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我離去》(Never Let Me Go)是英國新上映的電影。劇本是根據英國生的日本作家 Kazuo Ishiguro 的同名小說改編。作品講述了一群克隆人的宿命和對命運的無奈。
影片以倒敘的手法開始。主人公Kathy以無奈的眼光送別她深戀的男友Tommy接受人生最後一次器官捐獻。
Kathy、Ruth 和 Tommy 是Hailsham寄宿學校的三個學生,和此校的其他學生一樣他們都是克隆人。這些學生與外界完全隔離,不知道外邊的世界如何精彩,也不知道他們沒有權利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們不知道從哪裏來也不知道到哪裏去。學校除了嚴格地限製學生們的自由外,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飲食營養格外地重視。
學校教克隆人學習藝術和詩文,鼓勵他們有自己的手工作品,賣給被稱作“Madame”掌管的博物館,掙些小錢換他們喜歡的東西。Kathy和Tommy是知心的好朋友,一日在學校的開放市場上Tommy買了一盤歌曲磁帶《After Dark》送給Kathy,其中有一首歌曲Kathy非常喜歡,就是《別讓我離去》。Kathy性格內向,經常一人在宿舍裏聆聽這首歌曲,感覺要到另一個新世界之前內心產生的恐懼。
克隆孩子有和正常孩子一樣的特點,例如欺負弱者、男女少年過早的戀情等。他們幼稚,相信老師的謊言,認為隻要跨出學校鐵絲網就有生命危險。學校常常給他們灌輸將來要捐獻器官給他人的義務。當學生們還小時並不懂得這意味著什麽。一日一位有良知的老師在講課時麵對自己的學生不禁傷感,她告訴學生們:正常的學生們步入社會後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一切事情,如到美國去、當演員等,可是你們不同。你們能做的隻是捐獻自己的器官給他人。這位說實話的老師很快就被開除了。
Kathy熱戀著Tommy,可是她的好朋友Ruth卻因耐不住寂寞撬走了Tommy。畢業後他們離開學校走入社會,等待著執行他們最後的使命。Kathy、Tommy、Ruth和一些等待工作的複員軍人住在一個房子裏。在等待使命到來的同時,他們有意的尋找自己的母體,想知道自己的根源在哪兒,為何自己與他人不同。雖然Tommy被Ruth霸占著,但心裏還是想著Kathy。
由於命運的安排,三人分手了。Kathy當了護理員、Ruth和Tommy開始了他們的器官捐獻使命。一日Kathy在器官捐獻者的名單上發現了Ruth,並當上了Ruth的護理員。此時的Ruth已經有了兩次捐獻器官的經曆,身體狀況極差。她提議在生命截止前她們再次與Tommy相會。不久三人一起來到了海邊,麵對著大海Ruth懺悔了霸占Tommy、致使Tommy和Kathy分離的過錯。她說器官捐獻組織有個規定:如果兩人真心相愛,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幾年、捐獻器官的使命就會推後。Ruth建議Tommy和Kathy重新和好,並向組織說明真相,希望可以多活幾年。
不久之後Ruth完成了她的最後一次捐獻。當醫生們把她的肝髒取出來之後,Ruth的心髒停止了跳動。沒有人為她的死亡而傷心、沒有人認為她的死亡是一個人生命的截止,甚至無人把她的雙眼合攏。
Tommy帶著他的藝術作品和Kathy 一起來到了Madame的家,說明了兩人真心相愛,希望能夠晚幾年捐獻器官。Madam出去後叫來了Hailsham 學校的老校長Emily。Emily 告訴他們學校教他們學藝術創作是想讓社會承認克隆人有靈魂,可是克隆人和正常人一樣有靈魂的說法被社會否決了。Hailsham 隻是一個科學試驗場所,養育著一些沒有靈魂的“人”,這些克隆人隻能做器官捐獻者。Emily並告訴 Tommy 和 Ruth 關於“有情人可以多活幾年”的說法是不成立了。
Tommy和Kathy 極其失望地離開了Mademe的家。在黑暗中兩人坐在馳駛在鄉間小路的汽車裏寡言相對,Tommy說要車停下來出去透透氣。Tommy站在黑暗中,麵對著無光、無情、無理、無自由的世界放聲大哭。
幾個星期後Kathy 送走了完成了最後捐獻的Tommy。在她的器官捐獻之日到來之前,Kathy 重歸Hailsham學校。站在鐵絲網外無限傷感,她默默地問道:器官捐獻者和接受器官者作為“人”到底有何不同?
雖然此作品屬於科幻類,克隆人並不存在。可是反映了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既然都是人,但有人生來就是索取、另一些人隻是奉獻和犧牲。這並不能說明索取者比奉獻者有“靈魂”,隻能反映統治者的壓迫和邪惡勢力所造成的人間不平等現象。
《Never Let Me Go》一書被評為本世紀最佳文學作品之一。
是呀,想起來就替他們難過。
謝謝關注,我在WiKi上讀到他是英國生的日本人,也不知道是否正確。
此文很有啟發性。
謝謝南山鬆,周末快樂!
我們有同感,謝謝!
謝謝天涯分享,周末愉快!
這個電影有些傷感,還是《國王的講演》和《黑天鵝》好看,希望他們能的奧斯卡獎。周末愉快!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