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正在玩一場“危險”的金錢遊戲(轉載)

(2011-11-18 07:35:44) 下一個



中國正在玩一場“危險”的金錢遊戲

總部位於廣州的海岸投資(Shoreline Capital)是一家在中國投資不良資產並提供債權資本的投資公司。該公司最近幾個月研究了700多個在華投資機會,但最終僅向四家公司提供了融資,盡管所有交易對手方都願意支付至少25%的回報率,並提供全部擔保支持。

海岸投資聯合創始人方傑明(Ben Fanger)表示:“很多人承諾讓我們每年獲得25%至40%的回報率,並認為他們可以利用我們提供的資金獲得數倍的回報。但這些項目很多投機性都很重,甚至隻是無法創造任何實際價值的快速致富項目。用借來的錢做出如此誇大的承諾,答應支付如此之高的回報率,用中國的俗語表示就是'空手套白狼’。”

中國最近的緊縮貨幣政策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金錢遊戲、投機和腐敗,盡管這些影響直到現在才開始顯現出來。這些金錢遊戲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繁榮與和諧的一大威脅。

今年秋季,中國龐大的信貸機器開始大幅放緩節奏。中國融資總額(包括貸款、資本市場融資和影子銀行的放貸)在第三季度同比下降30%。今年9月,銀行信貸增速創下2008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應用最廣的貨幣供應指標M2的增速遠低於年底16%的目標。

中國的緊縮貨幣政策在抑製通脹(目前為5.5%)和資產價格上升方麵卓有成效。它還導致房地產交易量下降和房價漲速放緩,並擠壓了財力不雄厚的開發商的生存空間。

然而,與此同時,從正規渠道難以獲取資金的現象卻催生了一套體係。在該體係中,本應從事實業活動的國有企業逐漸變身為金融機構,它們以官方利率借入資金,隨後倒手讓資金進入灰色市場流通。從手機運營商到船舶製造商,各行各業都有不少企業成立了金融公司從事此類活動。

2009年和2010年寬鬆貨幣政策的驟然逆轉導致此類遊戲出現爆炸式增長。從2005年到2010年,銀行信貸以21.2%的複合年率增長。自2008年12月以來,銀行資產負債表上新增信貸4.1萬億美元(或許還有30%的表外信貸),銀行信貸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從100%上升至130%左右。

現在有證據表明,中國最起碼會逐步地放鬆當前的緊縮貨幣政策。本周,中信證券(Citic Securities)發表了一份名為“開啟印鈔機”的報告。一些銀行的放貸配額得到上調,分析師預計監管機構將會很快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不過,隻要中國政府繼續依賴銀行分配信貸;控製利率,讓儲戶接受2.5%的負利率;同時不為民眾提供多少其它替代投資方式,此類金錢遊戲、投機和腐敗就不太可能消失,即使在貨幣政策放鬆以後。

中小企業有望成為目前可能出台的選擇性寬鬆政策的受益者,但銀行不信任企業,因為許多企業更注重獲得資金而不是使用資金。不僅擔保往往是虛假的,而且所謂的工廠也可能是假的。許多地方政府都成立了科技基金,以扶持本地區處境艱難的企業,但目前獲得此類資金一般還得給負責撥發資金的官員們大約30%的回扣。

合法企業則由於需要支付的非正規費用大增而艱難掙紮。一家總部位於紐約、雇中國工廠代工生產裝飾品供應給塔吉特(Target)、沃爾瑪(Walmart)等零售商的公司表示,隻有大派紅包,有關人員在檢查工廠生產條件和產品質量時才會予以放行。

從艱辛的製造產品和創造價值活動轉向興建豪華公寓和大玩金錢遊戲的現象,並不隻是中國才有。但中國轉變的速度之快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擔憂。腐敗過去就有,但人們也在做實事。

現在,上海的一位企業家哀歎道,很多項目都像是“水中映月”,隻是個幻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