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一百零一)

(2011-12-13 13:54:04) 下一個



一百零一、第一一一軍軍長劉萬春

第111軍是傅作義以自己的幾個補充兵訓練師為基礎成立起來的新軍。這個軍在綏遠財政的支持下,儼然一付傅氏親軍的表現。北平和平解放之後,傅作義在綏遠的勢力就隻能靠兩支部隊來維持,其一是張世珍的第7師,還有就是這支111軍了.

劉萬春,字壽山,河北泊頭人,生於1900年10月20日。劉萬春起初並不是傅作義的部下,甚至可以說他的戎馬大半生都沒有在傅氏麾下效力。他在保定軍校第九期步科畢業之後服務於北洋陸軍,北伐戰爭的時候跟著頂頭上司劉春榮參加了國軍,搖身一變成了革命軍人,官拜上校團長之職。其後劉春榮擁護閻錫山反蔣,劉萬春也跟隨符合,一直到劉春榮被部下槍斃,失去靠山的劉萬春就跟著另一位上司馬延壽投靠了閻錫山,由此加入了晉綏軍.

抗戰初期,劉萬春所在的獨立第7旅在忻口戰役中被日軍大殘了,旅長馬延壽沒了部隊,就此賦了閑。身為參謀長的劉萬春不願就此終結自己的軍人事業,他選擇了投靠傅作義。但他畢竟是雜牌出身,而且還不是一開始就從晉綏軍中混出來的軍官,傅作義就安排他當了73師的少將參謀長.

傅作義自從進入綏遠抗戰之後,就有著脫離晉綏軍這個團體的意思。閻錫山為了限製傅作義,想方設法的把傅的軍隊都拖回山西,這頭一個就把目標對準了73師。畢竟73師的大部分軍官都是跟著閻會長混出來的,會長一發話,哪有不聽的道理,師長劉奉濱二話不說,帶著73師返回山西。這時候的劉萬春到是沒有跟隨同行,他看出自己在晉綏軍中充其量就是個當參謀長的命了,相反傅作義正需要壯大,部隊又極缺幹部,自己跟傅反而能受到重用。劉萬春的這個想法是對的,傅作義見劉願意繼續跟隨自己,馬上就讓他當了騎兵師的師長,並從此進入了傅係團體的核心.

劉萬春雖然成了傅氏麾下的戰將,但是那些一開始就跟隨傅作義的老人們可並不認同這為半路出家的同夥。劉萬春心裏也清楚自己的實際景況,幹脆佳著尾巴做人,傅長官指哪就打哪,毫無怨言,對於那些傅家軍的老人也是從不招惹。就這樣,劉萬春依靠著自己的戰功逐步高升,到了1949年當上了第9兵團副司令官兼第111軍軍長了.

北平和平解放之後,傅作義對中共表示願意以自己的地位和威望策動綏遠和平解放。常年跟隨傅作義並掌握綏遠軍政大權的董其武表示願以傅長官馬首是瞻,到是另一老將——第9兵團司令官孫蘭峰老大的不願意。位於廣東的國防部察覺到了這個情況,就由部長徐永昌親自出馬去拉攏孫氏,同時也把策動對象瞄準了並不是傅家軍嫡係幹部的劉萬春.

在解放軍還沒有發起渡江戰役之前,綏遠的軍官還是有很大一部分願意為黨國盡忠的。這首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孫蘭峰和劉萬春。然而當解放軍入席卷之勢突破江防,並一路南下,國軍紛紛潰敗的情況下,劉萬春和孫蘭峰都猶豫了。看來這黨國是沒幾天壽命了,蔣總統的日子也過不了幾天,那麽自己究竟應該何去何從呢?雖然有著徐永昌的親自拜訪,並對孫、劉兩人封官許願,但畢竟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思來想去,劉萬春終於在董其武主持的簽字通電起義的當天,加入了起義人員的行列.

綏遠和平解放後,劉萬春的111軍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36軍,軍長仍他擔任,這個待遇可是沒有多少國民黨軍官能得到的。然而就在劉萬春準備帶部隊參加朝鮮戰爭之前,他在一次軍事會議後被逮捕了,理由是他的一名部下在由香港返回時被發現是特務,根據交代,這名李姓特務的指示者就是劉萬春!

作為局外人,我們已經無法得知劉萬春究竟是不是這麽幹了。因為大部分傅係老人在寫回憶時都認定了這個事實,到是劉萬春在自己的回憶錄中為自己開脫。不管事實究竟如何,劉萬春在被關押審查了六之後,也就是1957年被宣布無罪釋放,但仍需要接受勞動教育,一直到1975年12月才獲得真正的自由。劉萬春獲釋後定居北京,並當選過政協委員,於1992年因病去世,享年93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