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醫學】舌

(2010-09-09 23:38:12) 下一個
 中醫將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側,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兩側屬肝膽根據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髒腑病變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機械地看,需與其他症狀和體征綜合加以考慮。
從舌觀病可從舌質和舌苔兩方麵來觀察。



1.舌質:是指舌的本體,主要觀察其色,形,態三方麵。
 正常舌質為色澤淡紅,含蓄榮潤,胖瘦老嫩適中,運動靈活自如,表示氣血充足。見於健康人,也可見於外感初起或內傷病情輕淺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較正常淺淡,主虛證、寒證,多見於血虛,為陽氣衰弱、氣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為虛寒;胖嫩而邊有齒痕為氣虛、陽虛。
②紅舌:舌色較正常深,呈鮮紅色,主熱證,多為裏熱實證。舌尖紅是心火上炎;舌邊紅為肝膽有熱;紅而幹為熱傷津液或陰虛火旺。
③絳舌:舌色深紅,為熱盛,多為邪熱深入營分、血分或陰虛火旺。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點或斑點,多為內有瘀血蓄積。
⑤青紫舌:全舌舌質呈現青紫,或為熱極,或為寒證。舌質絳紫色深而幹燥為熱極,溫熱病者為病邪傳入營分、血分;舌質淡黃紫或青紫而滑潤者為陰寒證。

(2)舌形:觀察舌質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紋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多屬實證、熱證:“嫩”指舌質紋理細膩,形色浮嫩,多屬虛證或虛寒證。
②胖瘦:“胖”指舌體胖大、腫脹,多與水濕停留有關。舌質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者,多屬脾虛或腎陽虛、水濕停留;舌質紅而腫脹,多屬濕熱內蘊或熱毒亢盛。“瘦”指舌體瘦小而薄,多屬虛證。舌質淡而舌形瘦者,多為氣血不足;舌質紅絳而舌形瘦者,多屬陰虛內熱。
③芒刺:舌乳頭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屬熱邪亢盛。熱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臨床上芒刺多見於舌尖與舌邊,舌尖芒刺多屬肝膽熱盛。
④裂紋:舌體上有多種縱行或橫行的裂溝或皺紋,多由於粘膜萎縮而形成。裂紋舌可見於少數正常人。舌質紅絳而有裂紋者多屬熱盛;舌質淡而有裂紋者多屬氣陰不足。

(3)舌態:觀察舌體有無震顫、歪斜、痿軟、強硬等。

①震顫:舌體不自主地顫抖,多屬氣血兩虛或肝風內動。
②歪斜:舌體偏歪於一側,多為中風偏癱或中風先兆。
③痿軟:舌體伸卷無力,多因氣血俱虛筋脈失養所致。
④強硬:舌體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轉動,多屬高熱傷津,邪熱熾盛,或為中風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氣所現。正常的舌苔為薄白一層,白苔嫩而不厚,幹濕適中,不滑不燥。觀察舌苔內容為苔的顏色、厚薄及潤燥

(1)苔色:有白苔、黃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其它顏色的苔可以認為是白苔基礎上轉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屬肺,主表證、寒證,但臨床上也有裏證、熱證而見白苔者。如薄白而潤為風寒;薄白而燥為風熱;寒濕之裏證可見白而厚膩之苔。
②黃苔 有淡黃、嫩黃、深黃、焦黃等不同。一般說,黃苔的顏色越深,則熱邪越重。淡黃為微熱;嫩黃熱較重;深黃熱更重;焦黃則為熱結;黃而幹為熱傷津;黃而膩則為濕熱。
③灰黑苔 多主熱證,亦有寒濕或虛寒證。舌苔灰黑而幹,為熱盛傷津;舌苔灰黑而濕潤,多屬陽虛寒盛。灰黑苔多見於疾病比較嚴重的階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無苔。

薄苔多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較輕;厚苔多示病邪較盛,並已傳裏;或有胃腸積滯;或有痰濕。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氣的有無,舌苔雖厚,說明胃氣尚存的一麵,而少苔常表示機體正氣不足,無苔則是胃氣大虛,缺乏生發之機。舌麵上有不規則的舌苔剝脫,剝脫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多屬胃的氣陰不足,若兼有膩苔則表示痰濕未化而正氣已傷。

(3)潤燥:反映體內津液的情況。正常舌苔不幹不濕,無苔幹燥為體內津液已耗,外感病多為燥熱傷津,內傷病多為陰虛津液不足;舌苔濕潤


如果是舌質淡白,舌苔薄白:多為寒證,見於感冒早期,可選擇性質偏溫的飲食,如紅棗糯米粥等,以軟食、羹食為宜。副食選擇清淡性溫的牛肉湯、羊肉湯、蛋花湯、紅蘿卜、洋蔥、紅糖等,並用醋、薑做為調味劑。水果可吃蘋果、蜜桔等。少吃性偏寒涼的食物,如涼拌菜、黃瓜、冬瓜、綠豆芽、蟹、螺、鴨蛋等。忌吃冷飲。

如果舌苔白膩,或白厚膩:多為寒濕,應選用溫胃健脾、散寒化濕的食物,品種同上。少用甜膩厚味的食品,否則會導致腹脹及食欲減退。

如果舌苔微黃,或黃膩:為脾胃濕熱或腸胃積滯所致,見於感染、發熱或消化功能紊亂,常伴有口舌幹渴、煩躁、大便幹結等症狀,飲食上應選用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白蘿卜、西紅柿、絲瓜、藕粉、綠豆或薏仁煮粥,水果可選用山楂、梨等。

如果舌苔薄少或光滑無苔、或舌苔部分剝落:多因胃腸濕熱或陰虛火旺所致,見於寄生蟲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選用百合湯、雪梨、西瓜等有滋陰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膳食,避免吃辛溫的食物,如羊肉、蒜、洋蔥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