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話說奶瓶

(2011-04-26 12:37:55) 下一個
上午同一個媳婦通完電話,就去市中心買奶粉和奶瓶. 然後約大米出來吃午餐. 天氣不是很好,隨便找了個外麵有餐桌的Backrei, 想不到,現在這種什麽rei的咖啡買到同餐館的一個價(卡布奇諾2.5歐),關鍵是,那個味道之難喝, 感覺是加了咖啡的牛奶. 大米發誓再也不來這家.

話說今天第N次去買奶瓶, 這次是我親自出馬.

小米出生前,我同大米去買嬰兒用品,看到琳琅滿目的奶瓶,不知道選什麽,最後就挑了兩個Avent的,一個125ml一個260ml. 當時雄心勃勃,要全母乳喂養,所以覺得在奶瓶上投資沒有必要

小米剛出生時, 同別的寶寶不一樣,醫院同期的寶寶吃30ml,他要吃到90沒來才不鬧. 醫生和Hebeman過來都說,你這個寶寶好能吃. 按照一個朋友的說法,估計他在你肚子裏麵被你餓壞了,所以出來惡補.

想不到,我根本沒有什麽奶,那種催奶的日子就不提了,於是趕緊催大米去買奶瓶. 這一路買下來,發現走了不少的彎路.

剛開始我們用醫院帶回來的兩個90ml, 當時還有泵奶的工作,所以泵玩奶後的用具和之前兩個Avent的, 所以當時用來消毒的蒸汽奶鍋幾乎每天都要工作2到3次. 然後換成125ml奶瓶.......到今天, 喝奶的全部是260ml的.

小米出生在冬天, 每天堅擠出來的一點奶. 在喂小米前要用warmer 暖熱一下. Warmer我們沒有買是我菲律賓同學送的一個, 但是這個warmer比較細小,無法裝下Avent260的瓶子.  也不知當時怎麽想的,於是遣大米去買兩個細瓶. 後來才知道,這個完全沒有必要, 因為,一,我每次最多泵40ml出來, 二是,每次寶寶餓時在衝奶,根本沒有必要用warmer.

為了將就那個免費的warmer,我們在奶瓶上就瞎投資了些銀子. 大米先後買過babylover, babydream, NUK.......其實奶瓶到沒有什麽,關鍵是配套的奶嘴貴, 奶嘴的價格幾乎同奶嘴加奶瓶的價格是一樣的. 除了Avent的奶嘴,其他的奶嘴的孔都是超一個側麵, 據說是防止空氣進入.

在初期, 小米吐奶吐的很厲害,我們也沒什麽經驗,以為這都是自然現象,他大點就好了.

當時我家混合了4個牌子6個奶瓶, NUK, Babydream 和Babylover. 後兩種是大米買的細瓶, 因為看到介紹要2,3個月就換奶嘴,所以大米為了省銀子就買了兩個便宜的來試驗. 因為聽介紹2,3個月換,所以在買瓶子同時大米又多買了兩套奶嘴. (現在都沒有再用,有要這兩個牌子的奶嘴的MM. 短信給我,我可以送).

等小米吐了3個月的奶下來,我是慢慢摸清了這奶瓶的門路. 原來BB在不同月份的時候,力氣大小也不一樣. 月子裏麵,力氣還小,如果奶空大了,很容易嗆奶. 這也是為什麽寶寶老是打挺哭鬧. 當然哭鬧過程中也有空氣進入,就容易吐奶嗆奶. 當長大了力氣夠了,如果孔小了, 容易吸的費力, 帶入很多空氣,吐奶也會跟著來了.

什麽時候用什麽號奶嘴, 如果照著說明書上的去做,絕對有問題. 不同寶寶有不同的需求,做媽媽的就要多試驗幾種多觀察.  用過的這4個牌子奶嘴,我要說的是,對我家小米來說, 那兩個B開頭的是最難用的, 每次用都要吐很多奶,而且喝奶的過程看他也很痛苦, 後來索性不用了. NUK還湊合, 但是奶嘴一個月就要換,那種橡膠會變的粘粘的. Avent最好用, 奶嘴3個月都沒有變形. 後來我們換成有附孔的那種奶嘴,簡直就解決了排氣的大問題. 小米吃的很開心. 難怪Avent的奶嘴是人家的兩倍價格.......... 貴還是有道理的.

換到今天,我家已經全部換成了Avent的260ml奶瓶, 小米現在一次200ml, 我希望就到此為止吧,不要再讓我更新奶瓶了. 快點吃輔食吧,我對奶瓶洗洗刷刷的工作已經非常之厭煩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evechin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曼青媽的評論:
我也聽說Mam的奶嘴好,擔心我家太多Avent的奶瓶,就沒換那個了
曼青媽 回複 悄悄話 話說我喜歡MAM的奶瓶,底部可以拆開,容易清洗,NUK的是最不好用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