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5 (1)
2017 (1)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幾天在默山的博客裏看到老子的這句話,特別認同,特別佩服!
這話據我理解,大概的意思是:假若不能遵循天道了,就隻好以德服人,而連德都做不到的人,就隻好以仁慈來行事。如果連仁慈都做不到,那麽還可以講義氣。而連義都行不出的人,就隻好求助於禮。但是這個禮,卻是缺乏忠信,作亂的開端。
老子的這句話,實在是精辟!多一字,少一字,都不可。這樣簡短的一句,卻道出了人類社會行為的層次,實在是讓我太敬仰了。
道,很難給下定義,因為它太玄妙了。所以有的人說道就是無,虛無,沒有,而且也無法形容。可是,我覺得道並不是沒有,而是先萬物之前就存在的至高的法則。它是我們人難以測度的,所以我索性叫它天道好了。天道無時無刻不在,行於宇宙間,所有的事物發展,都遵循著它。就像清風流水,永遠不會重複,又永遠按它運行。
德,不同於我們現在所講的道德。我覺得,它講的是天地之德,也就是按照天地的自然規律而取舍。既然取舍,就有取有舍。然而,這個取舍的準則,卻不是凡人容易掌握的。就像沒有人參與的物競天擇,遵循的是自然規律。大概對於人類社會,就是以公眾利益為前提的取舍。
仁,就是仁慈仁愛。不論對方好壞,均取慈悲為懷的態度。做到仁,要比德容易得多,因為不須取舍,也就不用判斷對錯,承擔風險責任。當然這濫好人也不是那麽容易做的,遇到利益衝突的時候,也是一籌莫展。
義,就把標準降得更低。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跟我關係更近,我就支持你。但是你要是跟我沒關係,那我就保不齊怎樣對你了。你要是得罪了我的親戚朋友,不管對錯我也有可能傷害到你。而且這樣的人們往往把義字洋洋自得地標榜著,分外理直氣壯。
到了禮,就更不用動腦筋想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順序都排好了,甭管他們為人怎樣,對你如何,你都要按照禮教來行事,不容違背。人類社會到了用禮教來約束行為的時候,就到了最虛偽最扭曲的境地。因為一切已經不能從本心出發,做的都是表麵文章。大家都虛偽地掩蓋自己的想法,打著禮的旗號對忠心誠信淡漠起來,那麽就為混亂不堪的局麵埋下了種子。
這一層一層的境界,老子兩千四百多年前都清楚地指明了。隻是我們人,還是免不了天天在自己的層次中掙紮。
很同意你的道和德不可刻意追求的觀點。
反之,如果人們開始刻意追求仁,義,禮,或任何其他的東西,則他們就一定會喪失對道,德的遵循。
所以我才希望自己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這隻是一種心態或狀態,讓自己更有機會順應自然,接近道和德而已,並不是終極的目的。
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一求,便會落入主觀評判的坑裏;而如果沒有體會的概念,德的存在對於人還能有什麽意義呢?所以說求是偽,悟是真。所以,我認為隻有體會、並且體會到了,才能感受到德的大概本然。就如那吹的泡泡一樣,看著怎麽欣賞都行,就是不能捅,一捅準破。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不在於求,一求,就不妙了。而禮、義等下德之末,便是需要求的。這是很不同的:)。
孔子說德,是從中庸說起。他在《論語》裏對中庸做過一次性描述,說中庸便是至德。而至德呢,論語又以周文王為例、認為是(極大的)成功者的美德。也就是說,所謂至德,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個是極大成者、例如君王,一個是美德,也即孟子說的內聖外王。二者缺一,都不能成就至德。
這裏就涉及一個概念,什麽是美德。說實話,這是一個無法定義的東西,雖時代不同,理解也不同。甚至孔子講得東西,俺都能找出一些例子,說明我不能完全接受他是隻講美德,專重美德的。
所以說,越是等而下之的具體的東西,有時候也是越難評判的。反而至德倒好講了許多。
以上所說,就算是從孔子角度的一個參考吧。
我個人最喜歡老子對德的描述。他講德是道之顯。也就是說,德,也不是人所能去主觀憑判的東西。也就是說,世上有一種獨立於個人主觀價值標準的德,它是由道決定的,而不是由人評判的。而人如果能識它,能見它,能追隨它,就算是有至德了。
而老子描述的這個德,俺認為比道容易感悟。在我的“反者道之動”係列裏,講了一個山峰的例子,其實,人坐到山峰之巔的體悟,那其實是可感知卻不可名言的德的境界。
或許可以用技巧從另一角度說明,老子講了“反者道之動”。那麽人的每一個“反”,俺以為都不是德的體現。“反”是道動,而道所居的位置,一定不是它所動的任何一個方向,一定是在各種反的中間的位置,那也就是中道,而道之顯,也一定是在那裏。
也就是說,當人能悟到反與不反的等同性,從而能夠居中、不是偏頗,俺想那就是有一定的道德了。
俺以上純粹是討論,沒做任何案頭工作,或許有很多不妥的地方,也僅做共享而已啊。從這些話裏,寒枝也能看出我很多地方是跟你的理解一樣的,包括道,我都不能說我能跟寒枝有什麽不同。但俺依然不敢說我理解了多少,一樣是一塌的糊塗啊,嗬嗬。
晚安。。
白林過獎了。
雖然真人不露相,但是不露相的不一定都是真人:)比如我,是沒有相可露:(
謝謝默山這麽客氣的評論!其實這篇是我隨性瞎寫的,論嚴謹自然跟研究道德經的學者們不能比。我本來也沒有太試圖形容道,因為它太玄妙了。經過默山這樣一講,我覺得理解更深了一層。
我所最心虛的,要數對德的一段。不知默山有何高見?
不過俺既然終於進來了,以後,俺一定常過來玩,謝謝邀請啊:))
我就用寒枝文章裏的一個字來評我讀此文的感受吧,那就是用這個“道”字。
道,是老子所講的這幾個層次中最高的一層,也是最不可講的一層。舉個例子,按道理,《道德經》本是源於《易經》的,然而這兩本經書裏麵對道的詮釋卻全然不同,而且看上去竟像是相反的。比如,在老子看來,天地間隻有萬物,而道是不可見的。但在易經裏,天地間卻是除了道,什麽也沒有。
我曾細想過這個問題,其實,二者並不矛盾,隻是二者立足於不同角度和層次。易經是以 道 理 萬 物,而老子是講道本身。
再講寒枝此文。我不能說寒枝寫的在我看來都非常到位。但我會給予十足的喝彩。為什麽呢?要知道,“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因此說道終級的至理,一定是語言所不能描述的,因此任何用語言描述出來的東西,對於道這樣一種完美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會有缺陷。
而如果不說道,讓我說其它的如仁、義、禮等,那寒枝已看到了,老子對它們已經定了位,那是等而下之的東西。所以我覺得不需更進一步的討論,寒枝所言,已很到位。
所以,我之所以不留言評論,就是因為我們在交流與思考、討論的過程中,雖然不能達到一個最終的目的地,但已經達到了讓我們感悟人生的目的,而這,也才是我們在所當盡情享受的。我已經很開心了,並已認為足夠:)
不必一個結論,因沒人能給出正確的結論;無需一個終點,過程已經足夠。
這就是我的未言之言呐:)
你以後來習慣了就好了——如果你有興趣的話……
歡迎常來玩兒!
您這布局也太忽悠人啦,真品放這,卻在正堂放了個不準留言的複製品當壁畫。也怪我眼神不好,卻把壁畫看成了門簾,直接就撞上去了。。。
原來那是個影壁牆,繞了一圈兒,都在這呢。
我留言了,嘿嘿。
這園子逛的我,下回得帶GPS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