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

看四季變幻, 聽樂音回蕩, 賦古今悲喜, 盡人生沉浮
個人資料
正文

舒伯特《鱒魚》-- 歌曲和五重奏第四樂章

(2010-11-26 14:31:21) 下一個




“歌曲之王”舒伯特在 1817 年創作了著名的藝術歌曲《鱒魚》(Die Forelle)。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動描繪了清澈小溪中快活遊動的鱒魚的可愛形象;而後,鱒魚被獵人捕獲,作者深為不滿。作者用分節歌的敘事方式表達了他對鱒魚的命運無限同情與惋惜的心情,提示了歌詞深刻的寓意:善良與單純往往要被虛偽與邪惡所害。

《鱒魚》的中文歌詞

明亮的小河裏麵 有一條小鱒魚 快活的遊來遊去 像箭兒一樣
我站在小河岸旁 靜靜的朝它望 在清清的河水裏麵 它遊得
多歡暢 在清清的河水裏麵 它遊得多歡暢

那漁夫帶著鉤竿 站在河岸旁 冷酷的看著它 想把魚兒釣上
我心裏這樣期望 隻要河水清又亮 他別想把小鱒魚釣上岸
隻要河水清又亮 他別想把小鱒魚釣上岸

但漁夫不願久等 浪費時光 他趕忙攪渾河水 我還來不及想
把小鱒魚釣上岸 我滿懷激憤的心情看小鱒魚上了當
我滿懷激憤的心情看小鱒魚上了當


舒伯特在在以後創作的《 A 大調鋼琴五重奏》的第四樂章即是根據歌曲《鱒魚》寫成的變奏曲,故又被稱為《鱒魚五重奏》。這部為鋼琴與大、中、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所做的作品共分五個樂章,以第四樂章最為著名。

1819 年夏天舒伯特受邀前往奧地利小城 Steyr 渡假,在那裏愛樂者聚集,當時其中的一位愛樂者 Sylvester Paumgartner 即請舒伯特寫下一首室內樂曲以供演奏。由於舒伯特知道這位委托者也喜歡 " 鱒魚 " 這首歌曲,因此在寫作五重奏之時便刻意將 " 鱒魚 " 改編為主題與變奏曲,並使之成為樂曲中的一個樂章。

鱒魚五重奏的第一樂章是個由鋼琴琶音導奏展開的奏鳴曲式樂章,這裏舒伯特的音樂表現其實是超乎於形式之上的,除了一般所言的 " 第一、二主題 " 外,整個樂章主要還是由旋律串聯交織而成,形式在此的意義或許僅偏向於調性與段落的區分。另外在配器上,由於弦樂部分的音域及音色涵蓋了小提琴的高音至低音大提琴厚重的低音,所以從樂章的開始即能感受到音樂的寬廣性及飽滿。

第二樂章是個 F 大調的行板,是由三大段性格不同的主題旋律 A 、 B 、 C 構成,在這裏透過聽覺判斷即可聽出三個不同的主題。整個樂章較大的特色是全曲架構為 ABC+ABC ,第一次的 ABC 三段已分屬於不同的調性,而第二次的 ABC 又是在另外的調性上,由此亦可發現遠係調是如何自由地為舒伯特所運用。

第三樂章是一個快三拍子的詼諧曲,舒伯特在此似乎是寫下一個深具民族個性風味的舞曲。在詼諧曲的部分節奏明快,音樂散發著活潑熱情的民族舞蹈精神;中段的 Trio 則雖較具旋律感,但依然洋溢著民族風格。

第四樂章「主題與變奏」應可算是全曲引人矚目的樂章。它的「主題」部分即是取自舒伯特自己藝術歌曲 " 鱒魚 " 的主要主題。在歌曲中, " 鱒魚 " 的音樂體材分為 AAB 三大段;在五重奏的第四樂章裏,歌曲中的 A 段就成了這裏的「主題」了。根據這個主題,後麵共發展了五個變奏。在前三個變奏當中,舒伯特所采的是定旋律變奏手法,即有一聲部保留了主題原型不變,其它聲部配合著予以變化(變奏 I 由鋼琴主奏主題;變奏 II 中提琴;變奏 III 則是由低音大提琴)。變奏 IV 綜合了性格及音型上的變奏,調性上則穿插著大小調變化。變奏 V 是個優美如歌的段落,改變自主題的旋律在此以不同的風貌呈現,主奏樂器為大提琴。尾聲部分再次回到主題原型,主題旋律這回是由小提琴與大提琴共同合作主奏完成。

第五樂章二拍子適度的快板,這又是一個舞曲風格的表現,兩個重要主題分別是以節奏為主導的性格模式,及旋律式的舞曲風味。全曲流露出的是開朗田園鄉村的愉悅,或許這也是舒伯特延自 " 鱒魚 " 故事的背景吧!

(摘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