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說黃光裕的倒下:人治的杯具

(2010-05-21 06:08:23) 下一個
在被羈押了一年多之後,今天,5月18日,黃光裕被被判14年有期徒刑,罰金也創了記錄,8億元。其妻杜鵑獲刑三年半,罰2億。10億現金該用多大的袋子裝呢?我還真沒概念。唉,如果早點散出去幾個億,哪會有今天啊。散了400多萬,你當打發要飯的呢。誰都看得出來,這麽點錢,和國美帝國、和首富的身份,不相稱啊。

  前幾年因為所謂的“原罪”,黃光裕就曾經被公安部門調查過,當時也是傳得沸沸揚揚,但很快事情就被擺平了。在當時,我就預感到問題不是這麽簡單,黃光裕雖然這次僥幸逃掉了,但更大的網也許正等著他。
  這次事件,我認為是個信號-----有人要動他了。
  
  2000年之後,國美帝國開始走向輝煌。記得02年底,我正好在一家大型手機零售連鎖上班。各大報紙都有相當多的軟文來報道國美電器即將進入廣州的消息。公司非常緊張,每日都派人密切關注國美門店籌備以及開業的動態。因為那個時候,不知道國美會不會賣手機。如果賣手機,肯定是個非常強大的對手。國美開業了,沒有賣手機,整個公司都從緊張中鬆了一口氣,原來是虛驚一場。
  
  由此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國美每進入一個地方,對當地的電器零售秩序,都是一場沒法想象的衝擊。作為一個以手機這樣的單一品類零售的公司,都這麽緊張,何況那些同樣做家電零售的大大小小的公司該是怎樣一種心態。
  伴隨著國美帝國的不斷強盛,黃光裕個人財富也在迅速積累。黃光裕是典型潮汕商人,埋頭做生意,卻少出風頭。在國美聞名全國的時候,依然沒有多少人知道黃光裕其人其事。
  
  胡潤的百富榜,把低調的黃光裕從幕後推向台前。商場上,尤其在中國的現實環境中,絕對不算什麽好事。當企業總裁成了明星,就必須接受萬千雙眼睛的審視和注視,以及無數張血盆一樣的大口。
  
  網上流傳比較廣的黃光裕的專訪視頻,主要有三個。兩個在《財富人生》一個在央視《對話》。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人不善言辭不善自我表現。在訪問過程中講話總是很謹慎,而且從頭到尾都流露出緊張的狀態。
  在公司會議室裏對著眾高管運籌帷幄指點江山,麵對鏡頭卻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可見,他僅僅是一個商人,不是明星。
  
  而正是明星的光環,將一個優秀的商人帶向萬劫不複的深淵之中。
  
  做企業,需要和政府處理好關係。做到國美這個份兒上,已經沒可能還是處在與地方政府科長、局長之流打交道的層麵。從相關報道我們看到,黃光裕也結交了一些高官。說是高官,那是對比之下。從國美在中國的地位來講,他結識的這幾個還不算高,數量也太少了。說通俗一點,就是他們幾個的級別和規模,罩不住國美和你黃光裕。有點風吹草動,泥菩薩過江自身都難保,哪還能管得了別人。
  別說國美這樣的大企業,就是一個幾個人的小公司,你找公家辦事,不給好處你試試。辦的下來算你本事。這個我是深有體會。在之前公司的時候,我曾兼任過一段行政的工作,和政府部門打過交道。說政府部門其實有點誇張了,其實就是地級市局級單位下屬的辦事單位,一般稱為“XXXX管理所”之類的。因為我一直是做銷售方麵的,對遊戲規則不熟悉,開始以為真的是我們手續不齊備。於是乎,對方要求補這個,我就去辦這個,等辦好了,人家又說缺那個,等我搞定那個了,人家又說…總之,沒完。後來,我開竅了,“找到佛,燒點香”,就什麽都不缺了。
  
  在中國現實的官場體製下,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公司,你沒法不去妥協,無論是否願意。
  
  黃光裕執掌著國美帝國,而國美又是個民營企業。一個民營企業做這麽大,有人看著會不舒服的。如果認為僅僅給政府交點稅就夠了,真是大錯特錯了。中國政府缺你國美那點稅嗎?不缺。
  
  黃光裕做生意絕對牛X,但搞政治,太嫩了,甚至連我都不如。如果我做到國美這個份兒上,一定會先把自己“抹紅”------紅色資本家,看誰敢動。我們必須明白,在中國,無論你多麽有本事,有多大的成就,都得感謝黨,感謝政府。強迫自己樹立一種意識,就是沒有黨和政府,一切都無從談起。你有錢了,你首富了,你有義務把錢分給黨,誰是黨?這個問題很複雜,就看你是否站對位置了。
  黃光裕對政治的極端幼稚,是其個人悲劇命運的本質原因。
  
  曾經的風光已然不在,把首富變成階下囚也許隻是一個人一句話。
  
  黃光裕被指控“非法經營罪“(買賣港幣)、“內幕交易罪”(操縱股價)、“單位行賄罪”。明白人一看,這都算什麽罪啊,如果這都算罪,百富榜上隨便抓個人直接丟到監獄裏,絕對冤枉不了。這個就類似於“番茄花園案”,XP的盜版,全國人民都知道,也知道這個是違法的,但基本人人都在用或者都用過。好了,微軟發飆了,抓你個軟“番茄”,和你玩法律。得,沒話說了,人家玩法律了。我又想起來一句話,叫“欲加之罪”。如果真想扳倒誰,中國那麽多法律,我就不信找不出一條來。
  人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既扳倒你,又義正詞嚴,有理有據的。讓你沒話說,隻能認栽。至於百姓呢,雖說都知道怎麽回事,但你又能怎麽說,怎麽做。
  
  其實,黃光裕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一個縮影。由於國情關係,製度上根本講是遏製民營企業發展的,想發展就必須突破這些障礙。如何突破,不是繞路就是打擦邊球。繞路也好擦邊球也好,其實都有裁判看著呢。即使沒看到你繞路,但你走過來了,而直接走不可能走過來。
  這是說製度方麵,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人治”。大大小小的,隻要是和公家搭邊的,都需要所謂的“審”和“批”,其權力最終要到個人的手中。而個人的審批又存在太大的尺度問題。想批,總能找到方法;不批,總能找到理由。可憐的民企,剛剛繞道累的半死,現在又得配合那幫孫子找“方法”,不然,人家給你“理由”。
  
  作為民營企業,一但做大了,就必須做“順民”。穀歌不懂這個道理,被趕走了。做了“順民”還不夠,還得站對隊伍。占哪邊,這很重要,站對了,你就名利雙收;站錯了,萬劫不複。就像當年國共爭權時候,你占哪邊直接決定了個人的未來命運。
  
  黃光裕落到今天這步田地,的確有太多需要他在監獄裏反思的地方。
  上不上訴的,我認為意義不大了。我想,這個問題黃光裕也清楚。在他被抓的時候,這就已經成了鐵案,根本沒有能力去翻案。隻能認栽。
  有很多網友說判了14年,但黃總有錢,幾個月就出來了。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啊,有點頭腦吧,可能嗎?如果你明白他究竟為何進去的。簡單一句話----誰敢放他?
  
  寫不下去了,頭緒很亂。我悲哀,為黃光裕,為這個時代。
  也隻能如此了,我救不了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