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嫁接》有感
(2007-04-23 12:31:43)
下一個
前一段時間一直在跟讀《嫁接》,後來又跟讀大家有關的討論。程程和默山的小說,用優美流暢的文筆,非常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尤其是蔚然這個人物,我可以想象出她的原型。而大家的討論,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熱度。
大致上,有這麽幾種觀點:
A. 蔚然遇人不淑。她是完全奉獻自己的好妻子,對婚姻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無可指摘。她婚姻的破裂,主要是由於夏禾的無恥,或柳絮兒的橫刀奪愛。
B. 蔚然百無一用,不知感恩,把夏禾逼出了家庭。
C. 蔚然和夏禾各有一半錯誤,他們共同導致了家庭的破裂,應該各負一半的責任。
我的觀點略有不同:
他們婚姻的破裂,是夏禾背信棄義的直接結果。無論在婚姻裏麵多麽苦惱,他都不應該在不做努力的情況下,拋開自己的家庭孩子,就那麽冷酷無情地甩手而去。他的心理是如此的自私陰暗,他對自己的無恥行為是如此的理直氣壯,讓人讀了之後不寒而栗。但是我要說,現實生活中的確有這樣的人存在。我自己就見過一個這樣的。
然而蔚然自己落到了這樣一個被動的局麵,確是要自己負責任的。就算夏禾再優秀再有責任心,她也不應該在美國就這樣迷失了自己。這與愛得多深,有沒有奉獻精神沒有關係。這跟一個人對自我人生的要求和期許有關。如果蔚然的丈夫是一個通情達理熱愛家庭的人,他是會想辦法慢慢使兩個人過得和諧的。
其實我自己在婚姻的頭幾年裏也是與蔚然有類似的誤區的,總覺得丈夫應該是自己乃至整個家庭快樂的源泉,而自己隻需要跟隨就行了。殊不知,這樣的要求與期許是非常不公平不健康的。幾年下來,才慢慢領悟到隻有自己才能提供自己的快樂,不管在精神上,還是在經濟上,都要以一個獨立的人的姿態,存在於婚姻和愛情之中,才能保持感情的新鮮持久。我們的快樂和精神寄托,不能依靠別人的供應。即使對方既高尚又有能力,又願意負擔我們的感情,這種關係也是扭曲的暫時的——至少對我而言。
突然想到了舒婷的《致橡樹》,發覺現在對這首詩有了更深的理解。年幼時隻是喜歡其文字的優美罷了,而今卻深深為其愛情的境界所折服。
致橡樹
作者:舒婷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
也不隻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歎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藹、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裏: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或者:其實終身相依。
尤其喜歡這兩句:)
是啊,我現在也基本上不再有什麽要求,做到隨遇而安了。反而發現他會心血來潮地製造點兒驚喜。大概人在沒有壓力的時候更有心情些吧!
五一你放假幾天啊?有沒有到哪裏去玩兒?
成長是痛苦的,卻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