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正從泡沫走向崩潰
思考與存在
幾年前我寫一小篇《GDP陷阱》,說的就是虛擬經濟能貢獻GDP,但不能貢獻社會財富。GDP與社會財富的增長脫節,那就是經濟泡沫的顯現。中國的情況還有點特別,虛擬經濟繁榮是追求GDP的需要,不是經濟發展自身的泡沫。當實體經濟發展麵臨困難,經濟增長不能有效持續的時候,發展虛擬虛擬經濟才了政府經濟目標的的一個選擇。實體經濟不能良好發展就發展虛擬經濟,實在是一種飲鳩止渴的錯誤政策。這種虛擬經濟不但無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長,反正由於擠出效果使實體經濟雪上加霜,這也是經濟崩潰的前兆。經濟的回光反照,這一輪樓層股市的繁榮可能也是中國經濟最後一頓豐盛的晚餐了。
幾年前草庵就不斷鼓吹中國經濟崩潰論,我倒不盡其然,因為銀行還在中央手裏,即使銀行的不良資產過半,管製下的銀行可以讓儲蓄慢性凍結,還有中央手裏還掌握有巨大經濟資源的央企,這個錢袋還很大,對付一般的金融和經濟的危機還能夠。況且資源性經濟和浪費性經濟隻會使經濟效率低下,並不會導致經濟泡沫和崩潰。隻要針對中國經濟采取合適的對策,不讓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經濟崩潰還不會出現。我認為的合適的對策是解決民主民生問題,當然不是一下子能有根本性解決,而是要確保社會基本人群的收入增長高於經濟增長,逐步完善基本保障體係,這些可以有效啟動國內需求,用內需拉動來改善經濟運行,減少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度,用基本需求來推動和引導投資需求。其次改善金融環境和金融治理,逐步減少大企業壟斷現象,有效引入競爭機製,改善國有資產的活力。
事實上這屆政府一上台倒打出民主民生的牌子,增加了一點社會保障投入,但認識的層麵太低,其主導思想並非是想真正改善民主民生,隻能想樹個形象而已,增加有限的社會保障措施也僅僅是為了應對民怨,從經濟政策的層麵上遠遠不夠。改善基本社會人群的收入和未來的保障,不僅僅是民生的要求,更重要的經濟意義在於有效改善需求結構,真正提高內需,才能為經濟持續增加提供基礎,隻有這樣的認識層麵並切實措施進行落實,中國經濟才能有新一輪的增長基礎和增長的動力。經濟的持續增加動力要靠有效需求來拉動,不能靠泡沫需求來拉動。有效需求在哪裏?以前有三駕馬車之說。可實際的政策是出口和投資,被過度倚重,內需一直沒有良好的措施來改善,為什麽?我五年前也寫一篇《擴大內需靠什麽》,在那裏我就指出,基本的需求不足是基本的人群的收入不足,還有即便有了收入在醫療,教育,養老和住房上對未來沒有保障的情況下,也不敢消費。這也是中國國民儲蓄率高,信用消費低的原因。當未來的收入和保障都沒有,誰敢在今天亂花錢?同時收入差距加大導致需求結構不合理,使基本消費需求難以有效增長,因為基本消費需求是按人頭來的,高收入階層擁有大量的收入,基本消費需求比例占收入就很低,從而大量的收入資產用於了奢侈(奢侈品本質上也是一種虛擬投資品)投資品,這也就國內一方麵普通收入者基本消費能力不足,購買力低下,另一方麵實際上又有大量的現金處於流動過剩中,這是什麽?危機的前兆。
三駕馬車過重倚賴的出口其實是危險的,大量的出口盈餘無法消化,成會成為一個不定時的炸彈。出口的需求市場在國外,根本沒有良好的穩定持續的保障,會經常受製於他人,沒有一個國家能容忍你大量的傾銷而沒有他們的相應市場存在。越出口盈餘越多,本幣升值壓力越大,企業的生存狀況越惡劣。可以說出口推動走進惡性循環的境地。投資呢?政府引導過度投資,造成投資泡沫,開發區變成了真正的圈地運動,在企業生存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實體投資也必然走向泡沫化。於是我們迎來了一個靠泡沫來維持經濟增長和繁榮的時代。一旦進入了隻有泡沫才能發展,刺穿泡沫就會導致經濟無法為繼的發展怪圈中,從泡沫到崩潰就成了必然!想想在近一年時間裏我們靠什麽維持經濟增長的?一年裏股市和樓市上漲了多少,這一年的企業的盈利有多少是靠虛擬經濟,今年的上市公司有業績的有幾個是在實體裏獲得的,除了在土地礦山和股市上,隻有壟斷性的利潤(本質上還是獨占資源的收益,並不是創造財富的收益)。
對金融金融企業通過整改上市雖然也是金融治理的一個重要方式,但實質上隻是讓金融企業多收益,甩包袱,並沒有有效改進金融環境。沒有實質性的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改善。但是在實體經濟的持續性越來越艱難的時候,政府沒有切實的措施來恢複經濟的發展,任何針對泡沫的調控通過擠出效應最終都成了打擊實體經濟的重拳。根本治理不了泡沫,反而使實體經濟更加困難,今年的加息等措施不但沒有減少樓市股市的流動性,反而推動他們新一輪上漲,而實體經濟更一步失血。因為經濟經濟的衰弱,虛擬經濟有良好的賺錢效應,任何調高賺錢成本的措施最終使實體經濟賺錢更難,實體經濟裏的資金隻好再往虛擬經濟裏擠。經濟發展到這一步已差不多無能力了,再指責溫家寶調控不力也沒有用的,換誰來調控都沒法調了。就等最後那個泡沫破裂了。依靠虛擬經濟來彌補實體經濟的發展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傷害,在沒有切實有效改善實體經濟的運行環境的情況,就是人為製造泡沫並將經濟推向崩潰邊緣的手段。
當然用虛擬經濟來彌補實體經濟的蕭條,製造經濟繁榮的景象其根本原因並不是本屆政府的錯誤的引導,而是追求經濟GDP繁榮的體製使然。每個地方政府都想花大錢掙大錢,從中央到地方都堅信一條,“發展是硬道理”,經濟增長和繁榮是唯一的政治目標,長期以來,主導和主流的經濟觀點總是認為:許多問題和矛盾:如社會基本人群收入增長緩慢;收入差距的加大、貧富不均,社會不公的問題;國有資源效率不高,腐敗嚴重;經濟發展侵害環境和國民的基本權利問題(民生問題)等等。都是發展中的問題,也隻有通過發展來逐步緩和和解決。一旦經濟發展受阻,許多問題會加劇,矛盾就會尖銳,必須用不斷發展來彌補這些不足。可事實上的結果是繁榮掩蓋了問題,不是解決緩和矛盾,而是深層次的問題在虛幻的表麵繁榮下進一步惡化。
社會基本人群,我指的是一般的以工資或者小資本(農民和城市的小作坊小商店)為收入的和部分低收入階層,他們是社會裏占大多數的人數,以勞動為基本收入。這個收入階層是社會的主要力量,他們也是社會基本需求(必需品)的主要承擔者。隻有他們的收入增加,生活保障,社會的需求才有根本的改善。他們的收入增長低於經濟增長,低於物價上漲,導致實際收入已成負增長。社會保障體係增長緩慢,造成國內實際需求嚴重滯緩。十七大還要求不斷提高社會的資本性收入,提高資本性收入幾乎與他們無緣。提高資本性收入恰恰是擴大收入差距,提高的都是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就象房子這個東西,一般老百姓(基本人群)根本買不起,買得起的就可以賺到比他自己工資還要高的資本的收益,進而還會繼續投資繼續獲取更高的收益。這虛擬經濟的繁榮恰恰是對社會基本人群的傷害。可以說近幾年來一係列的經濟發展措施都是使經濟發展朝崩潰推進的行為。如果中央不考慮如何擴大基本人群的收入,非要用虛擬經濟來提高資本收入結果隻能是收入差距越來越大,社會矛盾越來越惡化,國內需求越來越不足,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收入差距的擴大和矛盾激化是自然的。沒有有效改善基本人群的收入和未來的生存保障,那麽基本人群的消費和需求是無法有效拉動起來的,一方麵資本性收入越來越大,高收入群體的收入越來越高,但這部分人是社會裏少數群體,基本需求(必需品類)是有限的,更多的收入財富將會轉化成奢侈投資性需求,這就有效的推動虛擬經濟的繁榮和造成流動性過剩,在實體經濟沒有良好的投資收益的情況下,這些投資需求隻能把經濟的泡沫越造越大,從而導致物價不斷上漲。想想三十年代的全球經濟大蕭條來臨之前的情景,可以說我們目前的經濟狀態與其毫無二致了。
虛擬經濟,可以簡單的說就是一件物品人們需求它目的不是使用它,而是利用它來作賺錢的介質。一個房子你買來住,這是實體需求,如果你買來是等它漲價再賣出來,這就是虛擬需求,所謂虛擬就是房子必不一定非要存在,即使沒有房子的實物,隻要有一個紙上合約就行了,買這個房子的人可以根本不在乎這個房子是否真的存在,隻要以後能賣比現在買的價格高就可以。所以房子也罷,股票,黃金也罷,隻要是個符號就可以。就目前而言證券和房地產是兩個主要虛擬經濟的成份。相對而言實體經濟,以創造真實財富經濟實體。一塊地無論你怎麽賣,賣多高的價都永遠隻是那一塊地,其真實的財富都是一成不變的,除非你投入了資本,如修路,種植,才能有真實財富的增加。實體經濟主要是以農業工業為主要經濟成份。
需求推動的障礙:內需的改善無力,內部需求進一步惡化,需求的結構不斷虛擬泡沫化,虛擬需求過度旺盛,實體需求停滯。出口環境的惡化,投資環境的惡化,投資需求正演化成新圈地運動,投資高度虛擬化。
資源經濟導向問題:前期經濟增長依靠對資源的掠奪,資源的過度開發,環境的惡化,會為將來發展埋下不可持續的禍根,但倒不會給經濟帶來崩潰,因為資源本身是經濟外在的,說的簡單點是前人或者上天留下來的財富,你隻不過現在花了它,就權當以前沒有過也罷,隻會以後我們不能再利用它。
奢侈品經濟:黃金,鑽石等具有保值升值的物品,在這輪虛擬經濟繁榮中也格外膨脹。本質上它們也是屬於虛擬經濟。表麵上是消費,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是以投資的心態來購買這些物品,和房產具有相同的特性。當然同時它也反應了人們對本幣的通膨預期加大。奢侈品經濟也是富人經濟,就是消費支出中基本消費品所占比例小。這類產品的需求彈性大,來是膨脹,去時就消失無影無蹤。這種經濟形態波動性大,傳統的資本社會裏的經濟危機,基本原因就是兩極分化,高漲時富人經濟主導經濟增長,蕭條時富人經濟就消失,中途通過擠出效應打擊了基本經濟需求。奢侈品消費一般有投資效應,在旺盛期間就演變和虛擬經濟形態,是和房產一模一樣的。中國體製內的主導和主流者近幾年過渡倡導富人經濟,典型的就做大做強大國企這樣導向。還有對資本過份保護,擠壓普通勞動者和社會資源都是富人經濟的傾向。
央企:巨大的人民財富掠奪者和腐敗的根據地。這些巨大企業的存在是造成基本人群收入消費不足和加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造成流動性泛濫的重要原因。央企我想最直接的含義就中共中央所有的企業。從全民所有到國家所有,叫國企。國企呢,既可以說國家所有,也可以說政府(國務院)所有。當國企央企成為執政者的經濟基礎,執政者就喪失了國民經濟的民眾基礎,這些央企也就成為在權力保護下人民財富的掠奪者了。
擠出效應:當政府為了調控經濟過熱,比例加息。本意是想讓過熱的地方(比如樓市和股市)降下來,但由於過熱的地方相對於不過熱的地方(工農業生產)有更高的收益和收益預期,結果是不過熱的地方收益和收益預期大幅下降,迫使這部分經濟資源(資金)進一步流出,在沒有良好的收益的地方可去的時候,隻好流入過熱的地方,盡管那裏收益和收益預期也受到一些影響,但相對而言還是絕對高於不過熱的地方。結果是過熱的地方反而降不下來,不過熱的地方反而給降溫了。對於投資市場是如此,消費儲蓄市場也一樣,在股市上太好掙錢的時候,人們更會省吃儉用去炒股了。一方麵實體生產經濟萎縮,一方麵虛擬經濟膨脹,虛擬收益增加,實體消費縮減,另一方麵物價飛漲。今年出台的調控樓市的政策一個接一個,但樓價卻是越調越高,這就政策的擠出效應導致了調控失靈,虛擬經濟失控。
流動性雖然來源很多,比如國外的遊資,還有國內的企業,甚至銀行的資金。但根源在於國內實體經濟過弱,收入差距大造成的需求結構不合理,還有過度依賴出口造成本幣升值這三大因素引導了虛擬經濟的繁榮。從進一步引發大量的外部資金流入虛擬經濟,它使得中國經濟的總體運行態勢發生改變,變成了經濟增長的支柱,這也就是我說泡沫化的經濟含義。
用股市和樓市來拉動GDP,我們又走進又一個GDP的陷阱,這個陷阱遠比以前的資源性和浪費性經濟創造GDP而不創造社會財富的陷阱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