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人骨氣的問題
(2005-06-24 04:24:26)
下一個
其實有關於中國人骨氣的問題,還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中國人是個很有特色的民族,這誰都不能否認。從古到今有一條對我們來說有一條“真理”,叫做“明哲保身”。包括客家人,其實就是正統的漢人為什麽這麽愛遷徙,我感覺很大程度上是這個原因。(說國語的其實是蒙古人或叫鮮卑,女真與漢人結合的文化,廣東話是正統中原文化,遷徙所至。)我們很難同仇敵愾,基本上是當兵的打,當民的跑,所以這可以很大程度表現出來我們的心理。所有人基本都是“忍”字當頭,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就像抗日。“義勇軍進行曲”也隻有在這種時刻寫出來,曆朝曆代幾乎沒有見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在日本,韓國,德國翻譯出來根本沒有人能聽得懂,也無法理解。但其實這幾乎是所有中國人的共識,也是“忍”的方法之一。
每個中國人都是一個容積固定的空心物品,彈性很大。(不知道可不可以這麽形容),我們很能承受來自縱向的壓力,但是這就導致了橫向的突出,於是從古至今我們沒有停止過內鬥和勾心鬥角。“防人之心不可無”我相信這句話的意義一定是中國人先提出的。到現在的地域保護意識,沒什麽國家的人可以做到不同地區的人無法交流,兩個**中心的人可以吵到翻天覆地,而且比例如此之大。同時也很成功的塑造了現在所謂的“台灣意識”。
一百年前有位外國人到了中國,待了10年,留下一本書,叫《中國人的特點》。開篇第一章就是“愛麵子”。曾仕強曾經說過中國人的特點7個字概括,“貪財怕死愛麵子”,你敢說你不是?說不是的就是愛麵子。的確,無可辯駁我們很愛麵子,這種心理一部分會反映在“不當出頭鳥”這個現象上。所以記者在采訪圍觀落水兒童無人救的群眾的時候,有個人說“如果是我一個人,我一定會下去救他”。
說到這裏有個奇怪的問題,事實證明我們是一個很容易煽動的民族。但是既然“明哲保身”又“不當出頭鳥”那又為何會這樣,看似矛盾,其實不然。不當出頭鳥的根本立場是“看別人”,中國人簡直生來就會這一套。攀比其實在世界上並不多見。於是,外國人開始驚異於中國手機的使用率。我曾經給狐朋狗友說過,其實讓中國人學習一樣東西太簡單了,就是把這個東西變成一個可以引發潮流的“爆點”。這裏的“爆點”和朱利安尼的“New York Tipping Point”完全不是一個意思。政治上完全西化的台灣在逐漸喪失中國文化“內斂”的氛圍後,所有女性都瘋狂的追求範思哲和古奇就是例子。此外中國2004年被稱為“執行力年”就可以更加貼切的證明。
林語堂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忘了叫啥了~~),其中一段的意思就是造成中國人諸多特色的關鍵原因是因為人權問題困擾中國太久了,好幾千年,人們已經習慣了。(我考太對了,我頂~~)話又說回來,當今中國存在著七大壓抑,一是民族主義的壓抑,二是新聞媒體的壓抑,三是弱勢群體的壓抑,四是校園的壓抑,五是知識分子的壓抑,六是網絡世界的壓抑,七是憲法的壓抑。中國正在走向開放,壓抑的情況是開放社會中需要改變的現狀,疏導民怨要象泄洪一樣,不能等洪水來了才開閘,平時就應該有疏導的機製;更要像壓力鍋蓋上的安全閥,要保持疏通的狀態,以免形成高壓引起爆炸。反日的風潮不是最近才有的,這兩年包括吳剛,西北大學的表演事件也出過不少。但最後都成了鬧劇收場。個中緣由也應該和這壓抑有很大關係。包括這次一大堆的風波和遊行,參雜的水分也算不少。這其實非常有損中國的形象,也是北京很頭痛的事情。所以我們就算沒有看到安全閥,也不能自己爆炸了。
日本的右翼喊的凶,因為他們害怕。害怕什麽?害怕和平崛起的中國,越和平,它越發瘋。所以我們就是要不溫不火,直到徹底擊潰它。我們是有骨氣的,但是不是以某種暴力的手段。如果我是中國老板,有日本廠商來合作,隻要不是右翼,我絕對合作,直到把它拉攏過來,讓他了解中國,喜歡中國,離不開中國。這看起來像沒有骨氣,其實是最大的骨氣。所以我建議我們在“看別人”之後,要思考一下到底應該怎樣對待,隻多這一步就好。吳建民說中日兩國合作的潛力非常大,這是事實,我們不該浪費。無論從哪方麵看,合作的越多,都是日本對中國的依賴越大,而不是中國對日本的依賴越大。長遠一點看,擊潰右翼不在話下,到時候讓日本做我們的鷹犬而不是美國的,豈不快哉。這也就是我想說的骨氣了。
困了,睡覺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