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謅07

糊塗度日,盲目熱愛
個人資料
正文

一零回國(3):獨自在日本遊蕩(1)

(2010-10-18 07:33:21) 下一個

獨自在日本遊蕩

前幾年 AMY 從日本回來給我發了兩張照片 : 熏衣草花田和一片山水 , 都是北海道的景色 , 忽然就激起強烈的願望想去日本 , 大概那淡淡的收斂又熱烈的紫色和水墨畫般寧靜的山和水正與自己性情中的一部分相契合 , 所以能一望而心動 , 三年之後 , 就這麽似是偶然時機又很恰當地成行 , 而從來不喜歡旅遊的我 , 不但去了語言不通的國家 , 而且獨自一人 . 去之前 , 所有人一聽說我一個人去 , 都會問 : 你自己去那兒幹什麽 ? 或者嚴重懷疑我一定是去會什麽人 . 連我自己都被問得懷疑自己的決定 , 幾乎成為心理負擔 , 但回來之後 , 我實在慶幸去了日本 , 而且獨自遊蕩 : 它讓我感受的不單單是很不一樣的文化 , 還有對旅遊的重新認識 .

本來想找伴兒同去 , 問遍周圍的朋友 , 都沒有計劃 , 如果不是回國順便 , 誰會專門飛去日本 ? 猶豫間 , 幸好愛玩兒的 YING 正要回去 , 願意跟我同去 , 這才下了決心去訂票 .YING 隻能在九月下旬去 , 我就依著她的時間先回國再飛日本 . 票買好了 ,YING 卻因為種種原因不去了 , 一個人去日本 ? 且不說對陌生地方的恐懼和擔憂 , 想想都沒個人共享感受 , 就覺得很無趣而孤單 . 獨自去日本 , 其實是被閃了一下的被迫之舉 , 直到上飛機前 , 都在想是不是取消 , 我不能設想這趟日本行會有什麽樂趣 .

但既已買了票 , 還是開始查信息 , 去哪裏 , 玩什麽 , 住宿如何 , 交通怎樣 , 網上的信息鋪天蓋地 , 看了兩天頭都大了 . 對日本的興趣源自北海道 , 但它離落地的東京太遠 , 就放棄了 . 看看旅遊熱點城市的圖片和相互位置 , 除東京外又選擇了京都 . 單從照片上看 , 我更喜歡日本風格濃厚的京都 , 六天的時間三天定在那裏 , 從旅遊網上介紹中 , 挑了五六個地方 : 金閣寺 , 藝妓街 , 祉園 , 清水寺 ,NISHIKI 自由市場街 . 而東京 , 隻是選了最中心地段的幾個地方 : 新宿 , 上野 , 有樂町 , 涉穀 , 池袋 , 銀座 .

從訂票到出發 , 開始關注任何跟日本有關的文章介紹 , 中午吃飯的時候也到處打聽情況 , 但如果不是熟悉日本的朋友自始至終對每個細節的建議與關注 , 從住宿 , 到交通 , 到去哪裏 , 我想很可能就放棄了 .

朋友幫我選擇了 Tokyo Inn, 是家連鎖經濟型旅館 , 遍布日本各地 , 在東京和京都都有多家 , 我對日本一無所知 , 東西南北不辯 , 根本不知道該選哪個 , 朋友建議東京就住 Shinagawa 品川高輪口那家 , 而京都幹脆就住剛開張正半價打折的五條大宮處 , 反正京都小 , 住哪裏都差不多 . 到了東京發現這個地方真是極其方便 , 旅館就在品川站附近 , 而品川集中了通往東京及附近各個地方的地鐵 , 輕軌 , 以及高速地鐵等等的交通工具 , 透過旅館小小的前廳窗戶 , 就可以看見馬路對麵整日穿梭的地上輕軌 , 車廂裏的人都瞧得清清楚楚 . 我就經常在天黑的時候麵對著車廂裏下班的人們 , 站在窄窄的窗前小桌邊用旅館的電腦發 EMAIL.

把去日本的所有信息 : 旅館地址 , 預定 , 交通圖 , 旅遊景點 , 各注意事項提前打出來 , 複印了三四份 , 分別放在各個地方 , 帶著上了飛機 . 去日本是二十三號 , 全日空 , 早八點半從北京起飛 .

九月二十三日 : 出發

之前已經在國內各個地方玩了近二十天 , 每天嚴重缺乏睡眠 , 加上天氣變化沒及時加衣服 , 淋過幾次雨 , 嗓子開始發炎 , 還有些感冒 , 體重也下降了很多 , 照照鏡子自己都覺得不象話了 ; 這樣的身體狀態讓我想起要去日本就有些害怕 , 根本沒什麽期待 , 完全是咬牙前往 .

臨走前一天 , 偏有朋友好心請客 , 吃過晚飯又去唐會唱歌 , 一點多才出來 , 回到家洗洗睡覺時已經兩點多 , 鬧鍾給設在五點 , 人雖然疲憊不堪 , 但一想到三個小時之後要起 , 就很難入睡 , 迷迷糊糊到好朋友過來叫我 . 五點半送的朋友到了 , 我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出發去機場 , 不到六點就到了 .

找到全日空的櫃台 , 前麵竟然已經排了幾個人 , 還有比我著急的呢 . 一會兒後麵排起長隊 , 看看很難判斷是中國人還是返回的日本人 , 心裏閃過一個念頭 : 找個臨時的旅伴 . 後麵倒是有個象我一樣落單的 , 但終究沒好意思開口 , 怕人家覺得唐突 . 半個多小時櫃台前已經排了幾十個 , 工作人員卻一個沒來 , 我都懷疑是不是排錯台子了 . 七點才看見他們說笑著坐進高台後麵 . 很快辦好手續 , 跟朋友一起吃個簡單的早飯 , 提著手提過了安檢 .

飛行時間四個小時 , 加上一個小時時差 , 一點半左右準時到達成田機場 . 空姐廣播飛機還有五分鍾停靠登機口 , 果真就是五分鍾 , 讓我第一次感覺日本人的精確 . 飛機在跑道上減速滑行的時候往窗外看 , 天上陰雲密布 , 路上時不時開過一輛車 , 跑道遠處是密密的林子 , 顯得安安靜靜 , 很象美國的機場 .

隨著大流過關 , 麵對一個個日本海關人員一頭霧水的日語 , 我都以英語回答 , 他們也就磕磕絆絆地隨我說起英語 , 倒也沒什麽問題 . 在日本的六天 , 我逢人就說英語 , 沒有試圖學一兩句日語 , 更沒嚐試聽懂 , 因為即使說些諸如你好謝謝再見之類沒用的話 , 人家以為你會說 , 再接著回一串日語 , 說得你直發楞 , 豈不尷尬 ? 出門在外 , 最頻繁的是問路 , 行前別人提示我多問年輕人 , 我的體會這未必是好主意 , 即使是年輕的 , 一半以上也基本不懂英語 , 而且日本人真象人們說的不會說 NO, 聽懂聽不懂都能跟你耗好幾分鍾 , 看他們非常認真卻完全不明所以地給我解釋 , 真想說 : 您就告訴我不知道就行了 , 沒關係的 . 但在日本的文化中 , 直通通地拒絕是不禮貌的行為 , 於是好多次我被這樣的認真禮貌耽誤時間 , 最後隻好裝作明白地道謝 , 轉身再去問其他人 , 問和答的人都鬆口氣 . 朋友提示我有事多問公務人員和警察叔叔 , 一是他們大多還會些英語 , 二即使聽不太懂說不太明白 , 但幾乎人人都能從兜裏神奇地掏出地圖 , 連比劃帶指點的 , 也就大致清楚了 . 我感覺日本人特別依賴地圖 , 講究方向 , 連小店裏打雜的給你指路的時候都會拿出一張紙一支筆迅速畫好線路圖 , 東西南北清楚明了 .

隨著人流一路到了行李提取處 , 傳送帶前站著一個工作人員 , 每過個箱子就把它扶立起來 , 方便取下來 . 從落地的第一步起 , 日本人的細致周到與精準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 這一點不同於任何地方 , 我相信會讓所有來這裏的人驚歎 . 拿到自己的兩個大箱子 , 第一件事就是要寄存 , 還要兌換日元 . 我以為會很麻煩 , 結果推著行李往周圍望望 , 立刻就看見了換錢的窗口 , 幾步路之遙 , 換完立刻就看見它旁邊的行李寄存處 , 幾乎挨著 . 存好行李一回頭 , 就看見對麵的售票處 , 賣去往東京市內的各個汽車的車票 . 我根本不用問 . 不知道成田機場多大 , 即使比不上北京機場 , 也不會很小 , 但它的各種設置卻極其方便 , 不管你需要什麽 , 都似乎伸手可及 , 臨走去取行李 , 從二樓出發廳坐電梯下來 , 正準備問 , 往右邊一瞧 , 可不是寄存處 ? 日本人想問題做事情的周全與細致體現在每一個細小的地方 , 一切都講究效率 ; 不象北京新航站樓 , 倒是氣派 , 諾大的空間利用率非常低 , 而且極其麻煩 , 動不動就要走半天才能從一處到另一處 , 為了麵子好看完全不考慮使用的人 .

開往東京的汽車很多 , 分去不同的停站點 , 朋友建議買 Airport limousine 去品川的長途車 , 在品川王子飯店下 . 買好兩點五十的票 , 拖著手提出門找站台 , 外麵一排車站 , 都等著很多人 , 我要去的在十四號 , 且走了一會兒 , 高高的站牌上顯示著正要出發和下輛出發的時間 , 幾乎每五分鍾一輛 . 車前站著好幾個穿製服的工作人員 , 把每個人的箱子編號 , 歸類 , 排整齊 , 然後順序放進車下的儲藏室 , 客人隻要拿著自己的小條上車就是了 . 我算算到旅館至少四點半以後 , 而我預定時說四點到 , 怕做事認真的日本人到點看人不在就給取消了 , 有些擔心 , 就又拖著行李返回大廳 , 找到電話亭想給旅館打個電話通知一下 , 試了好幾次就是不通 , 時間已經兩點四十五 , 趕緊放棄往外急趕 , 匆忙中把打印的所有資料忘在電話台上 , 快出大廳才想起來 , 再返回取 : 這要是忘了 , 我就 totally lost in Japan. 外麵已經排起隊 , 這個時候陰雲密布的天上下起大雨 , 被大風掃進站台 , 每個人都淋濕了 , 我往來路看看 , 站滿了人的露天車站靜靜的 , 完全沒有北京站的吵嚷喧鬧 , 日本人的公德意識大概全世界第一 , 站在人潮湧動的東京街頭 , 你從來不會覺得擁擠得讓人心煩 , 因為沒有人聲填滿空隙 , 沒有車不斷鳴笛讓人焦躁 , 盡管人並不比北京大街少 , 但每個人都匆忙卻十分警覺地避開他人 , 從不會與人相撞 . 這體現在每個普通公民身上的公共意識中國要多少代多少年才能培養 ?

挑了個後麵的座位坐下來 , 後來上來個挺高挺壯的年輕男子坐在旁邊 , 不知道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 一路一個字也沒說過 . 前麵就是一對年輕的中國夫婦 , 還帶著一個男孩兒 , 有好幾次想問他們借手機打電話 , 運了好幾次氣就是沒勇氣說出來 . 看看車前的顯示器上日語英語兩種顯示 , 我要去的地方是第二站 , 大概一個半小時到 . 周四的下午高速上車輛不多 , 大多是日本產 , 而且體積都小一號 , 道旁的樹木樓房田野好象沒什麽特別之處 .

下了車拖著行李 , 看見一個指揮車輛出入的就拿著地圖讓他看看怎麽走 , 他說你就順這條路接著往前 , 我問多遠哪 , 一抬頭 ,Tokyo Inn 的大牌子就在眼前 , 走不了三分鍾就到 , 真是近 .

這個旅館十幾層高 , 窄窄的一座樓 , 門很小 , 廳很小 , 一邊是前台 , 正對靠街的窗戶 , 窗戶邊的台上放著兩台電腦 , 一邊是吃早飯的廳 , 放著五六張小桌子 , 靠窗還有一個小台可以坐 . 取了鑰匙進電梯上到十三層 , 注意到電梯裏的樓層按鈕不隻門旁有 , 兩側也各有一個 , 位置低些 , 專門為殘疾人準備的 .

朋友提醒過房間很小 , 確實比一般旅館小很多 , 可能也就一半 , 不過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 小桌子下麵還放個迷你型冰箱 , 電視就擺在桌上 , 大概十九寸 , 房間靠窗放一張雙人床 , 就基本轉不開身 , 衛生間也小 , 不過比我想象的還大些 , 洗手池和洗澡同用一個水源 , 由按鈕控製方向 . 馬桶很複雜 , 邊上一堆按鈕 , 不知道是幹什麽的 , 也沒試過 . 房間雖小 , 但異常幹淨 , 這家旅館開業也很多年了 , 但感覺似乎從未住過人 .

洗個澡下來外麵天已經漸漸黑下來 , 問前台附近有什麽餐館 , 她說對麵有幾家麵館 , 車站那兒有更講究的餐館 . 我先過了街 , 人行道邊豎著木柵欄 , 遮著後麵的一排小吃店 , 都在半地下 , 要走下幾級台階 , 而店的頭頂 , 就是路上的輕軌 . 日本的餐館外麵都豎著牌子 , 圖文並茂地印著菜單 , 這些小店外還有一樣東西讓我迷惑 : 有些象飲料機的東西擺在店門口 , 不過取代飲料的是一個個小格子 , 寫著號碼和錢數 , 看有些人塞錢拿出小條 , 然後進店 , 完全弄不懂他們在幹什麽 , 買彩票嗎 ? 從東京回來再來這裏吃飯才知道原來是買餐卷 : 這裏點菜在外麵 , 自己選好 , 交錢 , 拿條 , 進店 , 遞給店員 , 然後坐下等 . 透過布簾子向店裏瞧瞧 , 都非常小 , 幾張桌子而已 , 而且幾乎都是男人 , 讓我有些不敢進 : 這會不會是隻有男人才來的地方 ? 後來想想日本婦女們大概都在家裏 , 隻有男人下了班會順便在路邊餐館吃飯 . 門口也沒有領位 , 隻有進去才能摸清情況 , 而麵對一堆大老爺們兒 , 總是讓我有些不自在 , 猶豫了一會兒 , 還是接著往車站走 , 那兒有個不小的商業樓 , 有很多餐廳 , 看到一家生魚店招牌 , 就尋著圖示去了 , 店門很小 , 但裏麵空間還挺大 , 總也能容納二十多人 . 門關著 , 門口一張小台子 , 似乎是領位用的 , 但又沒有人 , 我等了等 , 不象有人要來招呼的樣子 , 就直接推門進了店 , 這美國中國式程序應該不太對 , 但人家也沒計較 , 過來招呼 , 把我引到做生魚的台子前 , 估計一個人來的都安這兒了 , 與我相對的就是給我做生魚的師傅 , 我看著菜單上的圖要了一份 ,1800 多日元 , 相當於二十多塊 , 跟美國的價格差不多 , 並沒有想象的那麽貴 . 菜上得挺快 , 味道也挺好 , 但也沒覺得比美國吃的更好 . 迅速吃完就站起來去交錢 , 走出門口幾步就有人追出來 , 我把旅館借的傘忘在座位上了 . 過了沒多長時間 , 我再次把傘忘在車站售票處 , 再次有人追上來還給我 , 早聽說日本很安全 , 這兩次丟傘讓我對日本放了心 : 估計什麽丟了都會有人給送回來 , 而且肯定不會錢拿走包歸你 .

過了街就去車站裏詢問車票和火車票 , 買個連票第二天全城逛 , 還有兩天後去京都的新幹線高鐵 . 火車票倒挺容易 , 這全天用的輕軌連票卻頗費了些周折 , 朋友建議坐 JR 國鐵的輕軌山手線 , 環繞市內最繁華地段 , 沿線都是各標誌性地點 : 按逆時針方向 : 品川 , 有樂町 , 東京 , 銀座 , 上野 , 池袋 , 新宿 , 涉穀 , 恵比壽 . 進了賣車票的大廳 , 遇到個小夥子 , 我也忘了山手線的英文名 , 就指著這幾個中文地名給他看 , 告訴他要去這些地方 , 坐這條線 , 他拿著我的紙一個個辨認中文 , 看見一個認識的就興奮地指一下 , 然後回頭拿出好幾個地鐵線路圖 , 跟我的紙比對著 , 其實已經找到了那條線 , 隻是不太明白我的意思 , 就那麽趴桌上非常認真地看啊研究啊 , 我又歉意又有點兒著急 , 就說謝謝了 , 我出去再看看大地圖 , 我看他真是鬆了口氣 , 我要不說完 , 估計他就那麽繼續下去了 . 門外就是巨大的 JR 各線路圖 , 我要坐的山手線就在正中 , 小小一個環路 . 這次我決心要找個外國人問了 , 就等在地圖下麵的售票機前 . 不一會兒過來個印度人 , 我問他說英語嗎 , 他說當然 , 口音很正 , 這就好辦了 , 我等他買完票 , 指著上麵的圖問他山手線怎麽買 , 他說全天連票必須在大廳裏買 ,720 日元 , 還帶我去檢票口問工作人員山手線在哪裏坐 , 告訴我叫 Yamanote Line, 我再返回大廳 , 又遇到那個小夥子 , 這次簡單了 :one day pass, yamanote line. 人家還是那麽小心謹慎態度謙恭地接過我的錢 , 給了票 , 還給了張小地圖 . 第二天我就帶著這張字體小小的圖一個個轉 .

觀察好山手線的站台 , 我又出了車站的另一個口 , 隨意地在街上轉 . 天還下著雨 , 發現周圍的人拿的傘非白既黑 , 或者透明 , 非常統一 , 遠遠一看 , 整齊劃一 , 絕不讓大街變得雜亂無章 . 這一邊比較安靜 , 都是條條石板小街 , 遍布著餐館 , 走走挺有味道 . 在一個小角落發現一家賣色情圖書影碟的 , 猶豫了一下 , 壯膽走了進去 , 裏麵除了一個男店員 , 就是兩個日本男人 , 估計平時就沒女人進來 , 看見我這個異類 , 肯定莫名其妙 , 我也沒敢跟人家對視 . 看著靠門擺著的無數黃色雜誌 , 我覺得自己臉都紅了 , 本來真想買本看看 , 但實在不知道哪個好 , 轉了一圈故作鎮定地出來了 .

九月二十四日 : 陰天逛東京

早上吃了飯 , 就出門往市內 , 並沒有計劃一定要逛多少地方 , 坐著地鐵轉吧 . 天還是很陰 , 想買把傘 , 不到十點路邊的小店竟然都沒開門 , 隻好先上車 . 第一站在東京下 , 出了地鐵站大街上四麵望望 , 都是曼哈頓式的高樓大廈 , 大街上匆匆走著西裝革履的上班族 , 我要看什麽 ? 不知道 , 就沿著一條大街隨便走 , 看見一個樓裏有個小店 , 進去買了把紅格折疊傘 , 折合二十多美元 , 花紋挺好看 , 就是不能稱為遮雨的傘 , 當時還沒下雨 , 就沒打開 , 等到了上野公園需要的時候撐起來發現 , 這傘真是小巧玲瓏 , 剛剛夠遮住腦袋 , 雨稍大點兒 , 渾身都會淋透 , 風大點兒 , 傘就飛了 , 當時覺得日本人也太摳門兒了 , 餐巾紙又小又薄 , 這傘也小幾號 . 後來在京都又買過一把透明的 , 五塊錢 , 挺大 , 意識到那把傘可能是遮陽傘 , 根本就不是用來擋雨的 .

實在對這一座座冷冰冰沒有特色的大樓不感興趣 , 走了十幾分鍾就返回地鐵接著向前 , 在上野公園下來 , 有意錯過銀座和有樂町 , 想找整塊兒時間逛 , 結果沒去成 , 臨走那天站在旅館前的大街上 , 看見大大的路牌寫著 : 銀座 ,5 公裏 .

上野公園 (Ueno Park) 依然沒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 原計劃去 Rikugien Garden, 日本式花園 , 也許 , 那個公園更有特色 . 上野就象任何地方的公園 , 也許 , 應該在春天櫻花盛開的季節裏來 , 看上千棵的櫻花樹開滿脆弱短暫而傷感的櫻花 . 去公園旁邊的國家博物館 , 裏麵靜悄悄的 , 而且燈光暗淡 , 一兩個工作人員默默地站在展館前 , 人來了 , 就非常客氣地鞠躬微笑打招呼 , 這樣的工作 , 多麽的無聊 , 每一天都很漫長難熬吧 ? 日本的博物館跟中國的比 , 基本就是沒什麽東西 . 出來再走進公園 , 竟然看見坐著很多年邁的似是無家可歸的人 , 衣杉明顯破舊 , 我沒有想到在日本的公園裏竟然聚集著這麽多流浪的老人 .

中午到了涉穀 , 據說是年輕人的時尚中心 , 這裏的大街上倒真是聚滿了年輕人 , 不過我並不知道去哪裏感受時尚 , 就隻是在大街小巷瞎轉 , 快一點了 , 很餓 , 看見路邊一家麵館 , 有張圖象是油潑麵 , 很是誘人 , 就跟在隊伍後排上 , 小心觀察別人如何點菜 . 日本各個餐館都有自己獨特的規矩 , 每到一個地方都要重新研究 , 反正比美國的或中國的都複雜 . 拿個托盤往前走 , 等輪到我 , 卻沒辦法告訴他我想要的 , 因為邊上寫的幾個都不是 , 我又不能把人家拉到店外指給他看 , 就隨便選了一個 , 他站裏麵從大鍋裏撈出麵條放碗裏遞給我 , 就完了 . 這麵沒佐料沒菜碼的 , 怎麽吃 ? 困惑地繼續向前 , 看見一些炸蔬菜 , 挑個蝦和南瓜 , 就到了交錢的地方 , 交完又看見一個 dispenser 好象可以壓出些菜湯 , 就學其他人那樣往麵上倒上醬湯 , 找個位置坐下來 , 迅速吃完 , 還不忘重新抹遍口紅 . 早聽說日本婦女們不化妝不出門 , 為了不給中國女人丟臉 , 從來不化妝的我專門買了一套去之前練習幾回 , 到了日本天天塗著淡妝出門 . 來之前大家都說日本飯的量很小 , 不夠吃 , 但我這幾天每頓飯都幾乎吃不完 ,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胃口 .

出來再逛 , 已經距地鐵站很遠 , 找不回去了 , 就憑著感覺往前走 , 這個白天一直在走 , 腳已經痛苦無比 , 隻想坐下 ; 越走越覺得周邊環境陌生 , 已經從熱鬧的商業區進入到安安靜靜的地方 , 完全迷失了方向 , 看見一個停車場裏的工作人員就上前問 , 他說順街一直走就到了 , 還拿出個地圖指給我看現在在哪裏地鐵在什麽方向 ; 看著麵前似乎沒有盡頭的上坡路 , 覺得真累 ! 再走出二十幾分鍾 , 左邊忽然出現一個木製牌坊的東西 , 當時隻覺得這肯定是個旅遊景點 , 是什麽卻不知道 , 既然來了 , 就進去看看 . 已經下午四點多 , 加上天陰 , 牌坊後麵寬闊的綠蔭遮蔽的沙石路顯得很暗 , 陸續有人進出 , 走了幾步到了一個橋邊停下來不想走了 , 又累腳又疼 . 回來上網查查才知道到了 Meiji Shrine. 靠著橋歇了好幾分鍾就出來問路 , 其實地鐵就在不遠 . 現在就盼著坐車回旅館 . 上了地鐵才知道我已經沿順時針走了一站地 , 怪不得覺得那麽遠呢 .

五點多回到品川 , 東京的第一天沒給我留下任何特別的印象 , 加上天陰 , 實在沒逛出好心情 , 有些失望 . 它正象我想象的 , 不過是另一個大都市而已 , 而我對城市從來不感興趣 . 回來洗個澡出來找吃的 , 前天晚上在車站的另一邊看見一個燒烤店就想著今晚去試試 , 走近了發現是家韓國店 , 就沒進去 : 既然來了日本 , 我就想頓頓吃日本飯 . 整個街找下來 , 發現另一個生魚店 , 照片上看內容挺豐富 , 當然價格也貴 , 要三十多 , 正要跟著三個美國人後麵進 , 店裏的小姑娘放進他們卻擋住我 , 說沒座位了 , 要等一個小時 . 裏麵地方確實很小 , 但我心裏劃過一絲疑問 : 她們是不是歧視我呀 ? 是不是的我也不想等 . 肚子已經空空 , 我還在大街上晃 , 看見幾家餐館 , 都沒有興趣 , 最後在旅館附近吃了碗生魚 . 晚上呆在房間打開電視看了一整場的相撲比賽 .

東京的這一天讓我幾乎後悔來 .

第一頓飯




開胃菜,好象是雞蛋羹





上野公園


國家博物館


男女共用?

 
色情書店



涉穀大街













Sheiji Shrine


午飯


晚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圊石 回複 悄悄話 獨自旅行和結伴旅行的體驗很不一樣。能觀察到的人和事也不一樣。羨慕你能有這樣的機會。
shamrock100 回複 悄悄話 喜歡這樣娓娓道來的文字,感覺很真切,盼望下節。
忘記你忘記我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的經曆,一直想去日本旅行,不是時間不對就是票票不夠,嗬嗬
小謅0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ewcomer66的評論:
謝謝鼓勵.第一節沒什麽意思,就沒貼這裏,第二節貼過幾天,因為牽涉到隱私,覺得不妥,後來就撤了.對不起.
newcomer66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好文,很有味到.
期待更多....

This is 一零回國(3), where can I read you (1) and (2)?
小謅0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D-mom的評論:謝謝你閱讀.唉,我哪是勇氣,完全是被逼上架.不過鼓起勇氣試一次,一定比你想象的容易.
ND-mom 回複 悄悄話 佩服你的勇氣。我也想一個人到處走走,但是膽子又不大。謝謝你這麽詳細的記錄下來你的經曆和感受。
cuicuier 回複 悄悄話 其實你寫漢字問路也許更好
小木樁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期待下麵的
小謅0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DUMARTINI的評論:
謝謝耐心讀.我就是當日記記,所以很羅索.
我是被迫獨自旅行.:)但感覺還是很好的.你喜歡攝影,應該是享受一個人在外的感覺.
一直非常喜歡你的攝影,真是美極了.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慶幸今天逛進了你的園子,津津有味地讀了~~

獨自旅行啊
是我喜歡的
但不要太久免得麵對家人惦念。

有點落寞,有點無人分享,
感觸卻是最真切的,值得收藏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