,任114師團長,同年7月被八路軍在山東擊成重傷不治而斃命。)
步兵第116聯隊
步兵第58聯隊
騎兵第17大隊
山炮兵第19聯隊
工兵第13聯隊
輜重兵第13聯隊
通信隊
衛生隊:第1至第4野戰醫院。

日俄戰爭中輕取薩哈林,日俄戰爭末期,日軍在本土的師團都已投入到滿州的前線,而本土一個師團也沒有,相當空虛。在這狀態之下,1905年4月四個師團(第13、14、15、16)被新設立。這時,日本為了在日俄戰爭之後的議和占有利的局麵,所以立即計劃占領薩哈林。編成之後作為獨立第13師團被派往薩哈林。作為先鋒的是步兵第25旅團(步兵第49、50連隊和野炮兵第19連隊第1大隊),於7月7日在薩哈林登陸,直撲薩哈林南部。而師團主力於7月24日在薩哈林北部登陸。8月1日薩哈林的俄軍投降,第13師團在薩哈林的戰術任務完成。9月波茲馬斯議和條約被簽訂,南薩哈林變成了日本的領地。

日俄戰爭後,第13師團經過在朝鮮駐屯之後,於1907年成為了常設師團。自1920年1月到1921年5月為止出兵西伯利亞幹涉了俄國革命。但是一戰之後世界各國普遍經濟下滑,1925年的裁軍中,4個師團的番號被取消了。而第13師團就是在1925年5月1日被廢除了。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麵爆發,根據前線的需要,第13師團被重建並參與淞滬會戰與南京大屠殺。以仙台的第2師團為母體,步兵第58(高田,於1942年12月調往第31師團)、第65(會津若鬆)、第104(仙台)和第116(新發田)這4個連隊構成了重建的第13師團。重建之後不久就被調往813事變的上海前線。上海事變之後,第13師團轉戰於南京、徐州。在武漢會戰中,第13師團在富金山前舉足不前,成就了國軍71軍、36師和宋希濂、陳瑞河的輝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13師團還是在華中駐屯。1944年5月參加了豫湘桂戰役(大陸打通戰),第二年因為戰線縮小向長江沿岸後退,1945年9月初在節節敗退中迎來了無條件投降的那一天。




1937年12月22日,南京的第13師團山田支隊步兵第65聯隊的士兵

曆代師團長:
01 原口兼濟(1905年4月1日----1906年7月6日)

02 岡崎生三(1906年7月6日----1910年6月1日)

03 長岡外史(1910年6月1日----1913年1月15日)

04 秋山好古(1913年1月15日----1915年2月15日)

05 安藤嚴水(1915年2月15日----1918年7月24日)

06 西川虎次郎(1918年7月24日----1921年1月6日)

07 河村正彥(1921年1月6日----1923年8月6日)

08 井戶川辰三(1923年8月6日----1925年5月1日廢除)

09 荻洲立兵(1937年8月6日重建----1939年8月1日)

10 田中靜壹(1939年8月1日----1940年9月28日)

11 內山英太郎(1940年9月28日----1942年8月17日)

12 赤鹿 理(1942年8月17日----1945年1月20日)

13 吉田峰太郎(1945年1月20日----1945年9月10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