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做到‘自我感覺良好’?

(2010-08-04 13:35:55) 下一個

 
為何難於獲得安全感?

具有‘自我厭惡’的意念人都認為自己時常被別人批評或論斷。由於社會的影響極大,我們自然地把易遭評斷的感覺包埋在心裏。這種影響起源於父母:因為父母總是要保護自己的子女免遭社會的譴責。父母的‘教誨’,如:‘你不能如此打扮’,‘你不可以這樣講話’等等,深深地整合在我們的意念中。 不幸的是,這些評斷將變為事實。
 
 如何克服自我貶低的意念? 

當我們想要做一件事或者有一個理想的時候就會聽到一個‘內心的聲音’說:‘你做不成這事’或是‘你沒這能耐’等諸如此類的話。以後假如再聽到這種評斷時,就用‘唐老鴨’的聲音來重複此話。用這種方法可以迫使這些評斷變為外來的聲音,因而從自己的思想中驅除出去,至少與自己的積極思想分離。‘自我厭惡’或‘自我評斷’的思想根源很深,需要長久的練習才能驅除。

消極思想影響健康嗎?

很清楚消極思想使人們陷於憂鬱狀態。治療抑鬱症的關鍵首先要放棄消極思想,例如認知行為療法就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治療前人們並不覺察自己有消極思維方式,一旦認識到有這種習慣,就可以放棄或改變。

有時人們感到批評和論斷別人很舒服,這與我們的自尊有何關聯?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用一些策略來增加舒服感,如吃糖和油膩食物、吸煙和喝酒等。道理是一樣的,以批評或論斷別人來表示自我價值同樣會感到很舒服。我們在攻擊別人的長相、性格或能力時感到高興,這是因為我們有與他們相同的可憎之處。這是錯誤的策略,這樣做隻能使我們感覺更壞,就像吃了過多的巧克力、喝多了酒一樣。既然我們能養成這種習慣,當然也能放棄。我們可以觀察那些不論斷他人的楷模,看看他們是如何做人的。如果有一個朋友總能讓你感覺良好,想一想為什麽會這樣。

當你幫助了他人(甚至是陌生人)後會感覺良好,但為什麽幫助別人那麽難呢?

善良並不容易,甚至是冒險。原因是你的利他主義很可能得不到相應的回報。隻有在不期望任何報償的情況下為他人服務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從心理學角度上講善良本身並不可貴,因為它與內疚心理緊密相聯。人們常常責備自己不夠善良,或者過度地善良,甚至想為每個人做每一件事。這樣做的危險是你沒有時間來照顧自己。你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基本需要。同情心是很重要,但並不隻是為他人,更重要的是要愛護自己。不愛自己的人當然也做不到愛他人。

本文摘譯自:Feel good about yourself. By David Servan-Schreiber (心理學和精神病專家)。Psychologies. April, 200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不愛自己的人當然也做不到愛他人。

嗯,我得好好愛護自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