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印邊界對峙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兩個國家毫無疑問都做了軍事上的準備,同時也發表了各種聲明,除指責對方外,另一個目的就是爭取國際輿論支持。雖然我們中國完全占理,可以說理直氣壯,可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是,在與印度爭奪國際同情時,中國是不能指望勝過印度的。
其實,一個國人很不願意接受的事實是,平時被我們看扁的印度人,在國際上的人緣比中國要好得多,也就是說,如果兩國間出了矛盾,世界上有頭有臉的國家,說話有分量的國家,簡言之,主要就是西方國家,幾乎都無一例外地站在印度一邊。即便他們不好直接站出來支持印度,也至少會保持沉默,或者模糊的態度。總之,在情感分上麵,印度會完勝中國,無論中國多麽占理,想在這方麵壓倒印度都是徒勞。
很多國人可能不服氣,或者說不甚理解,阿三哥憑什麽得到西方國家的青睞?因為在國人眼中,中國在方方麵麵都做得比印度好,甚至在與西方國家交往時,中國人也都盡可能把事情做周到,做圓滑,甚至很多時候委曲求全,目的就是讓西方國家少給中國使點絆子,多給中國幾句好話。但是,做到這一點很難。令人費解的是,中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都難得到的,印度輕而易舉就可以攥在手掌心裏,下麵就讓我們看看阿三哥是如何做到的。
人種 在國際交往中,雖然國家和民族利益起著很大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人種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像普通人之間的關係,有親戚關係的總比沒有親戚關係的相對要親密些。印度人看上去膚色黝黑,可實際上,從人種劃分上看,印度人的祖先是雅利安人,是數千年前從歐洲遷徙到亞洲的,他們和歐洲人有著共同的祖先即印歐人,所以,印度人在人種上屬於白人。而中國人屬於蒙古人種,蒙古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所以,雖然阿三哥看上去比較黑,但特征上更接近白人,而中國人和白人是不搭界的。人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與相貌相關聯,相貌相近的更容易產生親近感。簡言之,西方人看印度人要比看中國人順眼得多。
語言 印度雖然是個大雜燴,語言複雜,但由於曆史原因,英語普及率高於中國。這就是為什麽當年上海灘的租界巡捕房人手不夠時,總是從印度招些大胡子打工仔,因為從語言上說,印度人更容易和國際“接軌”,充當英國人的跟班,阿三的綽號也由此而來。不過,很多印度人的英語口音很重,有些重得讓中國人很難聽懂,可是這並不妨礙他們與西方人之間的交流。
有人可能會有疑惑,我們中國人中受過教育的人不也能說英語嗎?不是也能與西方人交流嗎?不錯,中國人的英語普及程度雖不及印度,流暢程度也遜於印度,但是在發音上並不比印度人差,甚至要好過他們。但是有一點必須清楚,那就是語言除了用於溝通交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充當促進情感交流的媒介。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和印度人不在一個層次上,中國人絕大多數把英語當工具使,隻是為了能夠交流,在使用英語時很清楚地把它視為外語。而印度人則不是這樣,他們對英語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親近感,雖然英語也隻是次於印地語的第二官方語言,但印度人使用英語時並沒有文化上的隔膜。中國人對漢字語言的情感和崇敬,要遠遠超過印度人對自己文字語言的敬畏,所以也就不可能把英語當成多麽親近的東西對待。一個印度人可以用很濃重的口音夜讀《簡愛》,而中國人對英語最大的興趣不過是背幾本托福詞匯,做幾套雅思試題,不是為了留學就是為了移民,要不就是為了進外企找個飯碗,總之,一切都是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印度人對英語的感情,西方人感覺得到,中國人對英語的實用態度,西方人也感覺得到。
文化 中國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國,都擁有曆史悠久的文化,但是兩者其實有著很大的不同,中國在文化上受宗教影響很小,而印度文化中處處都有宗教的痕跡,這種宗教傳統甚至對中國都產生過直接影響,例如,佛教就是從印度傳入中國,隻不過現在的中國佛教早已本土化了,但淵源關係是明擺著的,曆史上有玄奘天竺取經,就連中國學界中許多大名鼎鼎的學者,例如,季羨林、湯用彤、金克木等,也都是在印度宗教研究方麵卓有成就的專家。當然,中國也有很多廟宇,但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在近現代,那裏早已成為中國人旅遊觀光的場所,遠不如印度人對宗教那般虔誠,把誦經當飯吃。所以,以基督教為文化內核的西方國家,很難不對有同樣嗜好的印度人產生好感,而這種好感則不可能轉移到中國人身上。在西方國家看來,中國人最講究實際,是徹底的實用主義者,盡管西方人自己是奉行叢林法則的“食肉動物”,但是要他們喜歡上中國人卻是很難做到的。
民族性格 印度人是散漫的,其民族性格就像他們的食品,軟塌塌的。他們對西方始終是仰視的,心悅誠服。這與中國人有很大不同,中國人雖然也有崇洋的心理,但骨子裏還是很以自己的曆史與文化為驕傲,這使得中國人每到關鍵時候總是不願臣服於西方人。所以,印度是地地道道的殖民地,而中國即使在最衰弱的時候也有自己的中央政府,在曆史上最慫的時候也隻是半殖民地。
不同的民族性格造成了中印兩國在麵對西方時的不同態度,導致了兩國截然不同的戰爭史。印度是怎樣淪落為大英帝國的一個海外分公司的?曆史上拿得出手的也就是1757年莫臥兒帝國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間的普拉西戰役,但是印度人在兵力和裝備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被擊敗,孟加拉王公達烏拉被俘後被處死,印度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另外就是爆發於1857年,持續了一年的印度民族起義,最後也被英國人鎮壓下去。印度人後來是怎樣獨立的?也就是一個叫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律師往地上一坐,不吃不喝,那意思就是,你要是繼續壓迫我,不讓我獨立,我就餓死你們家大門口。這就是被印度人捧上天的聖雄甘地,對印度人來說,也就這點尿性了。
反觀中國就不一樣了,晚清雖然國力衰敗,但是在與西方國家出現不可化解的矛盾時,都選擇了武力對抗,慈禧甚至一氣對11國列強宣戰,這種魯莽讓世界為之目瞪口呆。可以說,西方主要國家大大小小都與中國交過手,更不用說甲午戰爭、抗日戰爭以及建國後的抗美援朝。所以,在西方人眼裏,印度像個麵團,怎麽捏弄都行,而中國則像塊石頭,不讓你隨意捏弄。這樣一來,在好戰的西方人心目中,印度是個“順民”,而中國是個“刁民”,他們偏愛印度人也就一點不奇怪,因為沒有人不喜歡“順民”。
歸屬 從與西方國家的關係講,中國和印度完全不同,中國曾經是半殖民地國家,而印度是完全的英屬殖民地,1877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還正式加冕為印度皇帝,即使印度在1947年獲得獨立後,還繼續以前殖民地的身份留在英聯邦裏,繼續充當英國的小跟班。現在,印度比過去強大了,但心理影響還在,印度雖然地理上位於南亞次大陸,但在情感上與英美等西方國家很近,在西方國家眼裏,印度是夥伴,即便現在印度總想著在聯合國入常,這也隻是小兄弟強壯後的自然想法,西方國家並不認為是什麽威脅。反觀中國則不同,中國從來都是作為西方的對立麵而存在的,從晚清到新中國成立後,幾乎與所有西方強國都有過戰場上的較量,這使得西方國家始終把中國視為對手。對他們來說,印度是圈內人,而中國則是圈外人,有時是對手,有時甚至是敵人。
政體 這是印度和中國在國家層麵上最大的區別。雖然在中國人眼裏,印度是個落後的社會形態,比如,依然存在與現代文明相違背的種姓製度、婦女社會地位低下、文盲率較高等問題,可是印度人自己不這麽看,他們很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稱自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因為印度的代議製政體是繼承了英國的衣缽,和西方國家的政府原則相一致的。而中國從新中國成立後就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在冷戰時期是西方的敵人,冷戰結束後,雖然彼此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在政體上的根本區別始終沒有改變,這也就是為什麽西方國家在經貿領域可以與中國合作,但在文化心理上卻始終與中國保持對立、疏遠和排擠。
國際格局 如果說在過去西方國家就偏向印度的話,那麽,當前中國坐二望一的特殊地位就更加重了這種偏向,因為就一般而言,任何競爭環境中,老二總是孤獨的,沒有人願意做老二的朋友,環顧世界,美國的鐵杆很多,而中國的鐵杆隻有一個,那就是印度的死對頭巴基斯坦。這很好理解,跟著老大混是安全的,而跟這老二混有風險,一旦上位不成很容易被清算。這也就是為什麽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非常孤獨,我們自己說朋友遍天下,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當然,大家都不傻,並不是看不到發展的趨勢,所以,很多國家對中國都抱著這樣的態度:我看好你喲!可是,你隻是有個光明的前途,現在你還不是老大。所有國家對老二的態度永遠是:等你當上老大了,我再來巴結你不遲。所以,西方國家就是從美國的角度考慮,也不會在中印矛盾中偏向中國。你跟著老大混,當然要考慮老大的感受。
綜合以上,我們就可以明白,為什麽當印度和中國發生矛盾時,西方國家的情感天平總是傾向於印度,而不是中國。
中國人在思維上有個誤區,總覺得人們會對做得出色的人給以好感,這是大錯特錯的,因為在很多時候,“羨慕嫉妒恨”中占比重更大的不是“羨慕”,而是“嫉妒”和“恨”,因為中國與西方國家在人種、語言、文化和曆史等幾方麵的結構性矛盾,當中國的經濟奇跡震驚世界後,得來的尊重、親近和羨慕其實少得可憐,大部分是“嫉妒”和“恨”。中國與印度的對比就是這種情況,中國人會覺得,我們經濟發展得比印度好,為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我們的城市建設比印度強,比印度城市漂亮幹淨幾倍;我們的婦女社會地位比印度高;我們在奧運會上獲得的獎牌把印度遠遠甩在後麵,等等,我們理應比印度獲得更多的尊重。然而現實並非如此,以上固然是事實,但都不能改變西方國家在心理上與印度的親近感,這就好比兩個學生,即便好學生比差學生的分數高很多,差學生的爹媽還是會把好吃的塞到自己兒子手裏。這種親近感與成績本身無關。在與西方的關係中,印度就充當了這樣一個兒子的角色。所以,西方國家在情感上偏愛印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事實上,西方國家在中印之間的感情偏袒隻是一個縮影而已,它發射出的巨大現實是,中國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處於孤立狀態,中國經濟的強大可以讓中國獲得一幫想跟著蹭油水的所謂朋友,但在深層心理層麵,中國將依然缺少朋友,將繼續處於老二的孤獨之中。如果中國有朝一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真正的頭號強國,那麽中國將會贏得一部分真朋友,但就西方國家而言,它們對中國存有的隻是敬畏,而不是真正的情感和心理上的親近。當前,中國和印度都處在邁向世界大國的征途中,美國當然要力保自己的老大位置,衰老的歐洲則已經落在後麵,如果非要美國和歐洲在中印兩國競賽中作拉拉隊,為其中一個加油助威的話,它們都將無一例外地選擇印度。這就是中國所麵臨的現實。
做老二是孤獨的,做中國這樣的老二就更加孤獨。因此,在中印邊界對峙中,中國可以力爭國際輿論的理解和同情,但是不應期望過高,更主要的是要在進行外交努力的同時,做好必要時進行軍事鬥爭的準備。德國一位中國問題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國當然希望獲得盟友,但是,從根本上講,13億中國人民才是中國最可靠、最鑒定的盟友,而這種支持是任何外部力量所無法破壞和瓦解的。
-END-
除有特別說明,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
往期熱讀:
這一次,印度或許隻想驗證一點:曾經令他們畏懼的中國人已武功盡廢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