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83)
一來,他是亂世豪傑。他有雷霆
手段。他屠徐州,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他悲天憫人,安邦定國。他說“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他募民屯田,唯才是舉;他招安了罵他是“閹豎遺醜”的
文人陳琳。他卻殺了文豪孔融及其全家;孫權勸
他稱帝,他說,這小子想把我放到火上烤。他又自況,天下若沒有孤家我,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所謂非常人物,非常史跡。想看清楚這樣的人物,難免掛一漏
萬。
二來,就好像對所有的曆史事件
和曆史人物的評論。逝者往矣,不舍晝
夜。而後來的各個時代各個人群,就從“過往”中取舍材料,放大或者縮小或者編輯某個側麵。以各取所需。例如不同的曆史時期曹操的形象各自不
同。
西晉繼承曹魏而一統天下。西晉
人修史,就以曹魏為正統。曹操在晉人的“三國
誌”裏基本上就是雄才偉略的正麵形象。而到了南朝和南宋這樣的偏安朝廷,曹操作為曾經北方的統治者被恨烏及屋,再加上儒學的正統思想日益強化,曹操日益衍
化成了舞台上的白臉形象。
到了現代,曹操的形象再次轉
變。這是因為毛主席喜歡曹操,而後曹操被翻案了麽?還是因為,“偏安”和儒學這兩個曆史上導致曹操變成白臉的條件不複存在了呢?
再說近來,人們對曹操越來越有好感。尤其是最近幾年的影視文藝作品中,人們津津樂得於宮廷政治的陰謀權術,利益得
失。這難道不是把浮躁時代的辦公室裏的職場鬥爭投影到三國的大時代中去呢?
總而言之,千百年下來,曹操的 形象雲蒸霞蔚。正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而曆史永不停息。那麽,且退一步。先不說曹操這樣的曆史人物。先整理一下我輩這樣的外行初讀曆史的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