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fectionist No.1

品味中美文化,輕奏中年心曲
個人資料
正文

YouTube版電影《查令十字街84號》與《北京遇上西雅圖2》的那本道具書

(2016-04-28 06:36:58) 下一個

      看到壇裏有網友貼了個帖子,提到新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中有個重要的道具 --- 一本叫做《查令十字街84號》的小說。這勾起我一點好奇,於是乎上到百度瀏覽了故事梗概,又跑到YouTube找出了1987年電影版的《84 Charing Cross Road》。

【故事梗概】

窮困的女作家海蓮受不了紐約昂貴庸俗的古舊
 
 
 書店,便按照《星期六文學評論》上的地址,給位於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的馬克斯與科恩書店(後來被海倫派去倫敦偵察的好友形容成一家“狄更斯時代的書店”)寫了一封信,求購一些舊版圖書,這一天是1949年10月5日。
很快,回信和她要的書就來了,那些書令海倫的書架相形見絀。雙方的信任和欣喜很快達成,除了海倫有一點點麻煩,她是個連付帳和找零都搞不清楚的女人,更不用說將英鎊換算成美元了。馬克斯與科恩書店的經理弗蘭克·德爾除了滿足她購書的要求外,還給她準備了英鎊和美元兩種發票。
溫暖的相知借助、娓娓道來的書信,很塊就俘獲了遠隔重洋海倫和弗蘭克。
五十年代初期的英國百廢待興,物資實行配給製。海倫就從美國給書店的店員們寄來火腿雞蛋和香腸,讓他們吃到很久沒有見過的“完整而大塊”的肉。而弗蘭克並不是不知感恩的人,他開始在英國各地奔波,出入豪宅,為存貨不多的書店添置新品,踏破鐵鞋,為她尋覓難得一見的珍本。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書信成為他們平靜流淌的生活中無時不在的旁白。
海倫不是沒想過去倫敦看看書店看看弗蘭克。她終於有了自己的積蓄,而英女王的登基又使得赴英的費用打了折。眼看可以成行,但她的牙逼著她留在了紐約。她隻好給弗蘭克寫信:“我陪著我的牙,而牙醫卻在渡蜜月,他的結婚費用是我出的……”
弗蘭克隻好為她和剛剛登基的伊莉莎白女王祝福。
書照買,信照寫。
到了這一天,海倫的信三個月後才接到回音,她被告知:弗蘭克於1968年12月22日病逝。
海倫馬上趕到查令十字街84號。走進即將被拆遷的馬克書店時,距離她第一次給這裏寫信,已經過去了二十年。
她笑著對空蕩蕩的書店說:“我來了,弗蘭克,我終於來了。

【電影《84 Charing Cross Roa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