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湖北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勝利的消息震動了全國,最先起來響應的,便是鄰近的湖南省。武昌起義以前,兩湖革命黨人已相約:若湖南首義,湖北立即響應;若湖北率先發動,湖南即日跟上。可是,武昌炮響,湖南巡撫餘誠格當天就得到消息。為防止新軍起義,餘誠格收繳了新軍的子彈,並將其調離長沙,另調受革命影響較少的巡防營入防。湖南革命黨人三天後才得知武昌首義的消息,故未能及時發難,後經過多次組織發動,革命黨人焦達峰、陳作新等才於10月22日領導起義成功,光複長沙,成立湖南軍政府,焦達峰、陳作新出任正副都督。但是,湖南革命黨人缺乏政治經驗,沒有采取強有力的鎮壓***的措施,反而組織了純然由舊官僚和立憲派參加的參議院,使之掌握了軍政府的實權。10月31日,參議院議長、立憲派首領譚延闓 策動新軍中的反動軍人梅馨等舉行軍事政變,謀殺了焦達峰和陳作新,譚延闓自任湖南軍政府都督。
譚延闓 ,字組庵(後改左庵),號無畏湖南茶陵人。1876年出生。其父譚詠麟曾任清朝總督、巡撫,是權傾一方的封疆大吏。譚延 闓 自幼從安化名儒黃鳳岐為師,熟習詩賦文章,且還善於騎射之術。1904年,譚延闓 進京參加會試,得中會元,被委為翰林院編修。
後回湖南長沙辦“新學堂”,1909年,積極參與“立憲”運動,不久便以他的才學、名望、門第而被推為湖南谘議局議長,成為湖南立憲派的核心人物。辛亥革命湖南軍政府成立後,譚延闓 又被推為參議院議長。但是,他並不甘心隻當一個實權不大的議長,於是,他利用革命黨人的軟弱,策動軍事政變,使焦達峰、陳作新遭叛軍殺害,革命軍政府被顛覆,湖南處於一種無政府的混亂局麵。然後,他唆使黨羽發起各種請願活動,造成唯有他出任都督收拾殘局不可的假象。這位後來曾經當過國民政府***的譚延 闓 ,正是踏著革命黨人的鮮血走上民國的軍政舞台的。譚延 畢竟是個文人,當上都督以後,手下的將領並不把他放在眼裏,私下稱他“譚婆婆”。為了顯示一下自己“文武兼資”的本領,譚延闓 故意搞了一次校場騎射的表演,他躍馬橫槍,十發十中,使眾將驚駭。當然,僅靠這些走馬騎射的小技是難以維持其統治地位的,譚延闓施展出各種本領。首先,他知道革命黨人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狡兔三窟,他於1912年加入了國民黨,並擔任了湖南國民黨的支部長。國民黨首領黃興回湘時,他為黃興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大會,儼然與革命黨人站在一起。另一方麵,他也和袁世凱的禦用工具“共和黨”、“進步黨”保持密切的聯係,通過熊希齡以結好袁世凱。此外,他與湖北黎元洪、廣西陸榮廷交結,以求自保。對於省內的一些下野軍人、政客,他也盡量收容,大都給以名義。正是依靠這種八麵玲瓏的本事,譚延闓 在湖南維持了兩年的統治。
1913年3月,國民黨首領宋教仁被袁世凱派人暗殺於上海,孫中山決定發動二次革命討袁。7月,革命黨人李烈鈞、黃興、柏文蔚、胡漢民等相繼在江西、江蘇、安徽等地起兵討袁。在國民黨的壓力下,譚延闓 也不得已宣布湖南獨立。袁世凱派大軍鎮壓南方的革命,當北洋軍大兵壓境時,譚延闓 慌忙宣布取消獨立,通電下野。北洋軍進入湖南後,譚延闓 跑到北京向袁世凱負荊請罪,因有黎元洪等求情,譚延闓免受責罰。湖南取消獨立,譚延 闓 通電下野後,袁世凱任命海軍中將湯薌銘為湖南查辦使、湖南都督兼民政長。湯薌銘,字鑄新,湖北蘄水人,1885年出生。其兄湯化龍是湖北省立憲派首領,後曾任民主黨幹事長、眾議院議長、教育總長、內務總長等。湯薌銘1903年中舉人,1904年留學法、英學習海軍。1905年在歐洲加入同盟會,但因偷割孫中山皮包盜取誌願書,被開除會籍。
1909年回國後,出任鏡清艦機長、南琛艦副艦長。1911年武昌起義時,隨海軍統製薩鎮冰至鄂鎮壓起義。其兄湯化龍密函勸其歸順民軍,適逢薩鎮冰離職東下,湯薌銘在海容艦組織起義。***成立後,出任南京臨時政府海軍總次長兼海軍北代司令。袁世凱上台後,湯薌銘即委身投靠,成為袁世凱的心腹,授海軍中將銜。二次革命爆發,湯薌銘受命率北洋軍入湘鎮壓討袁軍。譚延闓下野離湘,1913年10月,袁世凱任命其為湖南查辦使、湖南都督兼民政長,獨掌湖南的軍政大權。湯薌銘入主湖南後,成為袁世凱在湖南的忠實代理人。他治湘三載,橫征暴斂,瘋狂屠殺革命黨人和無辜群眾,據他自己呈報上中央的,所殺已達一萬一千餘人,因而,有“湯屠戶”之稱。他處處秉承袁世凱的旨意辦事,尤其在支持袁世凱稱帝方麵,各省地方長官,唯他出力“最早最勇”。他所辦的報紙《大中報》,當時的人就這樣揭露:“日日排二號大字,鼓吹君憲不遺餘力。‘一人有慶’、‘萬壽無疆’、‘皇氣鬱蔥’、‘聖德汪洋’等各種奴婢口吻,連篇累牘,觸目皆是。而掐名勸進,製造民意,亦無所不用其極”。正因如此,所以時人又稱他為袁世凱的“屠戶幹兒”。由於他對袁世凱竭盡忠誠,所以也長期受到袁世凱的“特別超擢”和“異常信用”,1914年被授予將軍府靖武將軍,袁世凱稱帝時又受封一等侯。但是,袁世凱恢複帝製,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以梁啟超為首的民主派進步黨人掌握了反袁運動的領導權。
1915年12月初,梁啟超的學生蔡鍔在昆明聯合各派反袁力量,發動了護國戰爭。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人聯名通電,宣布雲南獨立。其後,貴州、廣東、廣西、浙江等省也相繼獨立。袁世凱派兵鎮壓無效,帝國主義這時也表示不支持稱帝,袁世凱在內外壓力下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銷帝製,但仍想繼續當大總統,又遭到各言反對,護國運動仍在進行。作為袁世凱的親信的湖南將軍湯薌銘(當時都督改稱將軍),其時正陷於窘境,鄰省黔、桂、粵已宣布獨立,湖南省內各縣亦獨立紛起,計有五十餘縣之多,湯薌銘所能控製的僅有二十餘縣。此外,在湘南靖縣還有以程潛為總司令的護國湘軍,與西麵的護國黔軍和南麵的護國桂軍互為聲援。湯薌銘的統治岌岌可危,自省以下各級官吏恐慌萬狀,紛紛潛逃。進入5月份,同屬袁世凱親信的陝西將軍陳樹藩、四川將軍陳宦也不得不宣布“獨立”。在此形勢下,湯薌銘自知大勢所趨,如再不宣布獨立,就會地位不保。於是,他通過躋身護國行列的長兄、進步黨人湯化龍,與革命黨人取得聯係,得知革命黨同意在他宣布獨立後仍承認他的都督地位時,他才於5月29日宣布獨立。袁世凱得知親信陳樹藩、陳宦尤其湯薌銘宣布獨立的消息,重病之中更遭到沉重的精神打擊,6月6日便病死了。故時人有“催命二陳湯”之說。
袁世凱死後,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的實權,以恢複舊約法和召集國會等為條件與南方所國軍務院達成和議。湯薌銘還想依仗黎元洪、段祺瑞繼續當湖南都督,但程潛統率的護國湘軍向長沙進逼,殺人如麻的“湯屠戶”驚恐萬狀,便於7月4日晚逃出長沙,結束了他在湖南的三年統治。湯薌銘其後投靠直係,直係兵敗亦下野。抗日戰爭中曾附敵。晚年研究佛學,直至1975年初才在北京病逝。將湯薌銘逼離湖南的,是湖南護國軍,其總司令是程潛。程潛,字頌雲,湖南醴陵人,1882年出生。1900年,程潛入長沙嶽麓書院,1903年入湖南將弁學堂,1906年保送日本留學,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炮科,同年加入同盟會。1910年,程潛畢業回國,任陸軍第六鎮正參謀官。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程潛赴漢陽協助黃興作戰。湖南起義後,任都督府參謀部長、都督府軍務司司長、二次革命失敗後,程潛逃往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係。1914年參加李根源、李烈鈞等組織的歐事研究會。
1915年10月回到上海,護國戰爭爆發後,被護國軍總司令部任命為湖南招撫使。1916年4月,率部從貴州進入湖南,攻克靖縣,就任護國軍湖南總司令。7月,程潛率部進逼長沙,驅逐湯薌銘。段祺瑞執政心後,即調整各省軍政長官,以穩定北洋派,瓦解西南護國陣營,加強對地方的控製,實現北洋政權下的“統一”。對於湖南這樣重要的省份,段祺瑞當然要加以控製。7月6日公布的各省軍政長官的名單中,湖南督軍兼省長就是前四川將軍陳宦。而梁啟超則希望由黔軍將領戴戟(貴州貴定人)出任湖南省長(戴發表任貴州省長),雖經奔走,但段祺瑞並不理會。不過,對袁世凱走狗陳宦的任命,立即遭到湖南軍民的強烈反對。7月6日,程潛率軍進入長沙後,與曾繼梧、趙恒惕等湘軍將領及各界代表協議,於7日舉劉人熙為湖南臨時都督。劉人熙,湖南瀏陽人,曾任廣西道台,與陸榮廷有交,程潛等想通過他取得桂係的援助。而陸榮廷也從廣西的安全考慮,表示支持湖南抵製陳宦督湘。
這時,黃興剛從日本回國,程潛等認為黃興是最合適的人選,於是,7月14日,程潛等聯名致電黎元洪、段祺瑞,要求任命黃興為湘督,但黃興力辭不就,推薦譚延闓 或蔡鍔出任此職。7月20日,蔡鍔表示願意回家鄉湖南任職。段祺瑞當然不希望由護國軍首領蔡鍔出任湘督,於是,他選中文人出身,且當時在湘軍中尚無很大實力的譚延闓 。由於上述的原因,譚延闓再度回湘主政,出任督軍兼省長。譚延闓 吸取過去手下無兵的教訓,開始著手整編軍隊抓軍權,通過整編軍隊,他將趙恒惕等親信給以重任,而對湖南境內其他軍事力量如程潛的湖南護國軍宣布解散,程潛被迫離開湖南前往上海。通過黨同伐異,譚延闓在湖南省內基本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也開始由政客變成了軍閥。當時,段祺瑞準備武力統一中國,一直打算大兵南下,解決西南地方軍閥,隻因“府院之爭”,還無暇實施。譚延闓 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時時結好總統黎元洪,望他在朝中為自己撐腰;另外,他聯絡廣西陸榮廷,結成湘桂攻守同盟。在省內,他多次提出“湘人治湘”的口號,以收取民心。1917年7月,段祺瑞利用張勳複辟,趕走黎元洪,重新掌權。8月,段祺瑞決定武力討伐西南軍閥,因湖南必定是南北軍閥爭奪的主要戰場,所以段祺瑞急於將湖南控製。8月6日,段祺瑞以傅良佐為湖南督軍以代替傾向桂、粵的譚延闓 。傅良佐雖是湖南乾城人,但他與段祺瑞有姻親關係,更是段祺瑞手下的“四大金剛”之一。這時,譚延闓 僅剩下一省長名義,他一麵向桂係陸榮廷求救,一麵想組織力量與北洋軍決戰,但趙恒惕“丁擾”在籍不在軍中,其他將領反對用兵,而陸榮廷的桂軍一時也無法開到,所以譚延闓 隻得放棄抵抗,被迫離任。1917年9月,孫中山南下廣東,聯合滇、桂軍閥,成立護法軍政府,並就任海陸軍大元帥。孫中山準備發動護法戰爭,討伐北洋軍閥;而段祺瑞也調動大軍,急欲消滅護法軍政府,於是,湖南便是南北爭奪的主要戰場。9月13日,湘督傅良佐撤去譚延闓 任命的零陵鎮守使劉建藩。9月18日,劉建藩和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林修梅聯銜宣布湖南自主,與護法軍政府一致行動。不久,湖南第一區守備司令吳劍學、第二區守備司令周偉、鐵道守備司令林仲麟、第五師第三團團長宋鶴庚等相繼宣布自主響應。
對此,孫中山專門致電劉建藩、林修梅等,表示祝賀,並派革命黨人林祖涵為湖南勞軍使,前往湘南慰勞舉義部隊。湖南自主揭開了護法戰爭的序幕。9月底,北京政府調北洋第八、第二十師入湘,馮國璋、段祺瑞分別發布討伐令。10月3日,兩廣援湘軍事會議在南寧召開。會上決定:出兵援湘,推桂督譚浩明為兩廣護國軍司令,兩廣共出軍隊八十營,組成五個軍,以陸裕光、林俊廷、韋榮昌、馬濟、林虎分任第一至第五軍司令。接著,譚浩明率軍入湘,與湘南的護法軍會同作戰。護法戰爭正式拉開戰幕。桂係大舉援湘,段祺瑞也即下討伐令,傅良佐任命第八師師長王汝賢為湘南司令,第二十師師長範國璋為副司令,兵分三路夾攻湘南:正麵攻衡山,右翼攻寶慶,左翼攻攸縣。湘南護法軍集結在衡陽地區,計有四十營兵一萬五千人。這時,程潛受孫中山的派遣,也從廣州抵達衡陽。10月6日,湖南護法軍各路將領在衡陽開會,決定組織“護法軍湘南總司令部”,公推程潛為總司令。
於是,南北兩軍在湘南地區展開了廝殺,其大戰役計有衡山之戰、寶慶之戰和攸縣之戰。就在南北雙方在湘南鏖戰之際,北軍王汝賢和範國璋於11月14日突然發出通電,主張停戰議和。原來王、範均是直係將領,皖係頭子段祺瑞一直要直係軍人打頭陣,為其“武力統一”服務。而直係首領馮國璋則主張“和平混一”,為保存實力,他授意王、範通電議和,並自行停戰,撤軍回長沙。湘督傅良佐遭此突變,不知所措,慌忙於14日晚攜帶印信乘坐軍艦逃離長沙。王、範兩軍擅自停戰求和,猶如晴天霹靂,給段祺瑞當頭一棒,且“直係四督”亦通電響應,段祺瑞亦無可奈何,隻得電令王汝賢以總司令代行督軍職務,維持長沙地方治安。但湖南護法軍趁北軍後撤,向北推進,連克湘潭、株州,直趨長沙。王、範被迫逃往嶽陽。湘軍第一師師長趙恒惕搶先進入長沙。11月21日,程潛也趕到長沙。次日,湖南各界代表會議公舉陸榮廷為湘粵桂巡閱使,譚浩明為湖南督軍,程潛為省長。11月24日,程潛就任湖南省長,但譚浩明立即電令程潛“勿得擅自建立,致涉紛歧”。於是,程潛於12月8日解除省長職務。12月12日,譚浩明到達長沙。12月18日,譚浩明宣布“暫以湘粵桂總司令名義兼領湖南軍民兩政事宜”。這樣,譚浩明把湖南劃入了桂係的勢力範圍,充分暴露了桂係軍閥“援湘”的目的。再說湖南前省長譚延闓 ,這時也出來爭取複職並兼署督軍,無奈勢單力孤,最後隻好出走上海。湘粵桂護法聯軍占領長沙以後,由於桂係想保住已得的地盤,所以按兵不動,並沒有向北推進,引起了湘軍和護法軍政府的不滿。桂係軍閥迫於無奈,隻得同意調兵北上,進攻湘北軍事重鎮嶽州。1918年1月16日,譚浩明、程潛、趙恒惕分路進兵嶽州。程潛對部隊慷慨激昂地指出:“奪得嶽州,湖南必生;不得嶽州,湖南必死。我勝敵人,國家必存;敵人勝我,國家必亡。
生死存亡,在此一戰。凡我軍人,努力殺敵。”湘軍為解放故鄉,士氣大振。1月23日,護法聯軍開始五麵攻擊嶽州,經過數天的激戰,擊敗了北軍王金鏡等部,於1月27日攻占嶽州。聯軍攻克嶽州後,西南各省人心振奮,紛紛要求乘勝進攻武漢,與湖北黎天才護法軍會師。但桂係軍閥從自己打算,又按兵不動,斷送了大好時機。南軍奪取嶽州,皖係主戰派紛紛攻擊馮國璋,迫使馮國璋再向西南下討伐令,進行第二次攻湘之戰。1月30日,馮國璋令曹琨、張懷芝進兵湘鄂,以張敬堯為援嶽前敵總司令。2月中旬,各路北軍分別向湘鄂、湘贛邊界進軍,並以杜錫珪 的海軍由水路策應進攻。護法聯軍方麵,以湘軍趙恒惕部守嶽陽,劉建藩部守平江,而桂軍馬濟、韋榮昌、陸裕光等部在嶽陽至羊樓洞之間。桂係這種部署,其目的明顯在於勝則居功,敗則先退,並不打算與北軍力戰。
2月26日,北軍吳佩孚部抵達蒲圻,兵分兩路進攻嶽陽,雙方展開連日激戰。由於桂軍沒有作積極的配合,反而先往南撤,至3月18日,北軍占領嶽陽。以張敬堯第七師為主的北軍,於3月11日分三路進攻長沙東北的重鎮平江,經過十天激戰,張敬堯於3月22日占領平江。張敬堯縱容部下“三日不封刀”,大肆燒搶淫掠,慘狀前所未有。平江失守,譚浩明於3月25日棄長沙南逃。26日晚,吳佩孚部也隨後趕到。3月27日,段祺瑞任命張敬堯為湖南督軍兼省長,同時電令吳佩孚立即率部向湘南進軍。4月下旬,譚浩明將大部分軍隊撤回廣東,湘軍也被迫往後撤。4月22日,吳佩孚不戰而占領衡陽,不久,又攻下寶慶、安仁、攸縣、耒陽等。這時,吳佩孚沒有再往南推進,他是直係將領,南征的功勞最大,對段祺瑞把湘督兼省長一職授予皖係嫡係張敬堯十分不滿,意識到再戰下去,徒為皖係擴大地盤,所以有意停戰。陸榮廷也想保住兩廣的地盤,也希望和吳佩孚講和,於是,5月25日,雙方代表在耒陽談判。6月15日簽訂停戰協定。8月,吳佩孚通電主和,直係將領紛紛響應,段祺瑞被迫命令前線各軍暫取守勢,湖南戰事暫停息。南北戰爭的結果,使湖南落入了北洋軍閥的手中。張敬堯的第七師駐紮長沙地區,吳佩孚的第三師駐紮在衡陽一帶。張敬堯任湖南督軍兼省長。張敬堯,安徽霍立人。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清末曾任清軍管帶、統帶。民國成立後,曆任北洋陸軍團長、旅長、南昌衛戍司令、第三混成旅旅長、第七師師長等。張敬堯出任督軍兼省長後,對湖南人民進行殘暴的鎮壓,他的第七師號稱有七萬之眾,軍紀極壞,**搶掠無所不為,湖南人民恨之入骨,稱之為“披著軍衣的活強盜”。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以後,湖南人民乘著這股民主愛國的浪潮,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驅張運動。由於張敬堯的統治極不得人心,所以湖南各界也參加了驅張運動。直係將領吳佩孚與張敬堯矛盾很深,對此坐視不理,何況當時他是“愛國將軍”的麵孔出現,並且正醞釀著一個非常的行動。譚延闓 這時也從上海回到湖南。他利用湖南人民的驅張情緒,以及吳佩孚與張敬堯的矛盾,周旋於直、桂軍閥及省內實力派之間。在桂係的支持下,他在永州重任督軍兼湘軍總司令,他積極拉攏各路湘軍,取得趙恒惕等將領的支持。1919年後,由於直皖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吳佩孚決定率部北撤,奪取北京政權。為防止撤防時遭到皖軍的襲擊,他需要和西南軍閥取得進一步的聯合。8月下旬,吳佩孚起草了一份《救國同盟軍草約》,通過湘軍總司令譚延闓 轉致西南各派軍閥首領。經過三個月密談,11月下旬,西南各派軍閥與吳佩孚在草約的修改稿上簽了字,雙方締結了軍事同盟。草約簽訂以後,吳佩孚更加了北撤的決心。
1920年5月25日,吳佩孚率所部第三師及王承斌、閻相文、蕭耀南三混成旅一齊撤出湘南防地,其防地按協定由湘軍進駐。段祺瑞令張敬堯等於沿途堵截並消滅吳軍,但吳軍順利闖過多道險關,抵達武漢。吳佩孚一走,湘軍在趙恒惕的指揮下,立即行動起來,步步緊跟,搶先接防。5月間占領祁陽、耒陽。6月7日,進占衡山,並由湘潭、湘鄉直逼長沙。張敬堯部軍紀腐敗不堪,毫無抵抗能力,不戰自潰。6月11日晚,張敬堯從長沙逃往嶽州。次日,趙恒惕率部進占省城。後乘勝追擊,於6月26日攻下嶽州,張敬堯率第七師殘部退往湖北,由王占元接管改編。至此,湘軍完全控製了湖南全境。6月17日,譚延闓 回到長沙,第三次主政湖南,出任督軍、省長和湘軍總司令的職務。湘軍在驅張戰爭勝利後,實力大增,當時境內湘軍大致分為譚延闓 、程潛、趙恒惕三派。譚延闓 掛名湘軍總司令,其實並沒有自己的基本部隊。程潛掌握一部分軍隊,但他受到譚延闓 的排擠,無法在湖南立足,後來他南下廣東任孫中山大元帥府陸軍部次長等,他的軍隊也是支持孫中山政權的。趙恒惕是驅張戰爭的主要功臣,他的部隊也在此役中得到發展,所以趙恒惕是三派中實力最強大的。譚延闓 回湘主政後,將其黨羽一個個都委以***,這就與趙恒惕為代表的軍人發生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更加激化。最後,趙恒惕唆使中、下級軍人進行“兵諫”,逼譚延闓下台。
1920年11月,譚延闓 主政湖南僅五個月後,不得不自動下台。年底,他悄然離湘赴滬,以後投靠孫中山,走上了另一條發跡的道路。將譚延 逼走的趙恒惕,是湖南衡山人,1880年出生。早年入湖北方言學堂,後留學日本士官學校炮科。1904年與黃興等在東京組織革命同誌會。1905年後加入同盟會。1909年回國在廣西陸軍幹部學校任職。武昌起義後被黎元洪任為左翼軍司令。二次革命時因反袁被捕,叛刑十年,1915年獲得釋放。1916年6月後,曆任湖南護國軍第一軍第一梯團長、第二師師長、湖南水陸軍總司令等。1920年11月,趙恒惕逼譚延闓下台,廣東護法軍政府任命他為湖南總司令,任命林友宇為省長。林友宇,湖南武陵人,曾任湖南省警察廳長,隻做了半年的省長,便被趙恒惕取代。1921年4月,趙恒惕兼任湖南省長。為保住湖南的地盤,防止北洋軍閥的進犯,趙恒惕宣布成立湖南製憲籌備處,發表“聯省自治”的主張。這時,在鄰省湖北,直係軍閥、兩湖巡閱使王占元貪汙成性,克扣軍餉,激起兵變多起,尤以宜昌兵變和武昌兵變為烈。
1921年5、6月,湖北人蔣作賓、孔庚等紛紛集中長沙,要求趙恒惕以武力援鄂自治。趙恒惕認為,這是擴張勢力的好時機,援鄂自治,無形中也為湖南建築起一道屏障。於是,6月20日,趙恒惕自任援鄂自治軍總司令,舉行援鄂誓師大會,以宋鶴庚為總指揮兼第一軍司令,魯滌平為第二軍司令,兵分三路:左路以唐榮陽為指揮,由澧縣攻湖北***、石首;中路以夏鬥寅為先鋒司令官,由嶽州攻湖北蒲折、鹹寧;右路以葉開鑫為指揮,由平江攻湖北崇陽、通城。7月22日,在長沙還成立了湖北自治政府,蔣作賓為臨時省總監,夏鬥寅為湖北自治軍前敵司令。7月30日,湘軍全線猛攻。31日占領湖北趙李橋。8月5日,攻克通城。王占元派兵抵抗,同時急電曹錕、吳佩孚援鄂。曹、吳決定援鄂不援王,派靳雲鵬第八混成旅、蕭耀南第二十五師進駐漢口。王占元見大勢已去,遂於8月6日辭職。8月9日,北京政府任命吳佩孚為兩湖巡閱使,蕭耀南為湖北督軍。8月12日,吳佩孚抵達武漢,將五萬餘兵力分三路反攻湘軍。8月17日,兩軍各下達總攻擊令。吳佩孚命令海軍在金口決堤以淹湘軍,直軍乘水勢攻占金口、 州、嘉魚、新堤,8月22日經過激戰奪回汀泗橋,8月28日占領湘北重鎮嶽州,並水陸夾攻蒲圻湘軍。湘軍全線動搖。9月1日,經過英國駐漢口領事居間調停,吳佩孚、趙恒惕簽訂了嶽州休戰條約共九條。至此,湘鄂戰爭結束。
趙恒惕援鄂不成,反引狼入室,丟失了湘北重鎮嶽州。在吳佩孚的虎視之下,趙恒惕也隻得依附直係軍閥,保住自己的地盤。在省內,他還是號稱“自治”,1922年1月,還正式公布了湖南省憲法,主要內容有:湖南為***之自治省;議員民選;省長由議會選舉,有統率全省軍隊、管理全省軍政、任免法官和行政官員等大權。憲法也規定了人民的一些權利,但趙恒惕實行的是軍閥統治,省憲僅僅是一種形式,並未對湖南的政治發生實質性的影響,倒是他在當年9月當選為湖南省長,以憲法的形式確立了他在湖南的軍政地位。再說譚延闓 ,雖是1912年國民黨剛成立就加入了國民黨,並任湖南支部支部長,但實際上他和國民黨並沒有多少聯係,與孫中山更在政見上有分歧。1920年底他被趙恒惕逼迫下台後到了上海,與孫中山見了麵,便決定利用孫中山的名望,來發展他的事業。
1922年,他經孫中山介紹,在上海重新加入國民黨。1923年1月,孫中山回廣州聯合滇桂軍隊驅逐了叛將陳炯明,再度成立革命政府,任命譚延闓 為內政部長。當時有人勸孫中山,說譚延闓為人圓滑,不可大用,孫中山不以為然。不久,陳炯明部反攻廣州,孫中山攜譚延闓 赴石龍前線指揮作戰。譚延 闓 一時也不離孫中山的左右,躬冒矢石,十分鎮靜,這更加深了孫中山對他的信任。但是,譚延闓 身在廣東,心卻在湖南,他覺得自己在孫中山身邊,充其量隻是一位高級幕僚,沒有自己的軍隊,就難以有真正的地位,相反,程潛早年即追隨孫中山,曾任護法軍政府陸軍部次長。陳炯明叛變時,又被孫中山委為討逆軍總司令。而此時,正擔任大元帥大本營軍政部部長,手中握有軍權。如此一對比,譚延闓 更感到掌握軍隊的重要。也就在這時,湖南方麵傳來消息,為譚延 闓 入湘討趙,重掌軍權提供了機會。湘鄂戰爭後,趙恒惕北附直係軍閥,反對南方孫中山的廣州政府,引起了一些湘軍將領尤其是譚延闓係統的將領的不滿,他們準備反叛趙恒惕。譚延闓聞訊,決定抓這個機會,回湘討趙。
1923年6月,譚延闓 指令其舊部、湘西鎮守使蔡巨猷等在湘西宣布獨立。7月,蔡巨猷等組成討趙軍,從湘西分三路討伐趙恒惕。7月16日,孫中山任譚延闓 為湖南省長兼湘軍總司令,入湘討趙。8月11日,趙恒惕組織護憲軍與討趙軍相對抗。當時,譚延闓 的主力是湘西鎮守使蔡巨猷、寶慶鎮守使吳劍學、衡陽鎮守使謝國光以及張輝瓚 、陳嘉佑等部。趙恒惕的主力則是賀耀祖第一旅、唐生智第二旅、葉開鑫第一混成旅。而湘軍第一師宋鶴庚、第二師魯滌平,原為譚延闓 舊部,此時名中立,實則傾向譚延 闓 。8月25日,雙方開始在衡山一帶接戰,趙軍初有所勝。8月31日,魯滌平部團長朱耀華突然引譚軍自湘潭乘虛襲攻長沙,趙恒惕倉皇逃離長沙,遠走醴陵。賀耀祖、唐生智、葉開鑫等亦退至衡山以下至湘陽、湘江東岸一線。9月13日,趙恒惕在吳佩孚的援助下,又攻入長沙。中立軍魯滌平見狀,建議譚趙雙方議和,以圖抵製直軍入湘。之後,譚趙兩軍夾湘江兩岸相持四十餘日。此時,吳佩孚又令馬濟等率大軍入湘,於嶽州組織兩岸司令部,吳自任總司令,湖北督軍蕭耀南任副司令。10月中旬,趙恒惕在直軍後援下,大舉反攻。正在戰爭重起的時候,盤踞廣東東江的陳炯明叛軍又進犯廣州,形勢危急,孫中山急電譚延闓 回師救粵。於是,譚延闓 即將自己的舊將宋鶴庚、魯滌平、蔡巨猷、吳劍學、謝國光、陳嘉佑及一萬多湘軍帶入廣東,譚趙之戰,因而結束。此役,譚延 闓 雖然沒有在湖南立住腳,但總算也帶出了一支軍隊。有了軍隊就有了政治資本,憑借著這支湘軍,他被孫中山委為湘軍總司令兼大元帥大本營秘書長。入粵湘軍在討伐陳炯明等叛軍以及拱衛廣州革命政府的確起了重要的作用。1925年7月1日,在孫中山逝世後,廣州國民政府成立,駐粵各軍一律改編為國民革命軍,譚延 闓 的湘軍編為第二軍,譚延闓 任軍長,魯滌平任副軍長,嶽森任參謀長,***人李富春任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第二軍轄張輝瓚 、譚道源、戴嶽、陳嘉佑四個師。而程潛,則任第六軍軍長。
1926年兩軍都參加了北代戰爭。再說趙恒惕依附直係軍閥,對湖南實行***統治,遭到湖南各界人民的反對。1925年後,湖南的群眾運動,尤其是農***動蓬勃發展,人民希望打倒土豪劣紳,消滅北洋軍閥,但遭到趙恒惕的阻撓和鎮壓。趙恒惕的省長任期到1926年***時將屆滿,根據省憲法,省長由議會選舉,趙恒惕自知已失盡民心,難以再當選,但他又不想息影下台,於是修改了省憲法,規定省長可以連選連任,還想進一步把兵權、財權都抓到手中。趙恒惕的所為不僅激起湖南人民的憤慨,其部下唐生智等也加入反趙行列。1926年3月2日,長沙各界舉行示威遊行,要求省政府出兵討伐吳佩孚,並公推***人謝覺哉等四人向省政府請願。3月8日,唐生智令所部從宜章、郴州向衡山集結,並請趙恒惕到衡州檢閱,實際上是向趙示威。3月9日,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在長沙召開了各群眾團體參加的三***大會,並組成了湖南人民臨時委員會,組織全省人民起來驅趙。3月10日,唐生智兵分三路向北推進,迫進長沙。在民憤鼎沸和唐軍進逼的雙重攻擊之下,趙恒惕被迫任命唐生智為內務司長兼省務院長並代行省長職權。3月12日,趙恒惕離開了長沙,結束了他在湖南的五年統治。趙恒惕後來依附張作霖和蔣介石,1949年去台灣,1971年在台北病逝。將趙恒惕驅逐下台,是湖南軍民的勝利,當然,唐生智的作用最大。唐生智,字孟瀟,湖南安東人,18***出生。早年就讀湖南陸軍小學、湖南陸軍中學。1911年參加了辛亥革命。
1912年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步科。1914年畢業後入湘軍,曆任第二師第二旅旅長、第四師師長兼湖南善後督辦等。趙恒惕被驅逐後,唐生智代理湖南省長職務。此時,廣州國民政府即派陳銘樞、白崇禧與唐生智聯係,唐生智表示擁護三大政策,參加北伐。然而,湘軍其他將領未必都肯追隨唐生智服從廣州國民政府的領導,第一師師長賀耀祖、第三師師長葉開鑫就不服唐生智的指揮,唐生智不得不采取非常的行動。3月25日,就在唐生智正式宣布接任代理省長的當晚,唐生智舉行軍事會議,以促使湘改統一為由,扣留了第二師、第三師的主要將領,並下令解除第三師師長葉開鑫等人的職務。在這一形勢下,直係軍閥吳佩孚決定起兵驅唐。他直接任命葉開鑫為討賊聯軍湘軍總司令,賀耀祖為副司令以合作驅唐,把湖南完全納入其勢力範圍。於是,葉軍開赴汩羅與唐軍隔江對峙。4月27日,唐生智起兵討伐葉軍,唐葉之戰爆發。4月28日,葉軍鄒鵬振部攻占寶慶,並取道洪羅廟直趨衡州。同時,向常德、桃源移動,使唐軍陷開四麵受敵的地位。5月1日,唐軍退出長沙。次日,葉軍進入長沙。麵對這種形勢,廣州國民政府決定提前北伐,派出第四軍葉挺獨立團及第七軍第一旅進入湖南增援,揭開了北代戰爭的序幕。6月2日,廣州國民政府把唐生智部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唐生智任第八軍軍長兼北伐前敵總指揮、湖南省長。7月上旬,北伐軍到達湘境,唐軍分兵三路反攻湘鄉、寧鄉、湘潭,沿途農民配合作戰,北洋軍不戰而退,葉軍也無心戀戰。7月9日,唐軍占領湘潭,次日占領長沙。隨後,唐軍追至嶽陽,迫使賀耀祖部接受改編。葉開金部敗退至汩羅江北岸據守待援。7月14日,唐生智宣布廢除省憲法,解散省議會,湖南假自治的局麵告終。唐葉之戰為北伐軍大舉北伐,進占兩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趙恒惕被逐,唐生智崛起,使湘係又形成了譚延闓 、程潛、唐生智三大派,譚、程、唐三部分別被廣州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六、八軍,出師北伐。而譚、程、唐三人更在國民政府和國民革命軍中擔了重要的角色。譚延闓 追隨孫中山之後,曆任大元帥大本營內政部長、建設部長、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建國粵軍北伐代總司令、國民政府常委兼軍事委員會委員、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