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海歸兩年城市生活真實感受(轉載)

(2010-07-22 01:49:41) 下一個
海歸兩年城市生活真實感受
    
    回國兩年了, 在北京呆了一年, 然後回到我的家鄉成都。 希望給大家一點真實的經曆,特別是很久不回國的同胞, 千萬不要錯過了國內大發展的機遇。
    我說的一二線城市的普通中產階級的生活, 如果你想回國當民工, 請別看,別拍磚。
    我隻在美國呆過, 所以之比較中美, 如果你要比較其他國家,請別看,別拍磚。
    
    1. 收入:北京中產階級的平均收入大概50萬, 成都是二線城市, 收入要低一點30萬左右, 不過房子要便宜一些, 所以歸哪裏都差不多。
    2. 衣: 國內的衣服太豐富了, 各種風格的都有。我是男的, 所以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不過看妹妹穿各種各樣的衣服還是很養眼的。相比之下,對於普通收入的中產階級, 在美國的衣服選擇就太土了。
    3. 食: 不用說了, 中國不但有世界第一的中餐, 世界各種餐廳在北京都能吃得到。
    4. 住: 國內大城市比美國好多了, 房子都是鋼筋水泥的, 又隔音又穩定, 不向美國的木頭房子,時間長了嘰嘰嘎嘎的亂響。 國內的小區特別方便,吃飯看病購物都很近很方便。 而且小區的物管服務特別好。我回成都以後, 我爸給了我一套townhouse, 在一個叫河濱印象的小區。 小區很安全,很幹淨, 不但大門口和四個角上有警衛, 還有幾個穿藍色製服的中年婦女隨時在小區裏做清潔。 當住戶在路邊趴車的時候, 她們還會過來指揮你, 比倒車雷達好用多了。小區裏住的主要是中產階級, 很多川大的老師。 裏麵一般是200 到300 平方米, 不過是建築麵積。 有一點不足: 一般隻有一個車庫, 所以有時侯還要平趴。這點還是美國的好, 大部分都是雙車庫。
    5. 行: 國內大城市汽車已經很普及了, 北京和成都幾乎80%的家庭都有車, 而且中國的汽車觀比美國環保多了, 不但主要是小排量, 而且一家隻買一輛車。在北京和成都幾乎沒有人騎自行車了, 大部分人要麽坐公交,要麽開車上班。 現在公交很方便, 幾乎哪裏都能去, 特別是北京。中國的道路也比美國的好多了, 單向四車道,八車道的路很多, 路麵也很好, 沒有美國那樣破破爛爛的, 在成都的繞城高速, 半夜的時候開到200碼是蠻輕鬆的。
    6. 娛樂:夜生活就不說了, 中國太豐富了。 就那音樂來說吧。 開車的時候, 我不但能聽到中國的音樂,還有美國的, 日本的 韓國的。 不像美國, 隻有美國的,和一些拉丁的,根本沒有中國的音樂, 更不用說日韓的了。我很多哈日哈韓的朋友根本不能理解美國為什麽那麽封閉自大。中國的電子遊戲(arcade)比美國的好多了, 基本上日本一出來, 成都就有了, 不像美國,電影院裏的,還有chuckNCheese裏麵的遊戲, 土得要死。
    7. 自由: 中國根本沒有你們想的那麽差, 隻有你不挑戰黨的統治地位, 你想說什麽幹什麽都行。 而且中國也在進步。 國家的各種政策都可以在天涯上仔仔細細的討論過。 不像美國, 媒體都被米猶控製, 老百姓都被洗腦,根本沒有實際上選擇的餘地
    8. 空氣: 這就沒有辦法了, 大部分時候是美國的空氣好, 不過如果你住在美國的大城市, 空氣質量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9. 生活: 那就根本沒有辦法比了,我認識的北京和成都的中產階級,一般家裏都有一個保姆, 所以自己基本不用做家務。 在我們河濱印象裏麵很多有有小孩的都會在請一個來帶小孩, 再加上她們父母來幫幫忙。他們很輕鬆,晚上不用起來, 也可以和我們一起出去玩啊,看球什麽的。不像在美國帶小孩那麽辛苦,daycare那麽貴。 國內中產階級的主流意見是我們一定要保留6到7億的低收入人群。一:保持我們國家的國際競爭力, 二:保證我們的生活質量,你想一下, 如果他們的收入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也就下降了,如果打一炮就要一萬塊錢,就算我們掙一百萬一年也沒有什麽意思了。
    
    結論: 中國城市中產階級的實際生活水平:在北京相當於美國20萬年薪, 在成都相當於在美國15萬年薪。加上中國的服務人工便宜,中國大城市的生活水平如果說世界第二, 沒有人敢稱世界第一。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