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上課了:一位教授的幽默智慧課堂12(轉載)

(2011-11-17 13:38:52) 下一個



第六講  中國清官文化(Ⅰ)

一、 有關清官與廉吏的最早說法

1、 吏.

吏是我國古代大小官員的通稱。秦以前,稱公卿為吏,中央和地方機構的下級辦事人員也稱吏。現在下級辦事人員都改稱公務員了,嗬嗬,還不如稱吏呢,省倆字呢。漢代時,官、吏的界限從職權與地位上逐漸有了分明。宋代,有品稱官,無品稱吏。不過,社會上仍沿襲先秦以來稱官為吏的習俗,比如清代督撫們,常被稱為封韁大吏。

2、 吏以廉為本

雲: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政,五曰廉潔,六曰廉辨,後人又加個廉儉,構成七廉。

3、原始社會末期即開始倡廉,春秋戰國時廉政建設有了進一步發展。儒家從政治上強調廉,但真正把廉政從政治高度加以認識並視為關係興衰存亡者,乃是法家的管子,即管仲。

4、 "清官"二字,何時何地合為一詞,有多種說法。

其一、"查正史記載,始見於"(見上海1978-11-25)。

其二、明代李贄卷四中已有"彼為巨盜,我為清官",將清官與巨盜對稱,乃清明,清正,清廉之意。

其三、金代元好問中已有"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隻從明府到,人信有清官"的詩句。

其四、段寶林在其中雲:"從清官產生和流傳的時間來看,清官一詞,與包公(999-1062)關係甚大,似乎可以說是包公清官故事流傳之後而盛行的。卷316記載時人稱包公'笑比黃河清'"。(見1999-5-6)

其五、"兩袖清風"之由來

明英宗時,兵部侍郞於謙巡撫河南,回京時連河南的土特產---土蘑菇與線香都沒帶。賦詩名誌: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二、清官故事之樣板---天下第一廉吏於成龍同誌和人民公仆的榜樣孔繁森同誌

注:本來想one bye one地講解他們的故事的,可是在分講二人的時候,發現曆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無奈隻好合二為一地講了。

1、 出生與教育

於成龍(1617-1684),呂梁地區方山縣下昔鄉來堡村人。幼讀詩書,讀出這麽個道理:"經史子集千本萬卷,無非仁義禮智四字,程朱理學滾瓜爛熟,無非天理良心四字"。

孔繁森(1944-1994),山東聊城人。在黨的培養教育下,參軍、入黨,茁壯成長!未讀詩書,卻懂得了這麽個道理:為人民服務!

2.信仰

於成龍,1647年,始讀佛經,個人思想,成為佛、儒、道三合一。概括如下:相信因果報應,講究天理良心;提倡清心寡欲,崇尚潔己愛民,主張積極入世。

孔繁森,沒有讀過佛經,隻信唯物主義與馬列主義。不相信因果報應,講究一切為了黨。胸中裝著全天下,唯獨沒有他自己!!

3.仕途起步

於成龍,1661年,抽簽抽了個廣西柳州府羅城縣令。這時的羅城縣,環境極差,它剛於1659年被收歸清政府,第一任縣令被殺,第二任縣令上任未到一年,跑了,至今無人上任!別人勸他算了吧,但於成龍最終還是決定赴任,家人哭諫不行,隻得哭相送。我不知道於成龍怎麽想的,是為了當官,還是為了人民!

孔繁森,黨的培養教育下,他參軍、入黨,後來轉業到地方工作。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當時擔任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欣然赴藏。注意,於成龍是抽簽,孔繁森是抽調。於成龍是聽著家人的哭聲硬著頭皮上,孔繁森是欣然赴藏。

4.境界對比

關於孔繁森赴西藏之思想境界,我抄了一段宣傳文章:他並非不知道西藏天高地遠,並非不知道那裏生活艱苦,並非不知道遠離家鄉和親人意味著什麽,但他更清楚地知道,這是祖國和人民的需要,這是黨的召喚。

相形之下,於龍成的境界就差了那麽一截:羅城上任,同樣天高地遠,但是沒有黨的召喚,這一點,是舊社會與新社會官員的顯著區別。不過,於成龍的條件要更艱苦一點:置賣家產湊路費,無火車無汽車無飛機,騎驢登程,曆時三個半月,進得羅城,隻見六戶人家。皆草屋柴門,老弱病殘,上前叫門,主人見之如見虎狼,驚恐萬狀。主仆六人隻好住進了關帝廟。第二天才找著縣衙門,隻見台階上草比人高,中堂草屋三間,用木頭架子撐著,四周沒牆,瞧著象房子的樣子。這時候,因水土不服,五個隨從中死掉兩個,跑掉兩個,隻丟一個-電視上大家也看到過-蘇朝卿。於成龍沒有秘書!

5、任內百姓

1662年秋,於成龍被廣西布政使金光祖看中,欲留在桂林。近百名老鄉結隊到桂林,跪在署院門外"靜坐示威",向督撫要於成龍,於成龍歸。從中看出,古時的老百姓是多麽的自私與苛刻,而且對於官員的任命,尚有一定的發言權,隻不過發言時是跪著的。

孔繁森離任時,藏族同胞依依不舍地含淚為他送行。現在的百姓比舊社會的百姓覺悟高點,盡管不舍,還是遵從大局的-上麵給派什麽公仆,我們就要什麽公仆,有淚也憋著,絕不發言!

6、家人境界

隨於成龍上任羅城的仆人,前後九人,逃回去四人,死五人。死者家人找於成龍長子廷冀索錢,廷冀隻得變賣家產,下跪求情。家有一縣之長,不但沒有外援,還得內貼,無奈,隻好派廷冀前去尋父,還帶著族令:任滿,去職歸鄉,守侍老母。廷冀好不容易走到了羅城,見到了父親,我們找不到資料,不知道廷冀是如何勸說父親的,更不知道於成龍是如何"三講""三代表"的,我們隻知道結果:廷冀空手返回了!一句話,古時的官員家屬稍微有那麽點拖後腿兒的意思。

孔繁森,家有老母弱妻,三個未成年子女。可是這些家屬從未說過半個不字,也沒有開過家族聯席會議,命令孔繁森回家。最重要的是,沒有派特別代表上西藏拉他回家。

7、任滿

1667年,於成龍任滿,縣令羅城七年,總共上交賦稅八、九兩銀子,新上任的廣西布政使懷疑於成龍貪汙,老於同誌幾乎精神分裂。此年康熙親政,於成龍被舉"卓異",改任四川合州刺史。羅城人民哭送幾十裏,有一單眼瞎要求送他到合州,說:怕你路費不夠,我用相命看風水的錢助爾!

孔繁森第一次赴藏,任滿後回山東。找不到資料,所以不知道他離任時路費夠不夠,估計不是偷扒火車回家的,因為鐵路查得嚴,我1988年扒過一回,在許昌被逮住的。宣傳資料上是這麽說的:光陰似箭,1988年,工作幾經調動的孔繁森已擔任聊城地區行署副專員! 1979年赴藏前,孔繁森是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來著,我不知道行署副專員跟宣傳部副部長,哪個官大!

8、外號及忠孝

現在百姓覺悟高,隻給貪官起外號,輕易不給清官起外號了,總之,沒有聽說孔繁森有什麽外號。到是於成龍,外號一大堆。合州任上,其長子廷冀二次探父,臨別時父親沒有禮金相送,隻有一隻鴨子,分與兒子一半,於成龍從此多一外號:於半鴨!當然,合州人民還給於成龍另一個外號:於青天!黃州任上,於成龍天天以糠粥為食,又得一外號:於糠粥!

除了外號,古時的百姓還有得寸進盡尺的缺點。1676年,於成龍60歲,離家16載,養母故去,於成龍哭作少年樣,欲告老回家,黃州百姓哭諫,不許!於成龍"退居二線"的陰謀被百姓擊毀!

孔繁森沒有想著退居二線,但是卻要二次進藏了。按組織規定,援藏一次就行了,但是不知道為何,援藏任務再次落到孔繁森頭上,不知道是不是西藏百姓哭諫來著。 1988年,山東省在選進藏幹部時,孔繁森被再次選上,組織上問他有什麽困難,孔繁森就那麽一句話:"我是黨的幹部,服從組織安排。"這種忠誠,於成龍也做到了,隻是用辭不太一樣,於成龍是這樣說的:"皇恩超擢,捐軀莫報,唯慮辜負聖恩!"

宣傳材料上是這樣宣傳孔繁森二次進藏的:孔繁森心裏很清楚,家裏確有不少困難;自己的身體已不如從前了,年近九旬的老母,生活已不能自理;三個孩子尚未成年,需要有人照看:妻子動過幾次大手術,體弱多病,自己一走,全家的生活重擔又要壓在妻子一個人肩上。可是為了黨的事業,孔繁森把對家鄉、對親人的愛深深地埋在心底,把博大無私的愛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相形之下,於成龍做得遜色:1681年,於成龍的養母已經停柩五年,尚未入土,於成龍向皇帝上,康熙一看,準假三月,事畢立歸。於成龍返鄉,伏在早已風化成骨的養母身上,幾次昏厥。可是,於成龍隻享受了一個月的假期,就提前歸"隊"了。這種樣板戲,目前在我們的政、軍、公、檢、法裏比較流行,我估計都是學的於成龍!歌曲裏唱"一樣的天一樣的地",這裏可唱作"一樣的忠一樣的孝"。

9.反貪與扶貧

於成龍有個額外的差使-反貪,所以以身作賊:1679年,升福建布政使,官越大,飯越吃不飽,薪米供應不上,有時需典物換食,一天一頓飯。1682年,於任兩江總督,常年不知肉味,得外號於青菜,工作到深夜,饑,想煮碗稀飯打尖,米罐卻常是空的,又得一外號:無米總督!

自己做好了帶頭作用,於成龍下,雲:一飯五菜足矣!這個一飯五菜,跟我們現在"四菜一湯"一個意思,隻不過,古時的官員比現在的多了一個菜,真是舊社會!

孔繁森主要任務是扶貧,因為西藏是大西部嘛。除了公務扶貧外,孔繁森還賣血周濟兩個西藏孤兒上學。於成龍也不含糊,康熙賜給他銀子千兩,他轉手用於賑民。而且,也周濟窮困學生,隻是那時的醫療條件差,技術條件達不到,所以於成龍賣血不成。不過,於成龍還抓過素質教育,為嚴保教育質量,對於教師的不合格者,請他下崗---於成龍一次微服私訪,在私塾中聽先生講,見先生文理不通,胡編亂扯,就下令關掉他的補習班。沒想到這老師哭了,說:人小貧窮,若不讓開補習班,難以糊口!於成龍說:爾想糊口度日,豈可誤人子弟!吾給爾幾兩銀子,另謀生路去吧。嗬嗬,我若是這教師,高考補習班辦不成,我就辦個幹部文憑胡混班!隻可惜,那時不興這個!

10:仕途區別

孔繁森與於成龍區別最大的一個地方,就是兩人仕途路線的絕然相反:於成龍是從最艱苦的地方起步,最後到了富裕的江南,任兩江總督!孔繁森是從不太艱苦的地方山東起步,到艱苦的地方拉薩,再到最艱苦的地方阿裏。

第二個區別,由於於成龍業餘時間反貪,所以,仕途難行。隻顧自己做清官,老襯得別人都是貪官似的,所以其他官員看他不慣,陰使絆子自不在話下,1683年,於成龍哀歎:行廉守職難矣!1684年,於成龍的清名廣播江南,但卻陷入了不潔官吏的重重包圍之中,心神驚悸,上蔬乞骸歸鄉,康熙好不容易逮住一個清官樣板,當然不準。現在的官員不願意退居二線,尚可叫作發揮餘熱,奉獻終身。可於成龍幾次請歸不成,背後卻被同仁們譏作"貪圖功名,戀官不去!可見古時做官之難。

11.因公殉職

退休不成,1684年3月,康熙令於成龍巡視東海防務,於成龍扶病出巡,海上周折一個月,舊疾複發,於成龍數日不能進食,嘔吐不止。4月18日晨,於成龍掙紮著爬起辦公,幕僚看出他行將"出世",紛紛跪下。交待公事後,於成龍交待自身後事:屍骨歸故鄉,喪事從簡,隻交待了這麽兩句,還想再說些什麽,但已口僵不能言,端坐而逝,年68歲。噩耗傳出,江寧百姓罷市而哭,江水滔滔,山河失色!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的途中,在一場車禍中不幸殉職,沒有遺言,時年50歲,噩耗傳出,山河為之嗚咽!

12.遺物

於成龍死後遺產:鹽米數升,布被一床,袍服一件,靴帶兩條。江寧百姓罷市而哭,有些百姓甚至給於成龍燒紙錢,被其子廷冀阻擋。廷冀的意思很明白:老父陽世不貪一文,陰世也一樣!

人們在料理孔繁森的後事時,看到兩件令人心碎的遺物:一是他僅有的錢款--8. 6元;一是他的"絕筆"一去世前十天寫的關於發展阿裏經濟的 12條建議。宣傳材料上是這樣表揚的: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遺產,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情懷!

我覺得,於成龍的遺產同樣令人心碎,而且,也可以這樣子表揚:這就是於成龍的遺產,這就是一個封建官員的情懷!或者說,共產黨員能做到的,封建官員同樣可以做到!

13.榜樣的力量是沒勁的!

康熙給於成龍書寫碑文:"朕讀周官六計廉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吏道厥唯廉重哉。朕用是觀臣僚,有真能廉者,則委以重寄,賜以殊恩,所以示人臣之標準也。"

康熙說於成龍"實古今第一廉吏",最後,於成龍獲諡號"清端",意為清官第一。此後,康熙將於成龍立為廉潔奉公的樣板,號召同誌們向於成龍學習!直到如今,我們還在學習於成龍!

 *** 同誌高度讚揚孔繁森是"全黨的楷模",並題詞號召全黨"向孔繁森同誌學習"。

於成龍,孔繁森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可我覺得,榜樣是沒有力量的,或者說,榜樣的力量是沒勁的。因為樹立榜樣的時候,其前提是個假命題,英明如康熙,也犯了這錯誤:若臣俱學成龍,天下何為不治?廢話加傻話,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隻要人人都...就...",這命題反過來理解就是:"隻要不是人人都...就不..."歌星可以張開一張血盆大口瞎叫喚,可皇帝也這樣,不是天真,就是無知,高蛋白低品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