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朗誦 再別康橋

(2023-01-17 19:22:41) 下一個

《再別康橋》-徐誌摩

 

輕輕的  我走了,正如  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 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 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 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 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 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 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 放歌。

但 我不能放歌,悄悄 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  也為我沉默,沉默 是今晚的 康 橋!

悄悄的 我走了,正如 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 一片 雲彩。

 

1928年7月底的夏天徐誌摩重遊康橋。在晴朗的下午,一個人悄悄地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朋友不在,隻有他所熟悉的康橋在那裏靜靜地等待著他。於是,他獨自一人在七八年前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靜靜地散起步來,那過去的一幕幕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幾個月以後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麵對洶湧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徐誌摩1921年入劍橋大學研究政治經濟學。康橋,對於詩人而言,是能量的源泉,是精神上依戀的港灣。詩人曾深情地稱康橋是“我難得的知己”。他說:“我的眼是康橋叫我睜開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如今故地重遊,除了那一份小小的悸動,更多應是即將離別的傷感吧!

還有人說《再別康橋》是獻給林徽因的,表達詩人對愛情的思念和不舍。徐誌摩曾說:“我將在茫茫人海之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林徽因便是他心頭的這份沉重。此時此刻,那些與林徽因在一起的美好理想都化為了泡影。曾經,再美好,都已不複存在。

詩人離別的不僅是母校,失去的愛情,更是表達對曾經理想的幻滅。胡適在《追悼徐誌摩》中曾說:“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裏麵隻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而愛、自由與美,最終還是需要回歸現實生活中,幻化成詩人的理想追求。徐誌摩是一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他一生都在追求愛、美與自由,現實對他來說,無異於是殘酷的,年少時所懷揣的理想和夢,隻是一個有著彩虹般色彩的泡影了,所以這一切最終注定是痛苦的、悲劇性的,更注定是孤獨的。

僅僅三年後的1931年11月19日詩人因飛機失事罹難,而《再別康橋》冥冥之中似乎成為詩人訣別人世的告別之作。

注:背景資料參考百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