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二)

(2011-12-09 11:19:01) 下一個



二、第二軍軍長陳克非

談起第2軍,可以從黃埔軍校教導團的成立開始,其曆史地位不是其他軍級單位所能媲美的。在抗戰中期,第2軍和第1軍一起被編為攻擊軍,享受蘇械待遇,並作為戰區機動部隊使用。在滇西作戰時,這個軍表現不凡,所屬第9師還獲得了榮譽旗。或許是長久抗戰使第2軍的官兵產生了疲憊心態,當這個軍在雲南休整一年後於1947年投入內戰時,卻表現平平,僅在撤入四川時才有了一個白馬山大捷,但也隻是回光返照,很快部隊就被解放軍打散了。

陳克非是浙江天台人,字鍾靈,生於1901年4月14日。在黃埔軍校第五期就讀時,陳克非選擇的是政治科,所以在畢業後被分配到第22軍(軍長賴心輝)政治部任職。賴心輝部屬川軍,對於中央所派來的政工人員十分排斥,陳克非到了22軍後日子很難過,也逐漸對政治產生了逆反心理。所以當1928年國民政府以北伐勝利開始全國性裁軍時,已經是上尉政治訓導員的陳克非寧願選擇到嫡係部隊去當少尉排長,也不願意再在雜牌部隊從事政工工作了。

陳克非在第9師從排長幹起,在經曆過中原大戰和圍剿紅軍諸役後,升任第9師26旅51團中校團附。抗戰全麵爆發時隨部在上海大場、瀏河抗擊日軍。武漢會戰前夕升任第25旅49團上校團長,曾在田家鎮外圍陣地上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桂南會戰時,第9師奉命開赴昆侖關填防,結果由於倉促進入陣地反遭日軍重創,陳克非在這個時候沉著冷靜,成功指揮所部(第9師在1939年11月由兩旅四團製縮編為三團製,第49團改稱第25團)突出重圍。第9師於1944年參加滇西反攻時,陳克非以副師長身份隨軍參戰,在第9師圍殲守備象達的日軍部隊後,以功升任少將師長,並隨即指揮部隊攻克芒市。1945年9月27日,陳克非在昆明接受了陸軍總司令部頒發給該師的榮譽旗。終國軍1950年之前,得到榮譽旗的單位僅有二十二個,第9師作為第十八個獲得此榮譽的單位,足使陳克非驕傲一生。

內戰爆發時,陳克非的部隊被整編為第9旅,並在雲南彌渡休整。1947年2月奉命開赴山東投入作戰,一年後調升為整編第15師副師長。整15師源自劉鎮華的鎮嵩軍,在開封被解放軍殲滅。國防部雖然批準了該師的重建計劃,並任命劉鎮華的兒子劉獻捷來當師長,但是也派遣了大部分中央軍嫡係軍官來擔任副職。劉獻捷知道要維持鎮嵩軍的血脈已不可能,便知趣的請假出國去了。陳克非名義上是副師長,實際等於是整15師的師長,他便利用手中職權,徹底改造該部,將原鎮嵩軍軍官全部“推薦”到河南保安部隊任職,取而代之的則是清一色黃埔生。不久整編第9師(第2軍整編時的番號)師長張金廷因指揮作戰失利自動離部,陳克非便“功成身退”的離開整15師,前往整9師當中將師長,這個時候該師駐防河南南陽。

整編第9師恢複第2軍番號時被調到湖北襄樊布防。隨著國軍主力在東北、華東、華北的三次會戰中損失殆盡,第2軍的重要性便逐漸的顯露出來了。畢竟,在中央軍的老牌嫡係部隊中,隻剩下這個軍還保存有完整的戰鬥力。為此,華中剿總的白崇禧還幾次要求國防部將第2軍撥給他指揮,作為穩定華中局勢的機動部隊。不過陳克非這位出身黃埔嫡係的軍長可不願意歸白指揮,於是在一期學長宋希濂的動員下,部隊被納入了宋的指揮係統中。當第79軍丟失荊門後,第2軍奉命退守宜昌,不久又根據宋希濂的命令退往巴東。根據宋希濂的計劃,遠打算以第2軍為主力,集中兩個兵團的兵力對解放軍發起一次戰略反攻,使國軍能在西南得到喘息之機。但第2軍才剛剛行動,解放軍就已經捷足先登的對宋希濂集團展開了圍殲態勢。結果第2軍作為後衛,邊打邊退,掩護著宋集團全部撤入四川。陳克非的盡職,使宋希濂保薦他為第20兵團司令官,仍兼第2軍軍長。

根據陳克非的回憶錄所述,我們不難看出直到這個時候,他仍對國軍扭轉戰局充滿了希望,並認為能在此危難時刻擔負重任是三民主義信徒的分內之事。為了做出表率,也讓友軍知道第2軍的威名,陳克非指揮所部在白馬山打退了解放軍第36師的一次追擊,連該師參謀長安仲琨也在戰鬥中犧牲。在全國軍隊都在潰敗的時候,第2軍能打出這麽一個漂亮仗,陳克非自然是得意洋洋。但好景才過了幾天,解放軍第12軍主力就將第2軍所屬三個師攔腰截斷。陳克非命電台左呼右喚,始終聯係不到所屬部隊,無奈間隻能帶著兵團部和軍部撤往成都外圍的陴縣。

陳克非的思想轉變應該是在1949年12月22日這一天。在此之前,陳克非曾被蔣中正召見,並委陳以重任。但僅過了兩天,這位被他所敬重的校長就從成都飛往了台灣,要陳接受顧祝同的“指示”。又過了兩天,顧又要陳接受胡宗南的指揮。如此變來變去,把陳克非弄的心神不寧。結果,胡宗南在22日召開的軍事會議中下達了各部從成都突圍的命令,並要陳克非的20兵團和羅廣文的15兵團殿後。陳克非明白這個命令無疑是要他留下來當替死鬼,但隻要胡宗南能坐鎮指揮,他仍準備為“黨國”盡忠。但沒曾想在中午聯係要胡宗南的總部時,卻發現胡早就坐著飛機跑去海南了。

陳克非心寒了,他所寄以希望的蔣校長、顧總長、胡長官不僅沒能挽回敗局,反而陸續逃跑,要讓他陳克非留下來送死,他徹底失望了。陳克非知道,自己的20兵團隻是徒有名義,實際部隊隻有兵團部直屬單位和第2軍直屬單位,應該歸他指揮的部隊早就失去了聯絡。是該為自己的出路考慮起來了,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並同“難友”羅廣文合計之後,陳克非於12月24日發出了起義通電。

陳克非率部起義後,所部仍維持原建製。1950年1月3日,失去聯絡多時的所屬三個師與陳取得了聯係,陳克非當即指示三名師長通電起義,結果指揮部隊的第9師副師長黃惜時和第164師師長李劍霜在四川筠連通電起義,第76師師長張桐森拒絕,帶著部隊跑去了西康。1950年5月1日,起義部隊奉命開赴湖北天門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167師,陳克非擔任第50軍副軍長,旋調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參事室參事。1955年轉業後曆任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副主任參事,並先後當選湖北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民革常委。文化大革命爆發後,陳克非因“曆史問題”受到迫害,於1966年9月悲憤的投江自殺了。1979年4月,中央統戰部在武漢為陳克非召開追悼會,並予以平反昭雪。

最後說下張桐森,他帶著76師跑到西康後,被胡宗南提拔為第2軍副軍長,並準許張以第2軍代理軍長的名義對外,結果這個代理軍長才做了沒多久,部隊就在鹽豐被解放軍第14軍殲滅,張本人被俘後不久就被鎮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