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而且自負,擅長意淫
(2007-02-02 23:21:46)
下一個
其實我們一直沒有把海豚真正吃透。當年武九改第一次空中打紅八就出洋相
理論驗證,地麵模擬都沒問題了,可上天打第一發,導彈出去,直升機艙門也同時震掉下去了,連忙迫降。 海豚我們玩了二十多年,可是要說吃透了還算不上。直九武改是先天不足後天也不足的畸形兒。 一來這東西本來就不是為了武直設計的,二來我們即使能散件組裝,或者自己生產零件組裝也隻不過是知道了其然,卻依舊不知道其所以然。或者也可以說我們是對直升機這種機型本身的理解和經驗都有限。當年連米4都沒有過關,就一直忙著上直六,直七,直八,直九。 引進直八直九時光豪氣衝天的說我們要追趕世界最新水平時,卻忘了一點,想讀大學是好事,可如果連小學都沒讀好,怎麽又可能一下子當好大學生呢?象直九,法國人能教我們怎麽組裝,怎麽測試,我們也可以測繪仿製各部分的零件,可是對於它的結構強度,力學構造,空氣動力特性是沒人會教的,全得靠自己積累摸索。 飛機這東西,不是說拿堆世界頂尖的零件就可以鬥出一架頂尖飛機了。說老毛子技術檔次糙,就是集成玩得好,可武器本來就是個係統集成,知道什麽東西該用在什麽地方,為什麽要這麽用,知道其然,也知道其所以然,這個叫基本功, 而這個基本功才正是一個國家工業技術水平的真正體現。沒有這個基本功,你買了蘇27生產線就隻能生產蘇27,搞不出蘇30。想生產蘇30就得再買條蘇30生產線才行,這點看看印度就好了。
中國的兵器工業底子都是靠了50年代10年間的大躍進,雖然有老毛子傾情協助,一點點時間功力暴漲,但到底自身基本功不行,填鴨式的進步在需要發展創新時便一籌莫展。當年搞定米格19時,上下欣喜若狂,覺得自己把世界最高水平的戰機都造出來了,現在可以和蘇美一比高低。準備仿照米格21時更是胸脯拍得震天響,保證兩年拿下雲雲,結果蘇聯專家一撤,才發現別說仿製米格21,就連改裝下殲六都一大堆問題搞不定。隻能乖乖在老毛子畫的圈裏轉,一出就玩不轉了。像米格19我們可以造零件,可以組裝,可是原理卻依舊雲裏霧裏, 眾多源數據,從結構到力學到氣動,還是得自己從頭慢慢摸索積累。看世界上能獨立開發先進飛機的國家,首先得要有雄厚資金,然後要麽得有悠久的航空製造史如美俄法,要麽就得和別的航空大國有良好的關係,得到重要的技術協作如以色列瑞典。
中國的戰鬥機水平這十年發展的較快,一個原因是投入多,還有一個不得不說就是50年來慢慢積累奠定的基礎終於開始發揮作用了,不要說一架殲六生產了二十年,一架米格21搞了30年,其實就是在這些落後的東西身上中國才從當年的一個航空白癡到現在對於戰鬥機這個概念終於有了真正的了解。這個道理就和第一個燒餅與第九個燒餅的道理一樣,所以,如果今後十年中國新的戰鬥機會給世人什麽意想不到的驚喜的話,那沒有什麽奇怪的,這把劍用了60年來慢慢磨,也該是時候了。還有像航天,為什麽軍工裏頭沒外人幫卻做的最好?種種原因裏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正因為什麽都是從零開始,所以全程掌握,基本功紮實,這樣等到功力練成了,就運用自如,想怎麽玩就怎麽玩,沒別人幫也不怕,有別人指點更是能突飛猛進。
話又回到直升機來,對於傳說中的WZ10,我是對其持懷疑態度的,原因在於,不管我們現在再有錢,投入再多,技術再高,問題是我們還從來沒有真正吃透,掌握過一型直升機,就像武直九,因為吃不透它的結構,力學等特性,所以不敢大改,隻能用最簡單也效率最低的方式小打小鬧,結果才會有相對於它的塊頭卻少的可笑的掛載武器。因為直升機的重要性不如戰鬥機,所以國外比較願意和我們合作,細觀我們到目前為止的直升機,全部都是照抄東西兩方的,所以對於WZ10,我估計對於中國的直升機工業可以說是個台階,但還說不上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工業這種東西,越先進越複雜的越沒法搞大躍進,雖然現在各種推測數據滿天飛,我依然覺得如果它的性能太高了估計會好不了,反而是低一點的性能更讓人踏實些。
本貼由 海客 於2004-11-19 14:35:48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