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九十)

(2011-12-13 13:01:47) 下一個



九十、第九十軍軍長周士瀛

第90軍是胡宗南的三杆槍之一,作為胡係部隊主力中的主力,90軍一直承擔著尖兵的任務。抗戰的時候,胡係部隊大多駐防陝西未與日軍交戰,難得的幾次出擊任務,90軍就占去了大半,並且在晉南獨立作戰月餘,收複失地數十,可謂是胡係軍隊中戰功較為卓著的部隊之一了。到了內戰,90軍更是被用做左鉤拳,承擔了大部分進攻任務。遺憾的是在經過瓦子街一戰之後,90軍曆史上最有才華的軍長嚴明陣亡了,失去優秀領導人的90軍也就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周士瀛,字格平,浙江吳興人,生於1911年。周士瀛是複旦大學畢業後再考的黃埔軍校,就學期間學的是交通兵專業,此後又入陸軍大學正則班第十五期深造,在軍中素有“全能軍官”之說。再加上他個子高,臉型又好,怎麽看都是一表人才,這就很自然的成為多方派係爭奪的焦點,周士瀛的選擇是跟隨自己的軍校學長——胡宗南,大家都是黃埔出來的馬,說不準能混的更好呢。

周士瀛確實是個人才,不僅參謀業務做的出色,而且還能帶兵打仗,在胡宗南的部隊具備如此才能者實在不多。可惜的是周士瀛是軍校八期畢業的,胡宗南不能越過那麽多的軍校前輩破格提拔他,盡管如此,八期出身的他還是在抗戰後期當上了預備第1師的上校團長,並跟隨師長陳鞠旅參加了他戎馬生涯中最值得稱道的戰鬥。當時日軍的一號作戰把在河南的國民黨部隊打的落荒而逃,胡宗南就命令部隊去增援,沒想到派出去的部隊也是大多戰敗,隻有預備第1師等少數不能仍能堅守陣地。而在堅守陣地的各部隊中,又隻有預備第1師和另一支雜牌軍第39師打出了成績,這其中又屬周士瀛帶的預備第1師第3團戰果最為輝煌。

什麽戰果呢?他在1500高地殲滅了日軍的一個中隊。在全國敗報如紙片般的飛向重慶的時候,這麽一個振奮人心的戰果對鼓舞民心士氣都有著重要作用。於是周士瀛的名字聞名全國了,他的戰果也被媒體越說越神,甚至被些說書人給講成了殲滅日軍逾萬的結果來了,好不誇張。鑒於周士瀛此功來的及時,讓他去當師長就是不想當也難了。

內戰中的周士瀛指揮94師在華北與解放軍打了三年,北平的和平解放,迫使周士瀛跟著李文等人扔下部隊去南京報了道。這時候原90軍軍長陳子幹因不是胡宗南的親信,被胡調去第7兵團前進指揮所主任了。胡宗南對於繼任軍長的人選思來想去不得要領,正巧周士瀛從北平出來的消息被胡知道了,於是胡宗南大筆一揮,舉薦周士瀛來當90軍軍長。

對於帶領90軍,周士瀛顯的信心十足。在他心目中,94師還沒和解放軍決戰就結束了曆史,作為94師的末代師長實在臉上無光。這回胡先生、胡長官、胡學長不計前嫌,反破格提拔自己當軍長,一定要發揮出以往90軍的光榮一麵,不辜負胡宗南的期望。可他沒想到,西北地區的局勢胡宗南已經控製不了了,他更不會想到,自己不僅是94師的末代師長,還要當上90軍的末代軍長了。

隨著胡宗南一聲令下,漢中被放棄了,周士瀛遺憾的帶著90軍退往了四川。到了年底,胡宗南在成都布置完“突圍”命令之後去了海南,周士瀛原以為能拚死一搏,沒想到各路友軍大多心生他念,有的還沒開打就投靠解放軍了。如此軍隊又如何能完成胡長官要求部隊突圍到西昌的命令呢?不出意外,周士瀛帶著90軍突到邛崍就再也突不動了。再往後,負責突圍的第5兵團司令官李文命令部隊向解放軍投誠。長官都投降了,自己還撐什麽呢?降了吧。

周士瀛和李文等高級軍官在坐了一年鐵窗生涯之後,神奇般的經香港逃回了台灣。在那裏,周士瀛仍然受到黨國的重用,先後出任過陸軍軍官學校政治部主任、第二軍團參謀長、澎湖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國防部”戰地政務局局長、第1軍團副司令官、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陸軍供應司令部司令。周士瀛在台可謂是仕途順暢,他羅列是胡宗南係統中仍能繼續得到發展的人。1972年退役後,周士瀛改行經商,在多家電子電器公司當過總經理,把當年在複旦大學的所學又全都翻了出來。周士瀛去世於九十年代,具體時間不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