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一榔頭西一棒

(2011-12-01 14:54:01) 下一個


“東一榔頭西一棒”,是我老家的一句土話,確切的意思到底是什麽?我也說不太清楚,按小學生解釋詞語的習慣說,就是形容說話做事雜亂無章。今天,我的思維就有些廣,好好的在東邊,毫無征兆地飛向了西邊,突然,又會莫名其妙的回到東邊。

我需要打印一張大大的
Poster,以備下星期用,辦公室秘書休假,隻能自己出去打印。以前從沒自己去打印過,所以也不知道價錢,到了Staples,被告知,regular的是80多,有照片效果的是90多,我想反正就差10多元錢,又是公家出,90多吧。

在那裏等的時候,突然想起好久沒出去照相了,是不是有點冷落了我的相機?對相機,確實有點虧待她。買來那麽久了,把她帶到這裏,帶到那裏,可到現在,說明書都沒好好的讀過,她的一些功能,我還從來沒用過,這叫什麽?埋沒機才啊!經常喜歡看別人的攝影作品,那些靠攝影吃飯的,就不去說了。有些博友貼出來的,很好啊!知道自己拍不出來,可還是不求上進,這裏捏捏,那裏拍拍,開心得很。是不是有點不可救藥呢?

記得前不久一位熟人想買相機,向我谘詢,我趕緊老實坦白,不要來問我,我不知道。當我告訴她,我想偷懶,想找機會從高手那裏直接學,而不是從書本上學時,這位教育學博士帶著讚揚的口吻說:“做得好!”原來,從理論上說,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她為我的懶惰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理論依據。其實,我心裏也清楚,向高手親自學的機會少之又少,最根本的,是我沒把攝影當一件事做,而是把它當一種玩的手段。既然是玩麽,水平高低無所謂,玩個心情好,就行了。

突然意識到,這行為差勁透了!記得以前去一熟人家,剛裝修完的新家,一定要顯擺給我看。滔滔不絕地講給我聽,怎麽做地板,怎麽選顏色,怎麽挑家具,興奮得很!當我羨慕她的書櫃並挑出幾本自認為的好書時,她直白:“都沒看過,擺擺樣子的。”當她要試她的音響給我聽,問我要聽什麽,我反問她有什麽時,她還是很直白:“我也不知道有些什麽,你自己來挑吧!”當我用嘲諷的口氣調侃她:“有這必要嘛,門麵做得那麽大?”她依然保持直白:“不瞞你說,很多人都給我蒙過去了。”

我現在,有了相機不好好地用,和她買了書不好好地讀,有什麽兩樣?先嘲諷一下自己,再,再,再下個決心,拍出好照片?等等,等想好了再說,現在不能做許諾。

拿到
poster的時候,有些沮喪,怎麽就沒有我想象的那麽好呢?又知道了,凡事不能往好裏想,應該往壞裏想,就把它想象成一張爛紙頭,當我拿到印好的,肯定很滿意。 好了,又回到東邊了,結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