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紅豆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
個人資料
正文

淺談安慰劑效應對健康的影響(天涯覓路)

(2010-07-14 08:59:18) 下一個


生病、吃藥,是每個人生活中常有的事。但生的“病”是否是真、吃的“藥”是否治病卻是另外一碼事。我們的身體是由自己的頭腦來支配的,頭腦的“相信”對我們的健康起很關鍵的作用。

安慰劑效應(拉丁文:Placebo)在醫學上被用於檢驗藥物作用的真實性。安慰劑中不含有“藥物”,但醫生會告訴病人:你用的藥會產生什麽作用,或什麽感覺。醫學研究證明安慰劑本身的確有“治療作用”。這取決於多方麵因素,例如:醫生的誘導、病人對醫生的信任程度、藥物的品牌、價格、劑量、形狀、顏色等等。隻要廣告做得好,假藥也能“治病”。

反安慰劑效應 (拉丁文:Nocebo),一種是指病人認為治療會產生對健康不利的效果,致使疾病惡化;另一種是指病人在醫生的誤導下產生疾病。最近英國醫學研究發現:同樣的病人醫生測出的血壓值比護士測得值要高。原因是病人認為:醫生給測血壓,一定是有病了[1]。

兩種相反的安慰劑效應可以先後發生於同一個人,例如:

中醫大夫看病人慣用誘導方法。醫生會對病人說類似你最近消化不好、睡眠不好等等的話。最初你可能認為不對,可是仔細想想,的確有這些問題。然後醫生在告訴你:吃了我的藥兩星期後就好了,於是兩星期後可能就好了。

婦女更年期本是生理現象,可是近幾個世紀來被醫藥界誤導,幾乎誇大為“疾病”。許多40-50歲的婦女認為到了更年期,便失去了自信。也有一些婦女借題發揮,小題大做,鬧得家裏家外雞犬不寧。於是,更年期婦女便會尋找藥物或激素來“治療疾病”。回想一下,我們的祖母鬧過“更年期”嗎?如果我說更年期是女人一生最好的時刻,人們一定不相信。因為女人的天性是喜歡借助外界力量使青春永駐,這是辦不到的事情。

正如 Ben Goldacre 在《Bad Science》一書中說:因為醫藥界對現有的疾病沒有新的治療方法,所以隻能“發明”一些新的疾病已滿足醫藥界的營利[2]。人們往往聽從和相信媒體的誘導,把正常的生理現象當成疾病。

最壞的反安慰劑效應就是當醫生告訴病人病情惡化、生命隻有幾個月時,病人也會聽從醫生的“安排”,定時結束生命。

人的身體是頭腦的忠實隨從者,“相信”是有生物化學反應的大腦活動。從不同的安慰劑效應來看,我們的“信”與“不信”掌握著我們的健康和生命

[1]  Doctors 'cause blood pressure to rise' .
http://news.bbc.co.uk/1/hi/health/8667638.stm

[2] 《Bad Science》(偽劣科學),作者:Ben Goldacre (英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