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我所認識的一名...

(2007-02-02 23:21:45) 下一個
中國空軍指揮官

  該指揮官的空軍部隊駐紮在貴州,他一年都未必能在北京的家中呆上三個月,他年幼的兒子,當時不叫他“爸爸”,而叫他“叔叔”,也難怪,就連孩子在北京出生的時候,他正在天空中飛行。即使回到了家,每天早上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仿佛聽到了飛機的引擎聲音,他的夢想就綁在了飛機翅膀上。
  
  當他年輕的時候,中蘇關係破裂,當時他三天的時間都是在殲-6飛機中度過,每天穿著厚重的飛行服,隨時準備起飛戰鬥。
  
  後來調到了艱苦的貴州,有一年夏天,貴州濕熱的天氣困擾著飛行了一天的飛行員,他火了,調來消防隊往水塔裏注水,這是特權,也是他的權力,但是他為的是每個飛行員能夠舒服的洗個澡,解去疲勞,以備戰明天的飛行,而他確是最後一個洗的澡。
  
  他的家庭條件很好,父母都是老革命幹部,並且在解放後也是高幹,作為高幹子弟,他從16歲就跟去陸軍拉練,他夢想成為優秀的飛行員,為了搞好身體,每天堅持5公裏的長跑。這是什麽樣的毅力。
  
  家裏多次要求他轉飛民航,並且民航表示非常歡迎,但是他拒絕了,他喜歡戰鬥機,深愛軍人這個職業。他參加了第一次珠海航展的飛行表演,他反複研究演練法國“藍箭”和美國的“雷鳥”表演錄像,創造出了自己的高難度動作,將殲-7P戰鬥機(他的首飛,95年1月《航空知識》的頭條新聞)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他是特級飛行員,曾經無數次挽救了戰機,拒絕跳傘並排除了故障。一次“空中停車”,他非常冷靜的排除困難,拒絕跳傘,為國家挽救了損失,然而他並未獲得多麽高額的獎勵,他總認為那是他份內的事。這被當時的人看作“傻大兵”。
  
  這樣的一個軍人,收入卻並可客觀,遲遲沒有組織的分房,房子還是他愛人單位分的,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的同時,也是簡樸的可以,被家人視為“摳門” 。
  
  如此的一個中國軍人,但是他的兒子總是和他格格不入,總是和他吵架。但是我想說,其實那都不是真的,他的兒子無比的崇拜他的父親,無比的以他父親為驕傲,隻是不善於表達出來,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和爸爸有太多的時間在一起。
  
  如今他老了,但是雄心不老,他決意再為祖國的藍天事業繼續奮鬥,直到徹底幹不動為止。
  
  這位飛行員,就是我的父親!
  
  看到軍網對解放軍現狀的擔憂,我很理解,但是我們不要光想著壞的一麵,也請看看解放軍的正麵,這樣才算客觀,以上內容純屬真實,絕無虛構,謹以此文,獻給我的父親,作為給他的55歲的生日禮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