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堵車之我見

(2011-01-06 18:16:00) 下一個

北京老城裏東西向的街道多叫胡同,南北向的多叫街。老北京城裏胡同遠遠多於街。為何那? 是因為北京主要民宅的四和院多座北朝南,為求朝向好。因此,北京城裏南北向的路很少,舉一例,從王府井到東單中間沒一條南北向的路。在任何西方大城市裏, 這段距離,會有幾條街了。北京的胡同也不是走車的,拆了一些胡同修了車道,但密度還是不夠。也不能把胡同都拆了。加上四四方方的故宮在北京正中一站,路都要繞著走,能不堵嗎。整個兒一個沒治。

治堵的一招就是停止北京中心老城內的建設,以保護為主,隻建旅遊項目。新的工商項目一律放在三環外。另外在城外多建文化商業中心,居民可就近購物娛樂。

想當年若是聽了梁思誠的,把老北京留起來就好了,今天還會有一個舉世無雙的美麗的古都。

梁先生建新北京的建議實施了一點點,北京的三裏河,幹家口, 百萬莊就是梁先生的新北京所在。許多中央的部委就建在那裏。但蘇聯專家改造北京的觀點贏了,老北京被改得麵目全非。

北京1949年以後建的麵積是老北京的好多倍,除城南外,二環以外都可以叫新北京。根本的問題也不隻是建不建新城,而是不應該拆舊城,而且現在還在繼續。北京老城交通不便,且不宜改變,但不斷添建商業中心,寫字樓,住宅。造成老城人口密度增加,交通壓力大。除了拆更多的房建路提高密度,根本無法解決。但如此下去,老北京將不複存在。北京的魅力也將消失盡遺。我們這幾代人將成為千古罪人。

北京新建的部分在二,三環之間的連通路是按照北京老城的城門和城牆的豁口修的,密度不夠。二,三環之間的新北京很多在五六十年代始建,多為單位大院型。 大院圈地之內歸單位管,道路毫無規劃。大院之間的路間隔大,造成通順的車道密度不夠。新北京內單位大院捱大院,大院內的路是走不通的。

國外無此大院獨立王國,大樓之間的路都是通的,道路密度高許多。北京的堵車很有中國特色。北京如此建設了半個世紀,一下從自行車之城便成汽車都城,需要大改。

就是北京近些年的建設規劃也是以建築小區為主,小區內部的路是輔路,以人行為主,很不通暢。小區和大院是一樣的。這種設計是汽車前時代的。人一進小區,以步行為主,很‘綠色’,‘環保’。許多國內來探親的老人,大搖大擺的走在美國住宅區裏的車道上,象在北京大院裏一樣。

看看曼哈頓,幾十米一條路,加上單行限製,交通量大許多。北京還要打開大院,小區,增加道路,才能緩解交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