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凋落的櫻花--日本精銳師團的下場:(七)第六師團

(2012-01-04 12:25:00) 下一個



師團概況:
第六師團又名熊本師團,是日軍在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和第二師團(仙台)並稱為日本陸軍中最強悍最有戰鬥力的兩支勁旅: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曾參與南京大屠殺。

通稱:明
編成時期:1888年5月12日
編成地:熊本 補給軍區:熊本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布幹維爾島(所羅門群島北部)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17軍
所屬步兵聯隊(編成時):第13(熊本),第23(都城),第45(鹿兒島),第47(大分)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13(熊本),第23(都城),第45(鹿兒島)

第6師團(熊本)和第二師團(仙台)並肩被稱為日本陸軍中最強悍最有戰鬥力的兩支勁旅。它的前身是1873年設置的熊本鎮台,這支部隊在西南戰爭的時候被西鄉隆盛率領的薩摩藩部隊包圍在熊本城內,硬是以堅強的意誌頂住了西鄉潮水般的進攻。1888年隨著陸軍改革,鎮台被改稱為師團,熊本鎮台也就變成了第6師團。





最初的步兵連隊的構成是第13、第14、第23、第24連隊,後來就堅持征招來自熊本、大分、宮崎、鹿兒島這些九州南部的部隊。南九州(薩摩)給以人們“黑色的皮膚,鮮紅的血”這一強烈印象。和長州(現在的山口縣)一樣,是明治維新的原動力,而第6師團也繼承了熱情勇猛、積極果斷的傳統。無論是甲午戰爭還是日俄戰爭,第6師團總是打先鋒。甲午戰爭中,在黑木為楨率領下在膠東半島登陸後一舉拿下了威海衛。而在日俄戰爭中,被配屬在奧保鞏的第2軍。參加了沙河會戰和奉天之戰。1923年到1925年這3年中在滿州駐屯。回國之後,於1928年3月第二次在山東出兵。(濟南慘案)九一八事變後於1932年年末重編參加了熱河作戰,在長城的冷口擊敗商震的32軍。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第6師團轉戰於永定河、保定以及石家莊。之後被配屬給柳川平助中將指揮的第10軍,在杭州灣登陸。迫使在上海的中國守軍全線崩潰,退向南京。第6師團也立即與其他部隊一起調轉方向追擊中國守軍,並完成合圍南京。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第6師團正是參與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之後,參加徐州會戰、在武漢會戰中在師團長稲葉四郎的率領下,單獨一個師團沿長江北岸北上,在李品仙、李延年兩大軍團十幾個師的內外合擊中,強奪半壁山,田家鎮要塞,砸開了武漢的大門。隨後參加湘贛會戰, 1940年第47步兵連隊(大分)被編入新設的第48師團。從此第六師團變成3單位師團,1941年在師團長神田正種指揮下參加兩次長沙作戰,一勝一敗。





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末,第6師團作為百武晴吉中將的第17軍的主力參加瓜島爭奪戰,主力被派往所羅門群島以北的布幹維爾島,下屬第13聯隊被派往所羅門群島中部的新喬治島等島。遭到駐島美軍猛烈打擊,第6師團損失很大,所屬第13聯隊於1943年9月下旬撤回布幹維爾島。日軍第17軍駐守布幹維爾島,11月1日美軍在該島西海岸登陸成功並立刻建成了橋頭堡和機場。日軍第17軍幾次反突擊失敗。美軍隨後沒有積極進攻,接替美軍的澳大利亞軍隊向第6師團猛烈不間斷攻擊,第6師團節節敗退到布因地區時,日本無條件投降了。




師團編製:
編製為四單位製、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師團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他部隊。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製、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總編製為 28500人。一是挽馬製、炮兵聯隊有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 120mm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一個速射炮中隊(37mm速射炮四門)、總人數為 25000人。




























曆任師團長:
01 山地元治 中將:明治21年(1888年)5月14日 - 明治23年6月7日

02 野崎貞澄 中將:明治23年(1890年)6月7日 - 明治25年12月8日

03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中將:明治25年(1892年)12月8日 - 明治26年11月10日

04 黑木為楨 中將:明治26年(1893年)11月10日 - 明治29年10月14日

05 茨木惟昭 中將:明治29年(1896年)10月14日 - 明治33年4月25日

06 伊瀬知好成 中將:明治33年(1900年)4月25日 - 明治35年5月5日

07 大久保春野 中將:明治35年(1902年)5月5日 - 明治39年7月6日

08 西島助義 中將:明治39年(1906年)7月6日 - 明治42年9月3日

09 木越安綱 中將:明治42年(1909年)9月3日 - 明治44年9月6日

10 梅澤道治 中將:明治44年(1911年)9月6日 - 大正4年10月4日

11 明石元二郎 中將:大正4年(1915年)10月4日 - 大正7年6月6日

12 小池安之 中將:大正7年(1918年)6月10日 - 大正10年6月28日

13 山田虎夫 中將:大正10年(1921年)6月28日 - 大正11年11月24日

14 柚原完藏 中將:大正11年(1922年)11月24日 - 大正15年3月2日

15 福田彥助 中將:大正15年(1926年)3月2日 - 昭和4年8月1日

16 荒木貞夫 中將:昭和4年(1929年)8月2日 - 昭和6年8月8月1日

17 阪本政右衛門 中將:昭和6年(1931年)8月8月1日 - 昭和9年3月5日

18 香椎浩平 中將:1934年(昭和9年)3月5日 - 昭和10年12月2日

19 穀壽夫 中將:昭和10年(1935年)12月2日 - 昭和12年12月28日

20 稲葉四郎 中將:昭和12年(1937年)12月28日 - 昭和14年12月1日

21 町尻量基 中將:昭和14年(1939年)12月1日 - 昭和16年4月1日

22 神田正種 中將:昭和16年(1941年)4月1日 - 昭和20年4月1日

23 秋永力 中將:昭和20年(1945年)4月1日 - 終戦

為了侵華
師團成立:
1873年1月10日,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為建立統一的軍隊,下“征兵令”將全國分成6個軍管區,負責征兵及地方衛戍。隨著野心的膨脹,日本開始將各鎮台改編為陸軍師團,1888年陸軍第6師團成立,首任師團長山地元治中將,兵員一萬餘人。作為擁有步、騎、炮、工5個兵種的戰略單位,師團擁有眾多的兵員、裝備和強大的獨立作戰能力,由此也就奠定了日軍進行“大陸作戰”(說穿了就是對中國侵略)的基礎。包括第6師團在內的日軍首批6個師團從一開始就是專為對外擴張而設立的,其侵略矛頭正是直指中國!

中日甲午戰爭: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次年1月22日,第6師團一路殺向北洋水師基地------威海衛。2月9日,日軍攻占摩天嶺炮台,使北洋水師陷入絕境。就在率部攻占炮台的第6師團步11旅團長大寺安純得意忘形地狂呼萬歲之際,我“來遠”艦一炮打來,樂極生悲的大寺被彈片擊穿腹部,當場斃命。成為死在中國的第一個日本將領。

日俄戰爭:
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第6師團再次踐踏中國土地,先後參加遼陽、沙河、黑溝台,奉天等戰役。1923年至1925年第6師團第三次侵入我國,進駐東北。1928年為阻止北伐軍北上統一全國,第四次侵華的第6師團再次竄入山東半島,強占濟南,大肆殘殺我國軍民,遇害逾50000人。

九·一八:
1931年九一八事跡爆發。第二年12月,第五次侵華的第6師團編入關東軍,進占奉天、長春,並於1933年2月侵占熱河,攻占赤峰、冷口等地。6月進駐錦州,後於9月歸國。從甲午戰爭到全麵侵華前,第6師團的鐵蹄先後5次踏上中國土地,殘害了 
成千上萬的我國同胞。

發兵前奏:
1937年7月7日,第6師團駐紮在日本本土,擁有兵員11858人(平時編製),時任師團長穀壽夫中將曾參加日俄戰爭,因對俄側重點和屠殺中國人民“有功”而屢獲晉升,至1935年12月 2日以中將軍銜任第6師團長。此人不僅被日軍吹噓為“悍將”,據說還是位“戰術家”,曾編寫過《日俄機密戰史》和《陸戰術》。其在《陸戰術》一書中寫到,“在戰勝之後的追擊戰時,掠奪、強盜、強奸為士氣為旺盛這所寄”。隨著全麵侵華戰爭開始,穀有夫終於有了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機會。

熊本介入:
1937年7月28日,日本下達第6師團侵華令。8月1日,補充足額的第6師團25000餘官兵在熊本市市民一片歇斯底裏的鼓噪聲中踏上了第六次侵華的征程。到華後,隨即編入“北支”方麵軍第1軍。該師團於9月14日強渡永定河,18日占涿洲,24日占保定,10月8日占正定。一路上,第6師團官兵在穀壽夫縱容下,燒殺奸淫,無惡不作,僅在保定、正定兩地就殺害平民9000餘人。就在第6師團肆虐華北之際,在華中的淞滬戰場上,中日兩軍陷入了膠著狀態。為擊潰中國軍隊主力,日軍參謀本部《臨參令119號》,計劃以新建第10軍登陸杭州灣,切斷中國軍隊退路。為此除原定編入第10軍的第18、114師團外,將第1軍編成的第6師團也編入第10 軍。

11月2日,接受新任務的第6師團從八浦口出發到達杭州灣。杭州灣原有中國軍隊4個師又一個旅布防,後由於浦東戰事吃緊,部隊被逐步抽走。至11月5日,僅剩第62師的2個連駐守。當天,在艦炮掩護下第6、18師團告狀部隊3000餘人在幾乎未受抵抗的情況下從金山衛以西登陸。穀壽夫不等部隊上陸完畢,即令向北突擊。隨後,窮凶極惡的日軍仗著火力優勢,打退了中國軍隊第62師、79師的反擊。8日,第6師團配合第10軍主力渡過黃浦江後攻占鬆江,切斷了滬杭鐵路。上海方麵的中國軍隊主力為免遭合圍而開始撤退,不少部隊在後退中秩序大亂而隨即演變成了潰退。日軍第6師團乘機瘋狂追擊,氣勢洶洶的第6師團成為追擊的“先鋒”。15日,昆山淪陷,第6師團大肆屠城,豐饒美麗的京滬杭地區被倭寇變成了腥風血雨的人間地獄。

11月7日,日參謀本部將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組成“中支”方麵軍鬆井石根任司令。當時,日本內閣對擴大對華戰爭顧慮,因此日參謀部規定蘇州至嘉興一線為限製線(即蘇嘉線),日軍不得越過。這樣一來,南京也就被劃在戰線之外。但對被勝利衝昏頭腦的第10軍上層將領(包括穀壽夫)來說,這種限製是不能容忍的。在日本陸軍中,早在日俄戰爭時就彌漫著“以下克上”的風氣,那些敢於違抗上命、自作主張的將領,往往被視為不可多得的人才。第10軍司令柳川助之及穀壽夫兩人經密謀後決心掙脫“韁繩”。11月15日,這夥瘋子背著參謀本部,獨自向南京追擊。11月20日,參謀次長多田竣接到第10軍電文後才知其圖謀,不禁大吃一驚。而此時,第6師團已經抵達湖州,蘇嘉線成為虛設。麵對即成事實,日參謀本部於24日廢止了蘇嘉線。12月1日,日統帥部發出《大陸令8號》:命令日軍攻占南京。

南京大屠殺:
曆史需銘記——國仇!家恨!
1937年12月5日,穀壽夫第6師團的先頭部隊經強行軍後抵達南京外圍陣地。10日,就已經打到中華門、南京大屠殺(20張)雨花台。12日,經過一番血戰,我守衛雨花台的第88師262旅僅剩旅長朱赤一個特務連。第6師團日軍憑借優勢兵力蜂擁而上,朱赤率部與敵展開激烈肉博,殺傷大量日軍,最後全體壯烈殉國。1937年12月12日,第6師團第47聯隊一部占領中華門正麵,13日傍晚南京淪陷。進城後,殘暴成性的第6師團日軍獸性大發,在侵占南京的8天時間內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該師僅在下關殺害的中國軍民屍積就達2千米長、50米寬,血水染紅了長江。侵入南京的該師團輜重第6聯隊小隊長高城守一日記中說,1937年12月14日,他看到南京下關江邊:“屍體像漂流的木頭被浪衝了過來;在岸邊,重疊地堆積著的屍體一望無際。這些屍體可能有幾千、幾萬,數目大得很。”

參戰部隊和主要軍官:
師團長穀壽夫中將,參謀長下野一霍大佐
步兵第11旅團:旅團長圾井德太郎少將
步兵第36旅團:旅團長牛島滿少將
步兵第13聯隊
步兵第47聯隊
步兵第23聯隊
步兵第45聯隊
騎兵第6聯隊
野炮兵第6聯隊
工兵第6聯隊
輜重兵第6聯隊
通信隊
衛生隊:第1至第4野戰醫院

罪惡覆滅:
曆史巨輪:
1938年2月18日,第6師團參加了徐州會戰。後在湖北擔任侵駐任務。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6師團於11月26日脫離了第11軍的編製,調向太平洋戰場,從此踏上了一條不歸之路。第6師團南調原是為了投入瓜島進行反擊作戰,但由於戰局惡化,反擊被取消。一起在特魯克待命的第6時來運轉被調向西南太平洋的布幹維爾島登陸,編入第8方麵軍第17軍。當第6師團的官兵於1943年1月20日在布幹維爾島登陸時,誰也沒有意識到這裏將是他們的葬身之地。1943年下半年,美、澳聯軍開始在西南太平洋發動反攻。10月,布幹維爾島遭到美機轟炸。狂轟亂炸之下,第6師團日軍狼狽不堪,死傷慘重。11月1日,美軍在布幹維爾島西南海岸中部登陸,日軍匆忙組織反擊。11月7日,第6師團發動了進攻。驕橫慣了的日軍自恃經驗豐富,排著散兵線,端著刺刀衝鋒,想重演攻陷南京一幕。不料美軍火力強大,迫擊炮群一通猛揍,不少日軍被炸得粉身碎骨,屍首無存。第6師團慌忙停止進攻。其後一段時間,布島附近島嶼相繼被占,日本聯合艦隊的支援也被擊退。到年底,布幹維爾島陷入孤立,日軍的補給也告斷絕。第6師團日軍隻得靠束緊褲腰帶和美軍作戰。但作困獸猶鬥的第6師團賊心不死,又於1944年3月8日傾巢而出發動所謂“決死”突擊,結果還未接近美軍陸地,就被美軍強大的火力轟上了天。一仗下來,日軍就戰死了7000餘人。彈將藥盡,殘缺不全的第6師團隻得龜縮於島南、東北端進行最後的頑抗。1944年10月,澳大利亞軍隊替換下美軍,向第6師團發動更強大的攻勢。3月,全體日軍又一次瘋狂反擊,結果撞上了澳軍的坦克,被一陣碾壓,死傷無數。到了6月,末班師團長秋永力手上僅存2500餘人(僅相當於第6師團全盛時兵力的1/10)。盡管如此,秋永力仍驅趕著他的那些形同要飯花子的部下發動了最後的攻擊。2000多沮喪的至極的日軍硬著頭皮向澳軍陣地衝去,結果扔下上千具屍體,剩下的人四散而逃。自此。作為一支戰鬥部隊,第6師團已經不複存在。

1945年9月6日,日軍第8方麵軍向澳大利亞第一軍投降,包括第6師團在內的第17軍幾千名殘部也放下了武器。成軍70餘年。為日本帝國主義充當侵略工具,欠下中國累累血債的日本陸軍第6師團終於覆滅。

戰犯授首:
第6師團覆滅後,這“獸師”魁首的末日也臨近了。1939年轉入預備役的穀壽夫一直閑居在日本家中。1945年8月12日,日本統帥部任命其為第59軍司令和中國軍管區司令。可日本氣數已盡,穀壽夫還來不及上任,日本已經吃了二顆原子彈,其精銳的日本關東軍在東北被蘇軍盡數圍殲,日本戰敗投降。1946年2月2日,穀壽夫在家中被美軍逮捕。8月1日專機引渡來華,在南京受審。法庭上的穀壽夫早就沒了當年攻城略地、殺人放火時的“英勇果敢”。當年不可一世、驕橫無比的日本陸軍師團長這會兒成了一條貪生怕死的差癩皮狗。他不僅將南京大屠殺的責任一股腦地推給了第16師團長中島今朝(筆者將在以後介紹這支部隊),還賊喊捉賊請求中國政府對南京參戰日軍進行徹查,甚至四處呈送什麽申辯書,歸根到底,他舍不得自己的狗命。1946年4月26日,經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批準,穀壽夫被押赴雨花台執行槍決。在旁觀群眾的怒吼聲中,穀魔嚇得瑟瑟發抖。被憲兵用毛瑟槍一槍擊穿前額斃命。在南京西郊殘殺了300餘人的第6師團步45聯隊中隊長田中軍吉表現不比他的師團長更強,當年其部下吹捧他殺人“功績”的《皇兵》一書倒成了罪證。麵對書中他本人“單手提頭”的殺人照片,田中竟以“攻占南京是冬季,照片上的他穿的是襯衫,時令不符”為由進行狡辯。1948年1月28日正午12時,田中與第16師團另2名“百人斬”凶犯----向井明、野田毅一起在南京被槍決。至於率部在南京水西門屠殺2000名戰俘、縱容田中等人殺人取樂的原步兵36旅團長牛島滿則比上司穀壽夫、部下田中先行了一步,在1945年率部死守衝繩,結果一敗塗地。在全軍覆滅的前夜,他在指揮所坑道口切腹自殺,部下隨即砍下了他的腦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