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威廉退爾序曲(2/2) - 羅西尼 - 《威廉·退爾》

(2010-08-29 12:15:36) 下一個
介紹來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229278.htm?fromenter=%CD%FE%C1%AE%CD%CB%B6%FB%D0%F2%C7%FA&fr=ala0_1

《威廉·退爾》序曲



  《威廉·退爾》是德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作家席勒的最後一部重要劇作,這部作品以十三世紀瑞士農民團結起來反抗奧地利暴政的故事為題材,歌頌了瑞士人民反抗異族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鬥爭精神。羅西尼的歌劇《威廉·退爾》即是根據這部作品而寫,為羅西尼的代表作,體現了其藝術的最高峰。劇序曲比歌劇本身更為有名,是音樂會上經常演出的節目之一。
  這首序曲共分四個樂章,連續演奏,是較罕見的分樂章歌劇序曲。
  第一樂章富有詩意,出色地描繪了深居的寧靜和大自然的美景;
  第二樂章則是暴風雨場麵的描寫,天空烏雲密布,雷鳴電閃,體現了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
  第三樂章是描寫暴風雨過後,一片清新的田園景色,阿爾卑斯山在暴風雨後又恢複了原來的恬靜,英國管奏出的是一個美妙非凡的牧歌風旋律。
  第四樂章,號角的合奏響起,這是一首充滿光和熱的進行曲,為聽眾所普遍鍾愛。樂章開始時的軍號聲是進軍的號召,隨後的主題是瑞士軍隊的寫照;音樂充滿了罕有的熱情和英勇剛毅的精神。
  瑞士在未獨立以前,是由神聖羅馬帝國下的哈普斯堡家、沙沃伊家和朱寧根家等割據統治的。其中勢力最大的是奧國的哈普斯堡家,他們中間有不少施行暴政的惡劣行政官,被管轄的民眾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序曲:由四段構成,如同組曲。全曲描繪阿爾卑斯山下瑞士的自然環境,和瑞士革命誌士慷慨激昂視死如歸的進軍。曲中旋律優美、 節奏活潑宛如一首交響詩。
  【詳細劇情】:
  第一段《黎明》。行板,E小調,3/4拍子。由大提琴寧靜優美的獨奏開始,隨後以大提琴五重奏為主題,描寫了瑞士山間平靜的黎明。管弦樂伴奏部分,定音鼓以外的打擊樂器都沉默不動。
  第二段“暴風雨”。快板,2/2拍子。先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預告從遠方逼近的疾風密雲,隨著樂器的增加,音樂似大海的狂嘯恕吼,又似天上的狂風暴雨一般。不久,雨過大晴隻留下遠處的雷聲與閃電。這段猛烈的音樂象征著革命誌士的自由呼聲。
  第三段“幽靜”。行板,G大調,3/8拍子。狂風暴雨平靜後,唱出和平的牧歌。牧人傳遍田野的牧笛旋律是由英國管吹出的,長笛也悠閑地應和著,吹出裝飾性的助奏。這是風暴過後,一片和平寧靜的田園景色。
  第四段“終曲”。快飯,E大調,2/4拍子。此處描寫爭取自由的瑞士革命軍英勇快速的進攻,以及民眾因革命軍的勝利而高聲歡呼的情景。這段終曲是由小號獨奏引導,銅管奏完序奏後,在刻畫華麗節奏上,開始了大家熟悉的進行曲。中段主要由木管歌唱出來,再回到進行曲後躍入全曲的最高潮,最後在興奮與快樂之情的尾奏上結束。這是革命成功後,慶祝勝利的歡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