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華人討論問題的一個特點是爭論最後都要PERSONAL,無法就事論事

(2010-08-08 19:39:46) 下一個
就觀點論觀點。

最近讀東西方思維方式比較的書,作者對東方思維頗有推崇。但是提到一點就是東方人回避爭論,同時有把觀點不同的討論變成PERSONAL的傾向。

日本多年對科研的高投入無法轉化為突破性的成果和諾貝爾獎,主要的兩個原因,一是論資排輩,二是抑製爭論。

如果看西方的科學發展,亞裏斯多德的許多觀點都被後人證明是錯誤的。但是亞裏斯多德建立了一個科學假設和求證的體係。為後人一步一步向前發展提供了一個體係。

據說東方人也開始認識到西方式的辯論的好處了,每年的辯論夏令營都有不少學生專門從亞洲國家過來參加。

其實討論一個問題,你是正方還是反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從討論中有機會了解別人的觀點,別人的論據,別人的視角。最終結果是增加自己對事情的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