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所有(250+)貨幣都有數字貨幣功能,也幾乎都有紙幣、硬幣形式。幾乎都以數字形式管理,即印錢不能增加貨幣量(因為 所印=所扣數字)。
自1971,每一貨幣必有央行,且僅有一個央行;無央行的“貨幣”(例如金、銀、比特幣等所有虛幣)都不是貨幣,故不能兌換,隻能買賣。
在多數國家(尤其西方國家),買賣要交稅,兌換則無稅。買賣與兌換所服從的法律法規也不同。
按媒體共識,美元的央行是美聯儲。
如此,美國的央行與中國央行大不同。
以中國央行為主的功能在美國由3機構執行:
1. 美聯儲(總行+12分行;不隸屬聯邦政府):
2. 財政部(隸屬聯邦政府;第一大部):
3. 國會兩院:
以上僅包含主要部分,並非麵麵俱到。
所列功能也並非僅屬於中國央行(也有黨中央、國務院、發改委的領導與介入)。
美聯儲誕生於1913年,由國會賦予上述(1-A、B、C)央行功能。之前則由財政部行使主要央行功能。
美聯儲是非盈利機構,所賺國債利息無條件上交財政部。所以財政部最希望的國債買主,是美聯儲。美聯儲每年上繳的經營收入大多在500億到1000億美元之間。
有近十國以美元為唯一法定貨幣,十幾國以美元與本幣共為法定貨幣(商品標雙價),幾十國允許美元在國內自由流通(有些更歡迎美元,即付美元可少付些,例如墨西哥;有些更歡迎本幣,即付美元要多付些,例如加拿大)。
FDIC 是美國存款保險機構。
FDIC在遇到每一起銀行倒閉事件時,並非象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去賠付,而是通過大數據分析,找到願意的買家們,再通過談判,確定最後買家。
這樣,買家賤買了銀行資產(撿了便宜),賣家得到了一部分還債資金(紓困),倒閉銀行的客戶毫無(或基本無)損失(哪怕存款額超過了法定賠付額),FDIC基本未動用其保險金(小額活動費除外)。
上麵提到的倒閉銀行的客戶,通常麵臨三大類狀況(取決於談判結果):
美國的法定賠付上限是(多數情況下)每人每銀行$25萬。由於FDIC的如上行動,超額部分依然相當安全。
保費高低取決於銀行的風險類別。大銀行通常在0.025%到0.09%之間。若有興趣細節,告知後提供。
人們通常提到的美元指數,是指傳統美元指數,符號有兩種:USDX 及 DYX。
該指數采取不變權重算法。自誕生之日至今,隻改變過權重一次,即在歐元誕生日。
其目前權重分配為:歐元57.6%、日元13.6%、英磅11.9%、加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
如今,按日均交易額計,歐元影響遠沒有那麽重,日元影響則已增高許多,其它四幣的影響早已大降,澳元已相當重要。
故該美元指數非常不科學,難以反映美元的價值變化。
西方許多專業人員或機構,通常用WSJ(華爾街日報)的美元指數(BUXX),因其由16種世界主流貨幣(包括離岸人民幣)按日均交易額動態調整權重,很科學,能準確反映美元價值變化。
貨幣順序(按交易額,總200%;幾年前數據):
美元(88%),歐元(32%),日元(22%),英鎊(12%),澳元(6%),人民幣CNH+CNY(4%),加元(4%),瑞郎(4%),…
美聯儲與財政部所印的紙幣(注意所有紙幣上除了注有美聯儲note外,還有財政部長及財政部司庫-treasurer簽字)不能增加一美分,因為美元(與多數貨幣一樣)是通過數據庫數字控製的。哪銀行獲得財政部/美聯儲給的紙幣,哪銀行的賬上就扣掉等額資金給美聯儲/財政部。所以印錢不影響錢數。
即印錢由銀行通過美聯儲提要求,由財政部(包括下屬的造幣廠)印。財政部數據庫確保印錢及回收舊紙幣不會多也不會少美元。
美元的絕大多數流通與存儲,是電子方式。由財政部數據庫管理。
即每筆電子交易都在此數據庫中留有記錄。但隻有超過限額(曾為一萬)的交易由軟件過濾出來,再由人工抽查有否問題。
例如每當收到支票,可用手機拍照存入任何銀行,卻不可能存入兩個銀行,因為財政部數據庫控製每筆電子美元的歸屬。
在美國,所有銀行定期或活期銀行帳戶其實都有兩個帳:
人民幣有兩種:
CNH誕生於2003年。
之前,為了節省進出口兩次兌換外匯的高額手續費,采取按人民幣記賬的方式。即出口時不收外匯但記賬,進口時不付外匯而扣賬。
假如此帳能直接兌換外幣就更方便,於是就在2003年創立了沒有增發機製的CNH。
CNH沒有紙幣,隻有電子數字形式。
由於CNH沒有增發(不會稀釋),且隻能來源於進出口或與硬通幣兌換,其可自由兌換性特別高,但還不能真正自由兌換,因為世界各銀行大都對CNH兌換設限。
設限原因是CNH尚未加入主流世界銀行間PvP安全結算係統,銀行怕手中滯留太多CNH換不出去而影響盈利。目前CNH隻加入了香港金管局的PvP係統,但該係統隻能在四種貨幣間PvP結算·(美元、歐元、港幣、CNH),且無資金高效方式,加上受法律法規的地區限製,目前CNH的PvP結算率因此僅約占10%左右。即CNH與完全可自由兌換尚有距離,瓶頸就是銀行間結算。
大家熟悉的CNY雖有幾百萬億規模,而CNH僅有約一萬億規模,但CNH的交易額卻是CNY的約3倍。大家通常看到報道說與俄羅斯、伊朗、英國等許多國家開展人民幣交易,大都指CNH。
順便提一下,銀行的外匯交易業務一定會導致銀行持有幣種的不平衡,銀行間每天需要兌換大筆外匯。打錢必有先後,先付錢方非常不安全(不知後付方會否變卦)。PvP 指雙方都先付錢給可信、有資質的結算機構,然後從其獲得另一幣種資金。
銀行間結算種類很多:除PvP外,(1)資金分央行資金(特別安全,前提是該銀行有所兌幣的央行帳戶;某央行負利率時也得賠本存錢央行)與普通資金;(2)有即時結算,前提是兩銀行在相近時區、且都簽署過相關協定;(3)有資金高效結算,即混合多幣種、多邊結算抵消大部分付款(因為銀行滯留資金用於結算是有代價的,哪怕結算隻用一、兩天);(4)有再通過更多中介機構的結算。
由於銀行間外匯結算牽涉大量法律法規問題,簽署協議並非易事。
通常,不參與PvP的貨幣(例如CNY),不可能是可自由兌換的。銀行兌換必定設限(甚至不兌換)。
境內(在岸)人民幣CNY是人工匯率機製(由央行定匯率)。
境外(離岸)人民幣CNH是市場匯率機製(交易決定瞬間匯率)。
但因人的心理作用,許多人借此套利交易,從而導致兩種人民幣的匯率形影不離、且互相影響。
順便提一下,匯率機製有3種:市場、人工、聯係(即與某幣硬掛鉤;例如港幣與美元)。
人民幣指數的符號為CNYX (美、歐、日、港、澳、加、英、俄、馬、韓; 按貿易額及GDP加權計算)。
新數字貨幣DCEP隻是境內(在岸)人民幣CNY 的另一種數字形式(故基本不能幫助人民幣國際化),且(央行正確選擇了)並未使用代價極高、效率極低的區塊鏈。
這裏,人民幣指CNY+CNH。以平均日交易額為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SDR(特別提款權;誕生於1969)的設計初衷,是取代美元成為世界最權威貨幣,但因違背人們的習慣與信心,幾十年來事與願違、一敗塗地。現在幾乎無人理睬。故不應認SDR為貨幣。
中國為使兩種人民幣加入SDR,曾向SDR提供了5億美元價值的3年期SDR貸款,年息為0.49%。
1971年前,金銀是貨幣。
此後就不再是貨幣,隻是商品。以後估計永遠如此。
金價是市場價(所有交易決定瞬間匯率),不是許多國內專家曾說的由四國的機構商量決定(若如此,怎麽解釋價格每秒多變?)。
以價格從高到低為序,鈀、金、鉑(白金)、銀 都是相當的貴金屬商品。
目前,世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黃金的本質(不是貨幣,工業用途少),盡管開采成本越來越高(因為安全越來越重要),金價不可能暴漲。目前黃金的開采成本大都在每盎司千美元以下。
黃金也不是真的避險資產,因為金價的波動並不小,且漲跌難以預料,長期也難以高漲。許多專家認為股漲金跌、股跌金漲,發現不對頭就說世界亂了、規律破了。其實是誤解了規律。
在金融領域,Bank 大多可譯為銀行,但有許多例外。例如,我工作的分公司,曾稱為CLS Bank International,但其不是銀行,隻是一金融公司。
銀行大約可分為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及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
2008前,世界最大的投資銀行大都集中於美國。有趣的是,世界最大一批投行的名稱大都由兩個猶太姓組成。據報道,世界最大的投行依次為:Goldman Sachs (高盛),Morgan Stanley (摩根斯坦利), Merrill Lynch (美林),Lehman Brothers (雷曼;由Lehman家的老二、老三兄弟倆創立,老大當時已去世), Bear Stearns (貝爾斯登),Charles Schwab, …。
大投行雖然規模很大(許多比大商業銀行更大),卻無轉移美元資金歸屬(money movement)的功能,因為財政部與美聯儲規定,隻有商業銀行有此功能。於是,每個投行必須掛鉤一個或更多商業銀行來完成結算。例如,雷曼掛鉤紐約銀行。
2008金融危機後,監管機構規定:所有美國投行都不允許單獨存在,必須與商業銀行共存。於是,高盛與摩根斯坦利都加了商業銀行功能,其它投行都與大銀行合並。
華爾街(Wall Street,牆街)一詞來源於如下曆史:
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占領了如今的紐約曼哈頓下城的南部。由於經常與周邊的英國殖民者發生衝突,於是在1652年建了一座厚實堅固的城牆,攔腰切斷曼哈頓下城。這樣與沿海、沿河的炮台及軍艦一起,圍起了英國勢力範圍內的荷蘭人聚居區。
後來,荷、英矛盾化解,大家和平共處。這城牆就變得多餘,且不方便交通。
於是,拆了城牆,在城牆中線修了條路,名為Wall Street(牆街 或 華爾街)。路兩邊開始蓋房。
1903年,一座特殊的房子(紐約證卷交易所)完成了,為了方便股票等證卷交易,隨後世界各大金融公司接踵而至。漸漸華爾街就成了世界金融中心。那時,“華爾街”一詞指華爾街上的所有金融公司。
隨著電話、互聯網的普及。金融公司呆在華爾街慢慢失去意義,於是逐漸離開了華爾街。
於是,“華爾街”一詞現在指在美國有分部的所有世界頂級金融公司的總和(而非僅限於美國公司)。
例如,“華爾街”包括 德意誌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匯豐銀行、巴黎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野村證卷 等許多非美國頂級金融公司。
通脹主要來源於兩個因素:
美元的幾個通脹曆史數據:
經濟學家共認的最佳通脹率是年均2%。
可以看出,美元通脹始終在可控範圍。
量化寬鬆一詞泛指貨幣增加。
以美國為例。
美國已幾十年未直接增發美元了。近幾十年,世界美元的增量就是美國國債的增量,因為國債就是M2(M0指直接可用貨幣,例如紙幣;M1加較易轉為M0者,例如活期存款;M2再加較間接資產,例如定期存款、國債、公司債;M越往後的資產越難直接使用)之一。
美國聯邦政府出現財政赤字時,大都通過財政部發行國債借錢補上。當世界的美債購買力(包括個人、機構、國家、…)不足時,由資金雄厚的美聯儲購買。媒體總喜歡捕捉美聯儲的購買量,並稱之為QE(量化寬鬆);但從不告知有多少國債到期(還錢)。財政部一邊借一邊還,不明真相的專家們稀裏糊塗把借的錢加起來,卻從不扣除還的錢。造成大量輿論烏龍。
財政赤字(有月、季、年之分)指支出高於收入部分。
收入主要是各類稅收,支出則範圍廣泛。
幾乎所有財政赤字都必須立刻借錢(主要靠國債)補上(借錢不算收入)。
聯邦政府一方麵通過發行高信譽低息國債借進錢,另一方麵借出錢(例如低信譽高息的 學生貸款及房貸)。所以多次在人們認為赤字該很高時其實不高(因為人們忽略了借出部分)。
2008年,媒體報道財政部向各金融公司Bail out,中文媒體大都譯為“救助“、“注資”,然後廣泛解讀為白給。於是國內輿論都說災難來了美國政府用納稅人的錢隻救資本家,卻不救窮人。
其實,?2008(及所有)的救助是市場行為。
是財政部用國債借來的錢加稅收參與高風險市場,以極高回報率投資別人不敢投的風險極高的美國各大金融公司及車企。結果賭贏了,大獲全勝。幾年後,除了兩房及車企,幾乎全都還清了財政部的高息貸款(注資)。財政部也逐漸在高價賣掉了幾乎所有作為注資條件所獲股票。
既救活了這麽多對世界舉足輕重的金融公司,也為美國納稅人賺到了天量資金,支持了較低稅係統。
例如對世界最大保險公司AIG的救助,是以財政部獲得AIG 87%的股份為前提,以11%年利率的1820億美元貸款(假如貸款不還清,所有高管的收入受限,以迫使早還)來緩解AIG的流動資金短缺。後來貸款較快還了,財政部賺了230億利息,且賣其股票於高價位。這就是典型的市場操作。
順便提一下,各保險公司一般不敢獨自承擔賠付責任,通常向更大的保險公司買保險保自己或自己的保險產品,稱為再保險。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所承擔的是全球許多保險公司的多重再保險責任。一旦垮掉,全球大批保險公司就很難活下去。所以,救活了AIG,相當於救了全球許多保險公司。
再插一故事:據前AIG內部知情者透露,AIG曾與財政部簽署了利息遠超20%的大筆貸款(注資)。司法部知道後,起訴財政部違反了在相關條件下不得超過20%的反高利貸法。結果財政部敗訴。
拖了一段時間後,財政部全麵注資各受災金融機構。有了橫向比較,注資利息就降到了11%。
至於股票先決條件,當時AIG的股價已經非常低,對於AIG的損失也就不那麽刺眼。
迄今未見一國內專家談 歐、日負利率 靠譜。
多數國家央行利率與銀行利率並無直接聯係(銀行自定利率),僅有一定誘導力。
其實負利率僅限於央行及債卷。銀行幾乎沒有。原因如下:
1. 因許多銀行不得不存錢於央行以PvP安全結算外匯交易,哪怕倒付息。
2. 若負利率債卷所係貨幣有升值預期,則依然有增值吸引力。
3. 假如銀行有本幣負利率存款,則本國無人問津。
SWIFT 是1973 在歐洲創立的全球金融/財經 信息傳遞係統。
因其極高的可靠性(A. 基本不出錯;B. 過去二十幾年僅停一天)、安全性(信息幾乎未被篡改或泄漏)而得到廣泛信任,於是銀行、央行逐漸敢用之於國際電子支付(國內許多人誤以為其僅有支付功能,其實支付隻是其極小的一類功能)。
因為美元是世界最流行貨幣,SWIFT當然必須服從美國財政部與美聯儲的監管。於是許多人居然幼稚地提出新建一國際支付係統以避免美國的介入,這無異於癡人說夢(幾乎誰也繞不開美元)。
世界大多數央行目前都用SWIFT支付央行屬性的本幣,但有例外:
?說SWIFT是美國控製,確實有些荒唐,明明是歐洲的係統,總部在布魯賽爾。隻是美元一家獨大,全球重要金融機構都配合美國而已。
Bankruptcy = 債務違約
譯Bankruptcy為‘破產’或‘倒閉’確實不當。
美國的Bankruptcy法有十幾章:
1-第11章(占絕大多數案例): 債務部分違約,大多進行債務重組(部分賴債)後,公司有條件運行。
--多數經第11章重組後浴火重生,如世界曾經最大航空公司Continental。又如,特朗普曾第11章6次。
--少數經挽救無效,最終死亡。如雷曼2008並未倒閉,而是第11章,直到2012-3-5倒閉。
2-第7章: 公司因債務違約關門。此類譯為‘破產’或‘倒閉’很恰當。
3-第12章:農業;第13章:賠3年;第9章(罕見, 基本棄用);……。
4-公司正常關門(無違約;也不稱為Bankruptcy) 。
有人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這不對。股市從來就不是經濟的晴雨表,隻是經濟的一個次要方麵。驅動股市的最重要因素經常是股市的資金池(而非基本麵)。
經濟不能僅用GDP衡量,否則大規模發行國債就能輕易大幅增加GDP,例如裏根時期的虛假經濟繁榮。
經濟更不能用股指衡量。
美國經濟較科學的衡量標準(按重要順序)如下:
1. GDP
2. 失業率(低好,但不宜太低)及勞動參與率(高好)
3. 財政赤字(低好)及國債額(低好)
4. 通脹率(PCE)及CPI、PPI、… (離2%越近越好)
5. 各金融指數(例如S&P500、股市恐慌指數、…)
6. 環保各指數
7. 其它各業指數(例如消費者信心指數)
前麵大多介紹知識與事實,這裏插入較多與眾不同的觀點。
?1985年,日本經濟高速發展,首相?中曾根康弘卻預感到未來的危機,派外相 竹下登 (後任首相)赴美遊說裏根總統及國會,最終撮合廣場協議。該協議使日元、馬克、英磅、法郎 兌美元大幅升值,使這幾國的總財富迅速暴增。於是本已極富的日本大規模購買海外資產,富上加富,迎來了日本前所未有的最繁榮時代。即日本是廣場協議的最大受益國。沒有廣場協議,日元不可能躋身世界三大幣(目前,美元、歐元、日元之間的交易額超過所有交易額之半)。
不幸的是,那時幾乎全體日本人都誤以為日本的房價能夠持續高速增長,而不惜高利借貸拚命買房,完全忽視了近90%的城市化率。
5年後,房價泡沫破裂,銀行壞帳二十年揮之不去。
該泡沫其實與廣場協議並無多少關聯。指責協議危害日本是沒有道理的。且協議是日本主導,而非美國主導。
我認為,日本的這次大災難,主要源於絕大多數日本人民對日本房價趨勢的嚴重誤判。
1929前,世界股市(尤其美國股市)均價突飛猛進,許多股民甚至認為多數股票會持續暴漲。1929年,開始有清醒者獲利回吐、鎖住收益。這一來,多米諾骨牌效應發生了。幾乎所有股票暴跌,進而導致世界範圍的大蕭條、大失業、大饑荒,時間長達十多年。
我認為,大蕭條主要源於世界股民對股市規律的嚴重誤判。
2000前,美國大批互聯網公司蓬勃發展、股價飆升(升幾十倍是家常便飯)。互聯網公司拚命招人,許多人拚命幹活。股民也大都在各互聯網公司依然巨額虧損時,不顧奇高的PE(本益比),拚命買進股票,誤以為各網公司能夠迅速賺大錢。
插曲:那時我同時獨立做 索尼(Sony)、輝瑞(Pfizer)、埃克森(Exxon)的網上軟件,還帶一7人小組做JVC、Revlon 等著名公司的網上軟件。忙得不亦樂乎。
到了2000後半年,當時許多公眾追捧的公司之平均PE已達瘋狂的170。這時有人開始清醒,多米諾骨牌再次發生,最終導致美國股市大崩盤,代表互聯網風潮的NASDAQ 指數迅速跌到1/3以下。這次股災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世界經濟。
一年以後,911發生。尚未醫治的創傷再撒鹽,導致美國經濟幾年都難恢複。許多專家就誤以為那幾年的經濟衰退主要因為911。
我認為,本次災難主要源於絕大多數(美國及世界的)股民嚴重迷信互聯網的賺錢效率。
2008前,美國房價全麵飆升。絕大多數美國人都堅信美國房價會持續快速上升,完全忽略了美國是基本完成城市化的國家。
於是,放貸者膽子越來越大,對貸款者的要求越來越低。
另方麵,再窮的人也敢高息貸款買房,因為買後轉賣就能賺一筆。這類不合格房貸被稱為 次貸(次級房貸)。
金融機構看準此機會,推出房貸打包金融衍生品,以方便小資金投資(尤其次貸)。
有此美國房價快漲預期,各公司(無論何為主業)也都擠出盡可能多的錢、甚至盡量借錢投資房貸(尤其次貸)。這些瘋狂的個人與公司,並不限於美國,而是遍及全球(中國因為相對金融封閉,難以介入,故國內基本不受影響,也大都不太清楚次貸危機的細節)。
2008年,此類全球瘋狂難以為繼,使美國房價轉向。該轉向迫使大批次貸違約。違約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連帶幾乎所有的世界金融公司(中國等金融封閉國家例外)陷入流動資金短缺災難。此災難史稱 ‘次貸危機’ 或‘2008金融海嘯‘ 等。
許多人將此災歸因於華爾街的貪婪,歸因於房貸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好比做股票虧本賴股票的發明,其實並無足夠道理。
我認為,本次災難主要源於世界絕大多數介入者嚴重誤判美國的房價趨勢。他們的集體行為是主因。
大家通常堅信:經濟有周期,股市有周期,甚至一切社會活動有周期。並稱鋼鐵、煤炭、水泥、有色 等資源相關股票為周期股。
據我近40年的研究及統計,我認為上述周期其實並不存在,至多勉強相仿。
有人會說:這些周期都是非常粗略的,不是數學意義的周期。
也有人說:由於多種周期交織,總體不像周期。
顯然,數學定義的周期肯定不存在於經濟、金融、及一切社會活動。故不贅述。
那麽,近似周期是否存在呢?
任何統計結果都顯示:所謂的周期,其實時間跨度都不同,且不同峰值(或穀值)之間差別巨大。即難以近似。
有人說:經濟有十年周期。例如1988,1998,2008都出現了經濟衰退。
即使這麽小的樣本(3個)所構成的“周期“也非常勉強。因為1988屬於小事件,1998是亞洲的局部事件,為什麽不計2000的世界大事件?
此外,澳大利亞連續二十幾年經濟繁榮,日本連續二十幾年經濟低迷,怎麽解釋?
再則,30多年前,我做過許多實驗,努力尋找到許多無周期、但有慣性、有波動的隨機數據(例如分子的布朗運動軌跡;其它更有說服力的例子因為專業性太強而免),並把它們故意當成周期數據來擬合、插值、解釋。發現它們的“周期性”一點不弱於任何經濟周期,股市周期。
既然有慣性的波動隨機數據也很像粗略的周期數據,為什麽應該相信經濟有周期,股市有周期、… 呢?
其實,經濟有周期,股市有周期、…等理論,並無過硬的證明。
這項研究,我始於三十幾年前。
基於任何數據的任何預測方法,都要求數據具有較少的隨機性。
就數學而言,函數的光滑度越高,外插(預測)越準確。
在現實中,二階導數處處連續就足夠光滑,哪怕一階導數處處連續也很好。
假如拿來一堆有慣性的波動隨機數據,方法再好,預測也100%無效。
對於非行業龍頭個股,其隨機因素非常多,用K線預測的有效性就極低。
對於行業龍頭個股,有一定的行業代表性,即有一定的大數規律,K線預測的有效性略高些。
對於ETF或基金,因為大數定律,隨機性低許多,K線預測的有效性就較高(但依然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