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話詩經

茶話詩經,癡人學佛。
正文

【英譯論語】學而篇-1

(2022-03-31 06:41:23) 下一個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英譯:
Confucius said:”It is delightful to learn new knowledge and review them regularly, isn’t it?  
It is pleasant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 isn’t it? 
It is noble person’s manner to keep calm when the learners didn’t understand what they were taught.”


注:
這些年在教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才意識到孔子那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本義可能應該是:教學生時,已經講了好幾遍,結果學生還是不懂,這時候老師不暴躁、不懊惱,這樣的老師難道不是君子嗎?
昨天為翻譯這兩句,特意搜索了一下,果然證實了我的觀點。摘錄部分:

{唐以前古代注釋【皇疏】(皇侃《論語義疏》):此有二釋:一雲:“古之學者為己,已得先王之道。含章內映,他人不見知而我不怒也,”一雲:“君子易事,而不求備於一人。故為教誨之道。若人有鈍根而不能知解者,君子恕之,而不慍怒也。”又引李允雲:慍,怒也,君子忠恕,誨人不倦,何怒之有乎。明夫學者,始於時習,中於講肄,終於教授者也。}
我個人認為論語開頭的這兩三句話是講教學之道,古代注釋的第二張注釋比較合理可取。論語在後麵的章節裏講到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因此我認為首段的“人不知而不慍”的本義不應該是“人不被他人知道了解也不生氣懊惱”,否則這話題是明顯的重複,在一本薄薄的論語反複囉嗦地講同一個話題顯然是講不通,顯得不合理,不合邏輯的。所以,我主張取皇疏裏的第二種注釋。

順便附錄一下前兩年寫給兒子的信的一段話:

【在教你學習新東西時,當你一下子不能很快領悟掌握時,爸爸常常不滿,怒形於聲色,聲音不由自主地加大了,臉不覺中就拉黑了。這些都是爸爸的過錯,隻是在事後才意識到。我會盡量改正,爭取做到循循善誘,和言悅色地給你講解。我到今天才意識到孔子那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本義大概是:教學生時,講了好幾遍,結果學生還是不懂,這時候老師不暴躁、不懊惱,這樣的老師難道不是君子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