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某些中國人
(2010-06-19 09:47:06)
下一個
鑒於壇上某些的上海人大放厥詞發表上海是上海人的,上海的繁榮專屬上海人,上海人養活農村人的言論,我有必要談談上海繁榮的曆史。
上海開埠:1843年11月17日,首任英國駐滬領事巴富爾抵達上海到任,標誌上海正式開埠。
從1860年以後,上海開始進入初步繁榮的時期。《北京條約》簽訂以後,隨著長江和中國北方沿海口岸向外商的開放,上海地處長江口、居中國南北海岸線中點的區位優勢日益明顯,更多的外商——以英國商人為主,其次是美國商人,後來又加上歐洲大陸普魯士、丹麥、荷蘭、瑞典、比利時等國的商人,以及1871年以後的日本商人,都紛紛選擇上海作為他們在中國的貿易基地,並設立了領事館。在這一時期來滬最著名的外商機構,如英資太古洋行。
自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到1906年,鴉片買賣合法化,上海成為當時中國最主要的鴉片輸入港。
上海是作為外國人的殖民地走向了第一次繁榮,為什麽以前很多上海人見外國人點頭哈腰,卻對國內同胞頤指氣使,因為他們以能成為最開始接觸洋大人的清奴感到驕傲,從這點看滿人對漢人的奴化教育功不可沒。經過幾百年清朝統治,漢人曾徹底跪倒在洋人麵前,這段曆史我就不多說了。
其次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是1949-1978年從中央政策最大受益者之一
由於工農業剪刀差政策的原因,1949-1978年上海GDP增長遠快於其它省份,1952年全國GDP679億元,上海GDP為35.86億元占當時全國1/20,但到了1976年上海GDP已占全國1/6,增長率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1984-1992年上海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城
1984年,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14個沿海城市,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由於上海國有職工沒創業精神的原因,這段時間上海雖有開放政策卻發展的很慢。
1992-2006年上海是中國政策最大受益者(浦東開發)
可見從1949-2006年,上海一直是中央政策的最益者。
當然這些是外在條件,上海的經濟的繁榮是全國人民的努力結果,和北京,深圳等等一個道理。現在是時候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回報中國人民了,希望政府別忘了當初製定政策讓這少數的城市先發展起來的初衷是什麽,那就是帶領全國其他地方人民一起富裕。特別要提的是農民是中國的主體,沒有他們,就沒有中國的發展,他們犧牲了這麽多卻一直在被遺忘的角落哆嗦,還時不時被人踹上兩腳。
總之,我隻想告訴那些狹隘的帶有歧視眼光的中國人:中國的每個地方都屬於每個中國人,現在的社會存在的不好的東西不代表就應該存在。歧視自己的同胞就是歧視你自己,這樣的行為隻能換來別人對整個漢民族的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