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創普在搞貿易戰,我翻閱了Henry Hazlitt的《Economics in One Lesson》。這本書首版於1946年,我讀的是米塞斯研究所2008版。下麵鏈接可以免費下載
http://library.mises.org/books/Henry%20Hazlitt/Economics%20in%20One%20Lesson.pdf
赫茲利特(1894--1993)是一位記者、自由撰稿人,服務於《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新聞周刊》等媒體。同時他也是一位奧地利經濟學派裏比較偏無政府主義的民科,。說民科是因為他看起來沒受過正規經濟學教育,在紐約城市學院讀過,後來家境困難而輟學。裏根總統曾高度評價他的智慧,和哈耶克、弗裏德曼等一起誇的,這兩位都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
書開篇就提出,“The art of economics consists in looking not merely at the immediate but at the longer effects of any act or policy; it consists in trac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at policy not merely for one group but for all groups.”
的確,經濟政策製定者不能隻從表麵看問題,而需要有長遠眼光和通盤考慮。
此書有24章,分得比較碎。我根據自己的理解把此書分成幾個主題,下麵序號是我編的。
1. 左進右出
他舉了個例子,有人家窗子被砸破,花50塊換玻璃。從表麵上看修窗匠增加了GDP,但是社會整體財富沒有增加。本來這50塊也許可以買衣服,修窗匠多了生意,而裁縫少了生意。
類似的例子書中還有很多,比如二戰歐洲打爛了,戰後重建建築相關行業都很興旺,難道戰爭促進了生意?赫老指出,如果沒戰爭,本來那些資金、技術、人力等都可以用來製造消費品,比如汽車、電視、冰箱等。
他承認某些政府公共事業是必須的,比如警察、交通等,但是也有很多東西是不必要的浪費。比如政府花錢建廉租房或經濟適用,一方麵提供很多就業機會,另一方麵窮人有房子住了,GDP也上去了。但是政府做事要花公家的錢,納稅人本來可以把錢花到別的地方,一樣增加GDP。這裏赫老沒說如果政府不建房,那些窮人該住到哪裏去。
美國早年間農民比較貧苦,有些人買不起地或者農用設備,政府就推出低息貸款幫他們。赫老指出,其實私營銀行貸款更有效率,可以篩選出能幹的農民。因為經營不善的農民還不起貸款,銀行可能就被拖垮了。剩下的銀行家都是人精,嗅覺靈敏。政府貸款自然是納稅人的錢,而稅對於右派是萬惡的。
2. 就業率
工業革命時代,很多人認為機械化會導致失業、貧窮。赫老舉例,1760年英國有近八千織布工人;27年後織布機廣泛應用,織布工人數量增加到32萬。
19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很多人認為機器造成生產過剩,從而導致經濟危機。赫老指出,如果把紐約到芝加哥的鐵路運輸換成人力背著運送,全體美國人都會有工作,但是人們會那麽幹嗎?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某年年報裏也提到一個鐵路工人數量增長的例子,說明機械化未必會導致失業。
機器需要人造,這也是工作機會。資本家搞機械化肯定是有利可圖,多賺的錢可以用於其它用途。產品價格下降,消費者省的錢也可以用在別處,這些也都是工作機會。
有些人認為社會總的工作量是守恒的,要平均分配工作,兩個人的活勻給三個人幹,免得第三個人失業。赫老指出,這樣搞效率低,公司破產的話失業的人更多。二戰後很多軍人需要退伍,政府擔心他們找不到工作,寧肯晚點再解散他們。赫老說不要太擔心就業率,原始社會還零失業呢,要不要大家都回去?
3. 國際貿易
1776年,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闡述了自由貿易的理念。赫老提到當時英美之間的貿易戰,比如降低英國毛衣的關稅,英國毛衣湧入美國,看上去美國製衣工人會失業。但是消費者省了錢可以用在其它地方,英國人賺錢後也要買美國產品,否則美元砸手裏了。關稅壁壘其實隻是行業保護,本質上並沒有增加就業;小團體利益得到保障,社會整體並沒有獲利。一方麵用飛機、輪船、火車提高運輸效率,另一方麵加關稅,這是精神分裂。
推動關稅壁壘的是出口導向理念,出口賺錢,進口花錢。但是長期看,貿易應該是平衡的,賺了錢總要花吧,要不為啥要賺錢。此書是二戰後寫的,沒考慮到後麵發生的事情。1970年代美國廢除金本位,之後逆差輸出了大量美元。世界人民攥著這些美元當貨幣儲備,給美國帶來了一項利益--鑄幣稅。
就貿易戰而言,創普不是一名合格的共和黨員,因為右派都應該支持資本流動。實際他這輩子已經左右搖擺了好幾次,怪不得共和黨建製派不帶他玩兒。
赫老不欣賞馬歇爾計劃,美國政府低息貸款給歐洲,鼓勵歐洲買美國產品,認為這樣在幫助歐洲的同時也推動了美國人就業。他指出,美國納稅人的錢本來可以花在對美國人更有意義的地方,貸款給歐洲甚至可能是肉包子打狗。中國的一帶一路也類似啊,隻算經濟賬可能是不劃算,但是赫老沒有考慮政治賬。
4. 物價平衡
1929年經濟危機時,農產品價格大跌,工業產品不太跌。有人就呼籲政府應該強製對等價格(parity price),這詞兒我不確定是否翻譯為對等價格。意思就是農產品和工業產品的價格大致有個比例,比例失調了農民就受到傷害,所以政府應該調高農產品價格,恢複那比例。但是什麽才是正常的比例?那些人怎麽知道危機之前的比例是正常的?說不定危機之後的比例才是正常的。
類似地,當某些商品價格飛漲時,有人就呼籲政府壓製價格,不然農民買不起了。赫老認為,那些投機者其實就在平抑物價,他們比政府更有效率。
戰時政府定價有一定道理,和平時期還這麽搞就不妥。因為低定價會吸引消費者推動需求,利潤低了生產少供應也就少,最終導致短缺。短缺時政府就限量供應,這是需求側的措施。我小時候什麽都要票,糧票肉票布票,這就是限量供應。
保守經濟學家都認為,政府不該管閑事兒,價格由供需關係確定就好。
5. 工資
赫老提出工資也是一種價格,政府限定最低工資也是一種人為定價,沒用。定最低工資,雇主覺得不劃算就會少雇人。原來有些人隻是工資少,這下可能失業了,政府海的救濟他們。合理的辦法是通過教育培訓,提高工人的生產效率,他們的工資自然就上去了。我覺得這裏有點理想化了,在培訓成功之前,這些人如果工資低得不能生存怎麽辦?何不食肉糜。
此書認為,工資應該由生產效率決定,工會不該幹涉。赫老也承認,個人沒有談判能力,信息不對稱。比如一個資本家雇100人,這資本家擁有的信息遠超每個工人。一個工人不幹了資本家隻失去百分之一勞動力,而這工人可能全家都沒飯吃了。工會則有談判能力,但是工會要價太高,資本家公司可能開不下去,也會導致失業。即使工會得以提高工資,那部分可能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消費減少,產量降低,還是會有失業。
1920年美國有169萬鐵路工人,平均工資66美分。到1938年隻剩下70萬,為啥呢?赫老認為是因為工會把工資搞到了74美分。
我認為赫老屁股完全歪到了資本家那邊,為啥不能認為是資本家分到的份額太多呢?按同樣的邏輯,資本家賺太多,成本太高,消費減少,產量降低,也會有失業啊。
到底工資多少才合適呢,左派認為應該多到能買回工人造的產品。這是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竊以為不合適,資本家畢竟出錢買了工廠設備,不可能對產品沒任何貢獻。
赫老指出,企業經營本身也有風險,資本家多賺點是應該的。
6. 金融
有些人認為相比增稅,通貨膨脹是比較溫和的手段,印錢可以刺激經濟,先富帶動後富,攜手奔小康。但是赫老指出,先拿到錢的從通脹中收益,因為那時物價還沒漲起來。後拿到錢的受損失,之前物價先漲了。
赫老還指出,儲蓄是間接消費或投資,銀行把錢貸出去也會促進經濟發展。人為壓低利率,以求刺激消費,並不可取。長時間壓低會扭曲經濟。
近十年以來的全球央行的所謂量化寬鬆,就是走在錯誤的道路上。希望他們能夠懸崖勒馬,勿謂言之不預。
這本書清晰地闡述了保守派的經濟理念,是一本較好的科普讀物。赫老的英語比起同時代的老人並不算出色,經常車軲轆話翻來覆去地說,瑕不掩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