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一百零九)

(2011-12-14 13:58:18) 下一個



一百零九、第一二五軍軍長陳開榮

第125軍是58軍這支獨立化滇軍的分支,該軍自打成立起就跟著魯道源一路南逃,其戰鬥力也就不多做評價了。

陳開榮,字小卿,雲南廣南人,生於1907年。陳開榮是滇軍軍官出身,他畢業於雲南講武堂第十九期步兵科。在當時的軍閥混戰時期,雲南籍軍官未必會一直效忠於滇軍軍閥,這陳開榮就是其中之一,由於雲南廣西連年征戰,這陳開榮打來打去最後投靠了新桂係,並在廣西生根,替李宗仁、白崇禧效命了。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開榮還隻是一名中校團附,但他在上海的無畏衝鋒中,身中八彈,仍堅持不下火線,使白崇禧注意到了這位不得重用滇籍軍官。等他傷好後提拔為團長試試吧,正是白崇禧的這句話,對陳開榮今後的仕途發展幫助不小。陳開榮也就死心塌地的跟著白崇禧幹了。

內戰爆發時,陳開榮是171師的少將副師長,不久新編第19師在萊蕪戰役中覆滅,白崇禧就提拔他去接任新成立的整編新編第19旅少將旅長一職。此後整新19旅編入新成立的整編第97師,陳開榮也就跟過去升了整97師的副師長。到了1948年10月,整97師改稱第56軍,陳開榮也就改任第56軍少將副軍長了。

1949年4月,白崇禧利用國防部決定大規模編練新軍的機會,把依附於他的魯道源提上了兵團司令官的位置。魯道源成了兵團司令官,部隊不能隻有一個58軍啊,於是就以58軍為基礎增加了一個125軍。125軍的部隊全部都由58軍抽調,但是魯道源不願意接受其他籍貫的官兵,於是他想了一個主意,原有的四個師,各抽一個團出來編成兩個師給125軍。這麽一來,魯道源兵團的每個師其實都隻有兩個團而已,而且還都是不滿員的團,125軍的戰鬥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部隊是成立了,可是軍長人選由誰來當呢?魯道源提名讓編到125軍去的183師師長王光倫當,白崇禧不答應。白說,我有一個得力部下叫陳開榮,他是雲南人,和你又都是雲南講武堂的同學,就由他來當吧。魯道源沒辦法,隻得答應了,他想反正部隊是自己的,125軍有沒有軍長無所謂。陳開榮就這樣當上了一支和他沒有任何淵源的部隊指揮官,而且他還隻是個空頭軍長。

隨著解放軍打入湖南、廣西,陳開榮的125軍也就跟著魯道源一路南撤。在撤退期間,陳開榮不僅指揮不動部隊,而且還得處處忍受監視之苦。此時的陳開榮就像一名孤兒一樣,一點都不得誌。他隻能在心裏埋怨白長官把他送入了這個火坑,還是自己當副軍長的時候自在啊。

1949年12月5日,陳開榮帶著僅能指揮的動的125軍軍部撤到了廣西靈山。在那裏,四麵楚歌的陳開榮見到自己已經成了棄兒,幹脆心一橫,投降了解放軍。此後他在中南軍政大學學習,不料在1952年的鎮壓反革命運動中被判處八年有期徒刑。到了1960年,陳開榮刑滿釋放,但是他卻並沒有獲得自由,因為他仍然需要接受勞動教育,這一教育就又過去了十五年時光。1975年12月,陳開榮正式獲得自由,他被分配到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當參事,1985年獲得平反後移居廣西柳州,當了市政協委員和廣西民革的顧問,1987年9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81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