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fectionist No.1

品味中美文化,輕奏中年心曲
個人資料
正文

ZT: 強強聯手是大勢所趨 對話《跨界歌王》背後的操盤手

(2016-07-24 06:50:35) 下一個

網易娛樂7月22日報道 北京衛視2016年大型明星跨界音樂節目《跨界歌王》自5月28日開播以來,以超強明星陣容和全新節目類型,奉獻了八期的精彩。這個超大體量綜藝是以北京衛視為中心點,由華錄百納旗下藍色火焰、鑫寶源、京視衛星傳媒、京視傳媒、北京文化及創維集團共同打造的今夏最強音。

在這次“美好的相遇”中,能夠邀請到陣容星光璀璨又應景節目氣質的藝人,作為投資方之一的鑫寶源影視功不可沒。這也是繼《極限挑戰》大獲成功後,鑫寶源再次試水綜藝節目,超高的收視率和話題度,讓《跨界歌王》成為了鑫寶源又一力作。作為整個節目的藝人總統籌,鑫寶源影視證明了自己在行業內多年來的“造星夢工廠”的獨到眼光和魄力。近日,《跨界歌王》藝人總監、鑫寶源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焦紅豔接受記者采訪,暢談節目人員選擇的背後故事:“是機緣巧合,也是順勢而為。”

鑫寶源身份雙重左右互搏  人選需要品質和能力合一

《跨界歌王》是鑫寶源影視成功“跨界轉型”的第二次嚐試,第一次試水的《極限挑戰》收到了巨大的成功,不但成為周日晚間黃金檔巨無霸,更是給周末綜藝節目提升了很大的品質。此次參與《跨界歌王》,鑫寶源影視不僅是投資方之一,更承擔了節目中最重要的藝人統籌工作,從第一天走進北京台的大門到第一期節目的錄製,鑫寶源隻用了40天就敲定了15位藝人嘉賓,這裏麵所做的大量細致工作,其中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

首先,在40天的時間裏,吃透規則,摸清楚節目的流程,找到對於藝人的吸引力、著眼點;同時,要了解導演組對於藝人的需要,以及雙方的配合程度,讓導演組的創意能夠得到充分的顯示,讓藝人能夠在導演組節目編排下更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優勢與魅力。作為投資方之一,鑫寶源還要麵臨著節目整體規模的把控,在綜藝市場極度火爆的當下,如何用最大的誠意最小的成本請來最合適的嘉賓,是對藝統最大的考驗。

對於每一位藝統來說,工作的最大難題是就是藝人的檔期,《跨界歌王》的這15位嘉賓藝人,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頂尖演員,他們對於唱歌的熱愛讓他們在僅有的空閑時間抽出來進行練習,同時對於藝術的高標準讓他們不敢有一絲的懈怠。李光潔在第四期的《情流感菌》有一段瀟灑的爵士舞,沒有任何舞蹈功底的他在北京台的41層跳了足足一天一夜,跳到最後上台的時候腳都受傷,讓所有人擔心他功虧一簣,可是他不但完美的展示了這段舞蹈,更讓他在第四期強勢晉級。

作為藝人總監,焦紅豔坦言,自己在影視行業摸爬滾打12年,非常了解演員背後的經曆和性格特點及其團隊的風格,“作為《跨界歌王》的藝人總監,我可以第一時間判斷哪些演員可以來,有沒有音樂基礎,是否符合節目屬性。但邀請藝人並不是一件簡單輕鬆的事情,因為演員們已經在自己的領域達到峰值,有的會質疑自己的唱功,這需要一個很長的磨合期,因為很多人從演員到歌手的轉變一下子不能適應。我要做的就是逐個說服各個藝人,緩解他們的壓力。”其中最難的就是排兵布陣,比如首發陣容的6人組,為什麽是這6個人,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選擇標準;補位嘉賓又有什麽邏輯,為什麽3、4期進來的郭濤和胡杏兒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的藝人,中段的白百何和王祖藍的進來把所有人的胃口提高,最後用王子文來在尾部補位……這所有的安排,都是藝人統籌對於演員及節目整體流程的把握,讓一季12期的節目永遠給觀眾帶來新鮮與意料之外,永遠想不到“下一個是誰”。

台前幕後強強聯手  打造中國屏幕最強明星陣容

《跨界歌王》的全新節目模式開啟了太多的第一次,而讓隻能在錄音棚裏一展歌喉的演員們站在一個真正的舞台上,和一個大型的管弦樂隊現場合唱,這對於每一個演員來說,既是莫大的挑戰,更是無上的夢想。所以,白百何來了、王祖藍來了、久未露麵的陳鬆伶來了,人來瘋的“曲妖精”王子文來了……5月28日《跨界歌王》的第一期強勢播出,首發陣容亮瞎了所有觀眾的眼睛,劉濤、王凱、秦海璐、李光潔、潘粵明、巴圖,6個完全不同氣質的演員,站在了一個屬於音樂夢想的舞台,給觀眾展示了一出出與眾不同的人生精彩。

白百何作為國內高票房記錄保持者,她本人和風格特點就給節目貼上了完全屬於自己的LOGO,她本人對於節目的認真程度也超過了想象,包括在選歌過程中,選擇《花樣年華》呈現了一個浪漫又苦澀的音樂大秀,而在PK歌曲上,她巧妙的將一首老歌《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和電影《路垚知馬俐》劇組的聯合營銷,讓這首十幾年前的老歌翻新走紅,在社會化營銷上也達到了很大的影響。

作為首發至今在舞台上活躍了八期的劉濤,焦紅豔給予她的評價是:“劉濤就像是《跨界歌王》的一個代言人!”在焦紅豔看來,劉濤是一個全能型偶像,在《跨界歌王》之前,唱歌隻是劉濤的一個愛好,她缺乏一個展示的平台,現在有了《跨界歌王》這個舞台來展現,自然就很好談攏了。最關鍵的,是劉濤想改變,在自己並不擅長的領域,願意去嚐試和改變。大家稱劉濤為‘百變天後’,就是因為在這個舞台上,她不斷去突破和創新,劉濤之前都是演繹一些女神、娘娘,她在《跨界歌王》舞台上呈現的和藹可親又非常有韌性的一麵,讓男人、女人都愈發喜歡她。

一直以搞笑形象深入人心的王祖藍則是自告奮勇來參加,同時他也是15位嘉賓中最認真最投入的一個,不但提前來到現場觀摩,更是自已請了聲樂老師和編曲老師,香港每天要練歌兩個小時,而且王祖藍本身是學戲劇出身,對舞台對唱歌都很認真,對音樂更是愛到極致。可能大陸觀眾知曉和關注的是喜劇搞笑的王祖藍,但他想通過這個節目,讓大家關注自己的聲音。

任何節目的成功,都是幕後和台前齊心協力的結果。焦紅豔十分感動於藝人們的認真和敬業:“胡杏兒穿旗袍一定不坐著,貼身的衣服,她怕衣服有褶,而且站三個小時都無所謂。非常細致的對接每一個細節,對節目的呈現要求很高。陳鬆伶也是同樣,每首歌的衣服搭配很敏感,曾經的經曆,讓她渴望在這個舞台展現真實的自己。”這樣一群在熒屏的各個角落給觀眾展示不同人生的演員,都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走上了同一個舞台,《跨界歌王》給了眾多想唱歌的演員們另外一種人生,也給了他們一種另外的體驗,也讓觀眾看到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另一麵,他們不再是角色,他們隻是自己,他們唱著自己的歌,講著自己的故事。

 

根據個性進行二次塑造。一檔好節目會讓觀眾認識真實的他們

隨著電視綜藝節目的爆發式發展,一個公認的事實是:上節目,需謹慎。選擇一檔對的節目,對於明星來說有強大的“二次造星”效應,而一旦選錯了,隻是消耗能量和話題的綜藝,可能弄巧成拙,甚至會帶來形象損傷。

在焦紅豔看來,綜藝節目所謂的“二次造星”,一定要根據藝人的個性來區分,她內心有自己的判斷標準,“首先,對一個人的判斷,要看他的人品,人品好了才會有人喜歡;其次,有的人屬於觀眾有記憶符號但不夠熟悉,更適合以真人秀來表現自己,被人熟知。”

焦紅豔覺得,潘粵明應該是通過節目在公眾形象上獲得最大改觀的一位明星,“潘粵明過去一直很低調,被動的被拉入一些話題,被動的邊緣化。但事實上,潘粵明很真實。有一次,他頂著高燒去參加活動,就因為他講誠信,說到的就要做到,這讓大家很感動。他的音樂條件不是最好的,但可以說他是最用功的跨界歌手之一。他怕忘記歌詞,就會到處寫歌詞強化記憶;為了呈現最好的舞台效果,他會跟著舞蹈老師排舞,私下也非常刻苦地訓練;在演繹《悟空》這首歌曲的時候,潘粵明聲音狀態不好,他還非常真誠地給各位老師鞠躬致歉。總之,潘粵明是一個特別善良真性情的人,以至於我們營銷團隊也都想幫他,想把真實的他呈現給觀眾,記錄最真實的潘粵明,還原真實的潘粵明!”

《跨界歌王》第二季已提前啟動  未來跨界步子更大更廣泛

在《跨界歌王》之前,北京衛視和鑫寶源在影視劇方麵合作深入,但隨著綜藝節目的日漸繁榮,雙方也在求新求變,探討更多合作的可能。焦紅豔介紹:“從去年開始,鑫寶源開始試水綜藝節目,第一個項目就是《極限挑戰》,我主要負責方案策劃,但從藝人的參與到各個方麵,也慢慢了解了綜藝節目的整體模式,團隊對於戶外真人秀有了一個很實際的操作。所以對於《跨界歌王》的臨危受命,我覺得自己可以hold住。”

其實,在《極限挑戰》之後,鑫寶源在綜藝的跨界小試牛刀初嚐勝利之後,有好多邀約找到,但是鑫寶源依然選中了全新的《跨界歌王》,就是對自己能力的極大挑戰,也是對自己的從容自信。《跨界歌王》到現在為止取得的強勢的成績,與多個團隊強強聯合製作密不可分。對此,焦紅豔認為:“強強聯手是綜藝節目發展的大趨勢,隻有這樣,才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和收益,實現共贏。和以前一家電視台包打天下製作一檔綜藝節目不同,《跨界歌王》有製作團隊的承製,有廣告招商的資源,有藝人的資源等等。這樣一個項目,有三到四家的合同方非常正常,隻有大家都拿出自己最核心的內容競爭力,一起來進行資源整合,才能共同創造奇跡。鑫寶源的核心就是有藝人的資源和對藝人的談判和掌控。所以這次與北京衛視合作的領域,可謂是強強聯合,共襄盛舉。鑫寶源多年來對於藝人的把握和觀察能力,讓我們在優選藝人上麵非常的有心得。”其實,鑫寶源對於藝人統籌的工作完全不止於找來藝人,而在節目內容的溝通過程中,鑫寶源老到而豐富的藝人工作經驗起到了居功至偉的作用,在藝人和導演組中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說是導演組和音樂團隊的左膀右臂,讓藝人在短時間內能夠理解導演組的創意策劃,讓音樂總監撈仔老師的樂隊能夠和藝人用有限的時間就進行了完美的合作,讓藝人在這個全新的舞台上開創了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焦紅豔還明確表示,《跨界歌王》第二季已提前啟動,鑫寶源和北京衛視會繼續合作,但會調整賽製,包括嘉賓的方向等都會調整擴展。未來可能會朝著邀請商界、文化等多領域的名人參與。而現在已經有太多的關聯工作在啟動,焦紅豔透露,一些大型戶外演唱會、巡演會或會提上日程,包括做唱片。不過,作為藝人總監,焦紅豔說:“不要理想化,要務實。一步步的推進,這樣慢慢的才會越來越好,踏實走好每一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