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澳大利亞,有點年紀的人也許會聯想到鱷魚先生(Crocodile Dundee),或許會聯想到澳大利亞動物園管理員、電視名人、野生動物專家、環保主義者和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 Steve Irwin,年紀輕一點的會聯想到袋鼠樹熊毒蜘蛛蛇蠍,也許有人還會聯想到Russell Crowe和Hugh Jackman。 如果對象是本地土生土長的小孩,他們很可能會聯想到Ned Kelly, 一位傳說中的專和政府對著幹的,放蕩不羈,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流竄犯。 而我當年聯想到的是那藍天白雲下,綠草地上的群群綿羊和剪羊毛手汗如雨下手起刀下滿地狼藉的場景和輕快的剪羊毛歌曲。
以上這些關於澳洲的聯想都有相似的共同點,就是把澳洲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男性聯係起來,而這些男性為了生存,往往必需多少具備一些放蕩不羈,粗曠奔放,自由散漫,健康陽光,不修邊幅,衣著隨便,同時缺乏文化教養,老土,但往往也具備一點心地善良,挺身而出,仗義相助的天性。 憑借著我在澳洲生活多年的經曆,可以確認這些確實是澳男的一般特性。 當年我登陸澳洲不久,感到特別喜歡這裏的實在,直接簡單的人緣關係, 還有接地氣的人和事。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後,漸漸對澳洲有了更加全麵的了解, 也發現在這些表麵現象的背後,尤其是悉尼墨爾本附近也有其豐富的文化傳統,曆史底蘊的一麵。 尤其是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可以說不亞於世上任何一個地方。 本帖的目的,就是以我親身的旅曆介紹一下悉尼的老牌中學的校園,從一側麵了解一下澳洲的教育現狀, 管中窺豹。
所謂的老牌中學,是指悉尼附近的一些男子中學,其中包括一所公立和七所私立男子學校。 “老牌中學”是我起的稱號。 這些中學多年前組織在一起,成立了個協會,協調相互合作以及相互的體育運動比賽,後來這協會簡稱“old boys”, 如同常青藤一般。 “old boys”顧名思義首先得有點年份 曆史沉澱,這項是硬生生的指標,是後來者永遠無法創造和追趕的。 澳洲近代史也就是那麽兩百餘年,這幾所中學也都有150到200年的曆史,有點曆史份量。 除了年份,要成為“old boys”一員,要滿足好些標配,以下圖片中會一一解析。
Old Boys:
Sydney Boys High School (公立, 成立於1883)
St Joseph‘s College (私立, 成立於1881)
St Ignatius' College (私立, 成立於1880)
The Sydney Church Of England Grammar School (私立, 成立於1889)
The King‘s School (私立, 成立於1831)
Newington College (私立, 成立於1863)
Scots College (私立, 成立於1893)
Sydney Grammar School (私立, 成立於1857)
Sydney Boys High School 悉尼男子中學:這是一所省重點,有入學考試的門檻
主教學樓
樓前的大草坪
old boys 的一個標準配置就是要有sandstone的老建築
old boys 的另一個標準配置是校園的建築必須有羅馬庭院,也就是Peristyle的列柱
有些年頭的校園,往往也有有年頭的樹木
old boys 一個標準配置就是要有網球場
圖中我兒子準備接球
公立中學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網球場的,因為這涉及都一視同仁的政策
悉尼男子中學的足球場是租借澳洲聯邦100周年紀念公園內的球場
既然來到公園,就四處遊蕩
野生黑天鵝
水鳥的天堂
Sydney boys 的冬季校服
課外教育
十年如一日,每天都漫長,下班後當車夫
蜻蜓點水,樣樣都要摸一下,玩一下。
看他這樣玩法,就知道一切都是浪費時間。
Sydney Boys 夏季校服。 看著穿著整齊校服的他,是我這些年來的唯一驕傲。 這畢竟是所省重點,
St Joseph‘s College:
主教學樓
這規模,還以為來到了歐洲哪家皇宮。這隻是一所中學的教學樓而已。 記得我剛到澳洲不久,就住在離這所學校不遠的地方。 到了夜晚,有時候可以依稀聽到鍾聲和學生的說話聲,可我從來沒有嚐試走過來看看的念頭。 直到若幹年後,開車送我兒子過來比賽才終於有機會進來瞧一瞧。
校園過道
根據外表,基本可以確認這是一所天主教會的學校
校園側門
漂亮的花朵
教學樓裏逛逛,裝潢古色古香
球隊老照片
下麵應該是曆任校長的油畫
下麵大概是梵蒂岡教皇的油畫,這和掛馬恩列斯是同樣的原理
食堂一角
校園一角
sandstone的老建築是old boys的標準配置,還是老建築養眼
拱形的窗框,的確美觀
足球場上的比賽攻防激烈
St Ignatius' College
主教學樓挺雄偉氣派的,前麵是綠油油的草地
主教學樓背後
old boys 的標準配置之一:拱形列柱
漂亮養眼的校內教堂,也是標準配置之一
巨大的彩色拚圖玻璃窗
標準配置之一
再來一張
下麵這雕像應該是Ignatius, 聖人Ignatius是今位於西班牙,羅馬時期的基督徒,當年由於他不是羅馬帝國的子民,所以他沒有資格選擇被斬首一刀了斷的處決方式,而被押送到羅馬鬥獸場,那接受最殘忍的死刑方式,被拋到饑餓的猛獸群裏。 他的一句名言:
He who carries God in his heart bears Heaven with him wherever he goes。
若是Ignatius 如今看到他的當年的付出已在澳大利亞生根開花結果,會是何等欣慰?!
校園外的河,所以也叫Riverview
sandstone, 如今有錢也難弄得到。
球賽準備開始,遠方是悉尼市中心,高的是悉尼塔
校園內的教堂
漂亮的彩色玻璃拚圖
估計都是圍繞著St Ignatius的故事
專門燒製的玻璃,相當尊重隆重
好大一顆椰樹
據說這是Ignatius的遺言:“I am the grain of Christ. I am ground by the teeth of the wild beasts that I may be found the bread of the world,”
The Sydney Church of England Grammar School
主教學樓
主教學樓
地處北悉尼,對麵就是悉尼歌劇院和悉尼大橋
老建築的線條就是優美,前人的審美觀就是高
校園一角
刻在石碑上的曆史
old boys 的一項標準配置是校園內有遊泳池
市中心的校園,地皮有限。
The King‘s School
old boys 的標準配置: 列柱庭院
剛來澳洲的時候,覺得澳洲人好浪費,好無聊,整天對著草地澆水,然後割草,再澆水,再割草。 現在才明白那是一種有格調的生活態度
這是一個圓形的cricket ground, 中學能有這樣的場地,非常罕見。
比賽進行中
草地幾乎天天專人維護
標準配置:遊泳池
old boys 的一項基本標配就是有自己的大巴車隊。 每天放學時,大巴列隊緩緩駛出校門的時候,頗為壯觀。
比賽記分牌樓,非常隆重
還有健身房,就是沒有時間學習
講述他們做的一個project
也許因為有好些寄宿的農民子弟,還有專門的工房提供各種工具,甚至電焊機,學生可以學習動手使用工具,以便回家後可以當農場的幫手。我想起了從前我上小學時候的勞動課,隻是手工做瓜子鏈條。
動手能力很重要,尤其在澳洲當開荒牛
年級在開會
校園一角
學校的小學部
周末總是在運動場上度過
風雨無改
不上場的,規定必須穿校服到場助威
室內籃球場,old boys 的標配之一
還有課餘的樂隊表演
學校灌輸培養的價值觀
校園裏的教堂
Newington College
主教學樓
操場
球賽
男子中學最重要的事情好像就是體育比賽
這樣多年如一日地風裏來,雨裏去,意誌應該會堅韌一點吧?
下麵這是橄欖球賽,傳統的英式教育之一
Scots College?
主教學樓
老式建築
校內教堂
教學樓側麵
教學樓後麵
海邊的足球場
照例我騎著我的折疊自行車到處亂竄
Sydney Grammar School
學校正門,坐落在悉尼市中心的海德公園旁邊
大禮堂
這是對麵海德公園邊上的庫克船長的雕像
附近就是Kingscross, 看看老式房子。
維多利亞風格建築
邊上的港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