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凋落的櫻花--日本精銳師團的下場:(八)第七師團

(2012-01-04 12:44:37) 下一個



第七師團(旭川師團)
通稱:熊
編成時期:1896年5月12日
編成地:劄幌
補給軍區:旭川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帶廣(北海道)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5方麵軍
所屬步兵連隊(編成時):第25(劄幌),第26(旭川),第27(旭川),第28(旭川)
所屬步兵連隊(投降時):第26(旭川),第27(旭川),第28(旭川)

曆代師團長:
01 永山武四郎(1896年5月12日----1900年4月25日)

02 大迫尚敏(1900年4月25日----1906年7月6日)

03 上田有澤(1906年7月6日----1908年12月21日)

04 上原勇作(1908年12月21日----1911年9月6日)

05 林 太一郎(1911年9月6日----1914年5月11日)

06 宇都宮太郎(1914年5月11日----1916年8月18日)

07 井幸槌(1916年8月18日----1919年11月25日)

08 內野辰次郎(1919年11月25日----1923年8月6日)

09 國司伍七(1923年8月6日----1926年3月2日)

10 渡邊錠太郎(1926年3月2日----1929年3月16日)

11 新井龜太郎(1929年3月16日----1931年8月1日)

12 佐子之助(1931年8月1日----1933年8月1日)

13 杉原美代太郎(1933年8月1日----1935年8月1日)

14 宇佐美興屋(1935年8月1日----1936年3月23日)

15 三毛一夫(1936年3月23日----1937年8月2日)

16 園部和一郎(1937年8月2日---1939年8月1日-)

17 國崎 登(1939年8月1日----1941年11月6日)

18 鯉登行一(1941年11月6日----1945年8月15日)

母體為屯田兵的北國兵團:
第7師團的母體是1885年根據《屯田兵條例》成立的在北海道的屯田兵。屯田兵身兼北海道的開發和北方防這兩項重任。平時開墾、從事農耕;若有戰事就投 入戰鬥的半農半兵的半吊子部隊。和前6個師團不同,被改編成師團是很晚的事。甲午戰爭後的1896年,正式被改編成為第7師團。連隊從劄幌、旭川、函館和 釧路4個連隊區徵兵和補充,但是當時北海道的人口很稀少,有時在連隊區一個連隊征不齊的話,隻能由東北地區(青森、手、山形等)來補充不足的人手。這種 情況一直持續到盧溝橋事變的爆發.

1904年8月,為了打開屢攻旅順而不下的不利局麵(日俄戰爭),一直養精蓄銳的第7師團就被派上了前線。師團隸屬於乃木係典大將指揮的第3軍,參加了進攻203高地的戰鬥。占領旅順後,跟隨第3軍輾轉於各地,參加了奉天會戰之後於1906年3月回國.

1917年2月開始約有兩年受命駐紮在滿州。其間出兵西伯利亞涉了俄國革命。1934年再次被派回駐紮在滿州,這回的滿州駐屯是從1936年到1937年的一年間.

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第7師團奉命南下支援各部。其間張鼓峰事件(1938年7月)和諾門檻事變(1941年5月到9月)爆發,第7師團進了這兩國邊境衝 突。在諾門檻事變中,和蘇軍交鋒遭到了很大的損失。1941年8月第7師團奉命回國。之後,步兵第25連隊(劄幌)被抽調出來編入第88師團,駐紮在薩哈 林島。.

在太平洋戰爭開始的初期,第7師團還是在北海道擔當他的防衛工作。1942年8月以步兵第28連隊為基幹而組成的一木支隊(支隊 長:一木清直大佐)奉命去爭奪瓜島的飛機場。一木支隊的先頭部隊與8月21日在灘頭陣地上全軍覆沒,支隊長也被當場擊斃。之後和第2師團的川口支隊一起登 陸的第二梯隊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出征的旭川第28連隊的2507名子弟兵中僅有143名生還.

之後第7師團的主力被派往北千島,還是回到了防衛北海道的這個起點。1945年8月15日迎來了投降的那一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