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第三十二軍軍長李玉堂
李玉堂,字瑤階,山東廣饒人,生於1899年3月16日。李玉堂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和同期兼同鄉的李延年、李仙洲一起被列為山東三李。當然大夥所熟悉的還是緊跟在後麵的一句——不如一王,這個王就是三期學弟兼小老鄉的王耀武了。其實李玉堂和另外二李的仕途也都是不錯的,三個人指揮打仗也都很出色,尤其是李玉堂,能攻能守,是個有名的戰將。隻可惜王耀武這塊金子的光芒太耀眼了,甚至把三李的光芒都給籠罩了,這就自然把他們給比下去了。
李玉堂是個典型的在戰場上跌摸滾爬出來的將軍。他東征時當過敢死隊長,扛著軍旗搶占上惠州城頭。打南昌時,又是帶頭衝鋒的人,還掛了彩。李玉堂就這樣靠著自己的這股猛勁,在北伐戰勝勝利時,積功累升至上校團長。
李玉堂所在的第3師是較早投入到圍剿紅軍戰鬥序列的中央軍部隊之一。從1931年開始一直打到1936年。在這六年中,李玉堂有過輝煌,也有過慘敗,其中在溫坊的那次戰鬥,還讓他賠掉了與自己比較親密的一個旅長,還有兩個團長被撤職查辦,李玉堂本人也被降了級。這次教訓使他深刻體會到了紅軍的難纏,尤其是在遊擊戰方麵,李玉堂是自歎不如啊。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玉堂帶著第3師重整旗鼓,他指揮部隊在上海與日軍血戰十餘日,部隊都被打殘了,還一直堅持在陣線上。不過讓李玉堂揚名的不是淞滬會戰,而是從1941年9月開始到1942年1月結束的連續兩次長沙會戰。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李玉堂指揮第10軍官兵於長沙城外拚死作戰,在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之後,爭取到了友軍將日軍合圍的這一刻,給日軍以重創。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時候,又是李玉堂的第10軍,在長沙讓日軍吃了虧,第10軍從此有了“泰山”軍的稱呼,李玉堂也因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應該說,是抗戰鑄就了李玉堂的威名,也是抗戰使他成為了民族英雄。
所謂造化弄人,功成名就的李玉堂很快就陷入了內戰的深淵。李玉堂指揮整編第24軍在鄂豫皖和解放軍周旋了半年多,沒能占到絲毫便宜,自己的部隊還被弄的暈頭轉向,士氣消沉。李玉堂自己也累了,從1924年打到1947年,都24年了,就沒怎麽歇過,自己的老婆孩子都沒能看上幾回。當年跟隨自己的許多部下又都因為裁軍減員而沒了收入,紛紛來找自己要口飯吃。自己征戰一生,這都圖的些什麽呢?在1947年這一年中,李玉堂的心態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對自己的前途迷茫了。當解放軍在1948年7月對他所防守的兗州發起進攻時,李玉堂根本就無心死戰。從解放軍攻城開始到戰鬥結束,總共也就用了5天時間。李玉堂就這樣灰溜溜的化裝成農民逃回了國統區,他因為丟失了戰略要地兗州,而被打入了冷宮。做出這個決定的,正是他所愛戴並擁護的蔣校長。
李玉堂重新被起用是在1949年年底了。當時在大陸的國民黨軍隊可戰之兵,已大部分退集到西康和海南兩地。這個時候,曾經指揮過長沙抗戰的薛嶽想起了李玉堂,正巧32軍前任軍長趙琳因為不聽話被撤了職,薛嶽就拉了李玉堂一把,任命他為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第32軍軍長。薛嶽希望,李玉堂能因此對他感恩,並在防守海南的作戰中,做出表率。
可薛嶽不知道,李玉堂不僅無心與解放軍決戰,他的老婆甚至還和共產黨聯上了線。要不是海南丟失的過快,弄不好李玉堂在自己老婆的策動下,帶著部隊起義都還沒準呢。不過這件事情畢竟沒發生,李玉堂還沒來得及有這個選擇,就帶著32軍的殘病敗將撤到台灣去了。在那裏,李玉堂的“匪諜”案被保密局的特務給挖了出來,經過調查,李玉堂以《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被判處了死刑。
一代抗日名將,就這樣於1951年2月5日同他的妻子,一起在台北碧潭刑場被槍決了。筆者對於李玉堂是否真的參與到起義事宜中,並沒能找到更進一步的資料來證明。隻知道山東省人民政府在1983年追認李玉堂為革命烈士,台灣當局則在2004年公開承認了錯殺李玉堂一事,並恢複了他的名譽。這到底哪家才是正確的,隻能留待今後對史料的進一步挖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