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四十九)

(2011-12-12 09:54:08) 下一個



四十九、第四十七軍軍長嚴翊

嚴翊,字章甫,四川華陽人,生於1903年。嚴翊是行伍出身,在堂兄嚴嘯虎的保薦下,考進了黃埔軍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後在田頌堯的29軍發展,田頌堯失了勢後又跟了孫震。嚴翊在經曆了四川數次內戰以及圍剿紅軍諸役後,積功累升至第124師366旅731團第1營少校營長。

嚴翊在抗戰中的成名之役是滕縣保衛戰。其實在日軍進攻滕縣前夕,嚴翊的部隊並不在城內。由於戰況緊急,守城部隊又不多,嚴營就被緊急派到城內,服從122師師長王銘章的安排,擔負起守備東關的重任。在整個滕縣保衛戰中,東關的爭奪戰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占據了大部分的作戰過程。

本來根據負責城防的張宣武的部署,東關由嚴翊的三個連守備,此外還配備了兩個連做東關守軍的後盾。而當日軍發起猛烈進攻之後,嚴營就因為要填補被轟塔的城牆而前仆後繼的為國捐軀了,就連作為後盾的兩個連也馬上損失殆盡。嚴翊在這種情況下仍舊堅持督戰,並組織起被打散的官兵,不管是不是歸他指揮的,一律動員起來,向衝入東關的日軍發起反衝鋒。如此鏖戰兩晝夜,東關得保護不失,而嚴翊本人則在最後一次督戰中,腿部中彈而奉命撤下了火線。

滕縣失守前夕,守軍殘部開始陸續突圍。對於腿部負傷的嚴翊來說,是突圍部隊的負擔,勢必影響部隊的突圍速度,所以他拒絕撤退並準備與城共存亡。好在他的那些被打的沒剩幾個的部下對他不離不棄,死拉硬扯的把嚴翊給拖出了滕縣。盡管滕縣保衛戰是失敗了,但嚴翊的名字卻和王銘章、張宣武一樣聯係起來,被全國人民給記住了。

在嚴翊的做人準則中,忠字是擺在第一位的。他對於自己所服務的部隊,以及提拔自己的長官孫震都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一直到他當了124師少將師長的時候,仍能堅持這一信條,哪怕是在徐蚌戰場上,部隊即將覆滅的時候,嚴翊仍能坐鎮指揮,堅守崗位,試圖將殘部給帶回給孫震。也正是這個原因,嚴翊是在與解放軍作戰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成了俘虜的。

在解放軍的精心護理下,嚴翊經過四個月的調養終於恢複了健康。當時三野的聯絡部出於統戰需要,決定釋放一批川籍貫軍官做策反工作,嚴翊由於在療養期間表現良好,被列入了名單。1949年7月,嚴翊釋放回川,在受到孫震的召見以及同僚的祝賀後,暫時在孫震的綏署住了下來。畢竟孫震對於釋放回來的嚴翊並不放心,就怕他是回來做策反工作的。對此嚴翊也是心知肚明,他本來就沒打算回來策反,幹脆就安心住下讓他們考察去吧。

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察,孫震認為嚴翊沒有問題,便任命他為川鄂綏靖公署獨立縱隊副司令。到了同年10月,原47軍軍長楊熙宇和127師師長遊聯璋因為“互告”都被撤了差,孫震就想到把嚴翊提拔為軍長。可嚴翊的軍長位子還沒坐熱呢,解放軍已經快打到家門口了。

前麵說過47軍內部不團結,這一方麵是曆史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麵則是軍長嚴翊和所屬三個師長的資曆輩分都是平等的。除了127師新任師長袁國馴還比較聽嚴翊的話,另外兩個師長都各有主張。比如董宋珩和曾蘇元決定16兵團起義的時候,嚴翊的意思是帶著47軍脫離董、曾的控製,向成都方麵的堂兄嚴嘯虎靠攏,而所屬幾名師長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們有的支持起義,有和持觀望態度,再往下一層,這副師長、參謀長、團長都有自己的算盤。總之,47軍內部對於是否起義始終沒能形成統一的意見。要不是嚴翊得知堂兄已經決定起義,要不是解放軍已經兵臨城下,這47軍的結果還真難說。不管如何,嚴翊還是帶著47軍跟著16兵團起義了。

部隊是起義了,可因為沒能形成統一意見,麻煩就來了。首先是嚴翊對於起義並不認同,他想在部隊裏找一些反對起義的軍官,與他們形成統一戰線再謀出路。這一找,還真就找出一批,其中首推第302師參謀長賈紹誼的行動最為幹脆。就在47軍起義後不久,302師大部分部隊就在賈紹誼等人的鼓動下撇開支持起義的師長張子完,宣布“反正”。嚴翊得知此事後,立即派遣軍部作戰科長徐鏡波前往聯係,並且要徐科長帶上軍用地圖,提供“反正”部隊的行軍道路。此後47軍的其他兩個師也陸續出現了連、排級部隊的叛亂事件,一時間弄的47軍內部人心惶惶,不得安寧。

不過事態的發展並沒有朝嚴翊所想的哪個方向發展,因為及時反應過來的解放軍立即對叛亂部隊實施圍剿,很快,就把他們都解決了。為首的賈紹誼被槍決不說,嚴翊也在事後的清查行動中被舉報,經過核對確認,嚴翊被判處了二十年有期徒刑,並被押送北京關押改造。

在經曆了這一次風波之後,嚴翊是徹底服輸了,他在功德林的改造很積極,還當起了學習小組長。因為表現良好,嚴翊於1963年4月被特赦釋放了。獲釋後的嚴翊選擇在北京定居安度晚年,遺憾的是他沒能如願。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爆發,嚴翊當年的行為又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給重新挖了出來。終於,嚴翊“不堪重負”,於1967年過早的去世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