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像,相似,同什麽一樣:~此。~是。~同。~故。~初。遊人~織。
3. 比得上,及:百聞不~一見。自歎弗~。
4. 到,往:~廁。
5. 假若,假設:~果。~若。假~。
6. 奈,怎麽:~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與,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詞後,表示動作或事物的狀態:突~其來。
10. 表示舉例:例~。
11. 應當:“若知不能,則~無出”。
12. 〔~月〕農曆二月的別稱。
13. 姓。
這麽多的意思在 漢字的 如 裏麵。可是 漢字卻隻寫:甲骨文。
很多人不明白,如 和 姓 到底是什麽的關係呢?
如 和 姓 相同點是:左邊都是 女。女 生 為什麽說 姓 呢?而我們現在的姓 通常是跟 父親的姓。
這對嗎?這有道理嗎?
請看 漢字解碼=姓名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006&postID=14510
曾經有一位學過中文的挪威朋友說,西方的姓名全名寫得清清楚楚.
通常先寫自己的名,中間有時候還有中間的名,最後父親的姓。
這樣便把血緣關係寫得清楚。
而中文漢字的姓名,顧名思義,姓,隻說女生的,便是姓。
可見西方對認識血緣關係比較早。對DNA的發現也比較早。
我笑著說,那你又錯了。
這位朋友要我說說,漢字的姓名姓字不是女 生 嗎?
我說漢字的姓 字確實是由 女,生 組成。
但是不僅意生這個孩子的女人便是姓。
漢字的姓名 卻告訴了我們很多很多。
首先,古代很多女性沒有姓名的,通常她們隻有小名,
乳名,或者某某氏而已。
雖然 姓 字由母親。姓 字表麵沒有提到父親。
但是我們的古人並沒有忘記孩子的父親。
而且一直提到父親。
在哪裏呢?
在 姓 字的發音上。
姓 和 性 同音。而性通常是男,女的結合。
所以,姓 字表麵沒有提到男的,孩子的父親。但是姓 和 性同音。
而性,通常意男,女的結合。所以 姓 也一定得有男的,父親的存在,
參加。隻是男的,父親參加後在去了哪裏, 姓 字沒有說,沒有寫,
沒有告訴我們。所以漢字的姓字強調了得必須是這個男性A同這個女性
的性結合,才是這個男性和這個女性的孩子的姓。
如果這個孩子是和別的男性B生的,那這個孩子不可能是A男性的姓,
隻能是男性B的姓。養別人的孩子也不是這個男性,父親的姓。
這裏的血緣關係其實很清楚。比西方的姓 更清楚的表達了:孩子的姓
隻能是這個男性父親同這個女性母親的性結合,這個孩子才能用屬於
這個男性父親的姓。
但是,女性和男的結婚後,女的便 改 同男的同姓。西方國家也有這個傳統。
這樣便容易知道孩子的父親了。所以 姓 字雖然是 女 生 的。
但是其實強調這個和她有性關係的男的。而女性和男的結婚後,
改成和男性一樣的姓,所以雖然 女 生 的姓 表麵是女的,但
其實是跟她結婚,生孩子的男性,父親的姓。
我們中國一些地方男女結婚後,女的沒有改成男的姓。
但是他她們的孩子通常用男的,父親的姓。
名。
漢字的名 字更是直接的告訴我們:
名 字上麵是 夕。下麵是 口。
而 夕 在 前麵說過,夕裏麵有DNA ?。
而 口 意用口說的,也意被說,叫的。
所以 名 顧名思義一定要帶有DNA ? ,帶有人,物的DNA。
這樣才突出人,物的名。而 夕 寫放在口上麵,意上口。
上口 意 讀得上口,說得上口,叫得上口。
意不能太難讀,太難說,太難叫。名 為什麽要帶有 夕DNA呢?
因為這樣才能明顯的突出 人,物來。所以 名 發音 同 明顯的明 一樣。
名字顧名思義要明顯的帶有人,物的夕?DNA。
而且要上口。不能太難叫,太難說。
這也便是我們非常重視名字的原因。
一個好的,準確的名字很重要便是這個原因。
您說,是西方重視DNA,先發現DNA呢?
還是我們的漢字重視DNA,先發現?DNA呢?
挪威朋友沒說什麽了。
通過漢字解碼=姓名,我們可以發現: 如 女 生出來的新的生命:口。
而這個新生命 口 一定帶有 父親的DNA,所以這 如 簡接的 非常準確的 表達了 如 的意思。
非常有意思的還是:如 裏麵的新生命 口。
為什麽 漢字在 如 字裏麵用 口, 而不用 十 或者別的 來 表達這個新生命的 意思呢?
十 是 生命的最原始狀況,這 十 可以生長為 萬事萬物,不同的 DNA。
而 口 卻已經是 成形 的生命,所以 這 口 一定帶有 口的 前輩的DNA。
這樣非常準確的,正確的 表達了 如 像 的意思。
而且:口 也意 嘴巴,說 的意思。
俺也隻能是 說說 而已,
不對之處,多多指教。敬請多多包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