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港人X眼看人低, 殖民百年鬧的?

(2011-02-06 01:09:38) 下一個

香港又暴出導遊為強迫購物辱罵遊客, 這回還動了手, 遊客報警, 警方拘留4人. 導遊規定遊客必須在指定商店呆二小時. 罵不購物的遊客是狗. 威脅不購物的遊客將無法離開香港. 用"窮人"等詞語奚落遊客.

我驚訝的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複發之快及香港的主流價值觀.
就在不久前, 香港導遊在多番羞辱遊客之後將"不給酒店住,不給機票回去"的威脅付諸實施, 丟下整個旅遊團揚長而去. 旅遊團成員隻好自行設法返回大陸. 旅遊團成員投訴後, 香港導遊的惡行開始為世人所知.
有的遊客向電視台提供手機拍攝的視頻, 一香港導遊在遊覽車上對著一車的遊客謾罵.

為什麽香港旅遊局剛剛對一名導遊做了停牌半年的處分, 香港旅遊局製定導遊指引剛一星期, 香港導遊的惡行就升級為暴力相向? 我認為這與香港的主流價值觀有關.
今天一名香港新導遊對電視台的鏡頭說的一番話說出了香港的主流意見, 香港旅遊局過去隱晦地表達了相同的意見. "來旅遊花一點點錢大嗮呀! 不為香港經濟做貢獻來做什麽呀?" 很多讀者也許聽不懂這話的邏輯. 容我解釋.

許多香港斿是以低價招生意, 這就是"一點點錢"的由來. 旅遊公司必須靠導遊把遊客領到金銀珠寶店等高消費場所, 用遊客的購物回扣贏利. 為什麽香港人, 包括香港旅遊局, 會認為遊客拒絕購物有錯呢?
這裏的邏輯據報道是這樣的: 既然你明知在團費上占了便宜, 你又拒絕購物, 你不就是想占導遊的便宜嗎?

聽起來有道理吧? 既然有道理, 趕出酒店剝奪機票也就活該. 打罵當然不文明, 所以如果暴光了香港旅遊局就給個停牌半年的處分意思一下. 這次出現暴力, 香港旅遊局再次強調這是個案.

但我不認同這個道理. 如果你招生意時在合同上說明: 團費1000, 購物費2000(必須在導遊指定商店購物, 其他購物不算). 還會有人來嗎? 既然你不敢這樣寫合同, 遊客來了又這樣要求, 合理嗎?

為什麽香港人, 香港旅遊局, 會認同這麽個歪理呢? 這就涉及香港的主流價值觀了. 香港人的人生價值就是擺闊. 賺錢為了花錢, 花錢為了擺闊.

"來旅遊花一點點錢大嗮呀!" -- 很多人可能聽不懂這句話. 翻譯一下: "來旅遊花這麽點兒錢就了不起啦!" 您可能更不懂了. 我來香港旅遊, 沒說我了不起呀. 錯! 旅遊=花錢, 花錢=擺闊. 擺闊花這麽點錢, 真不要臉, 占導遊的便宜. 這下您聽懂了吧?
"不為香港經濟做貢獻來做什麽呀?" -- 這是對著電視台的鏡頭說的委婉話. 稍直接的說法是"沒錢就不要學人家旅遊(注:擺闊)". 對著遊客就是怒罵. 聽不懂廣東話的遊客隻能聽懂"狗","窮"什麽的. 導遊是屈尊看你擺闊. 你不花錢當然挨打挨罵.

筆者參加過許多旅遊團, 所有我見過的導遊的主要工作都是一路介紹當地的人文,曆史,故事等. 有一次在美國參加一個旅遊團, 導遊是一名母語是廣東話的男子. 他非常敬業. 我在一個景點讀一塊石碑時, 他過來要我把石碑內容翻譯給他. 他認真記下了我說的內容. 顯然, 他帶下一個團時, 又多了一點向遊客介紹的知識了.

我不知道香港導遊是怎麽向遊客介紹香港的. 但我從媒體上看到的香港導遊們的主要工作是從遊客身上獲得回扣. 他們生長在香港, 天天麵對一成不變擁擠的街道高樓, 不會理解人們不為購物擺闊, 跑來香港幹什麽.

大陸人到香港旅遊, 想看看中國唯一的英國百年殖民地, 一個最富裕的城市. 他們看到了什麽? X眼看人低? 大概這就是百年殖民的遺產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