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事解讀
(2011-01-31 05:21:37)
下一個
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環球時事解讀
戴秉國接受中俄媒體聯合采訪
【莫斯科消息】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2011年1月25日,在莫斯科出席中俄戰略安全磋商的國務委員戴秉國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接受了中俄媒體聯合采訪。
戴秉國:昨天多莫傑托沃機場發生重大恐怖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我們強烈譴責這一恐怖行徑,對死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對傷者和死難者家屬表示深切慰問。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楊潔篪外長已分別向梅德韋傑夫總統、普京總理和拉夫羅夫外長發了慰問電。
我此次到莫斯科是來舉行第5輪中俄戰略安全磋商。前天晚上到的莫斯科,昨天上午與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先生舉行了磋商,下午梅德韋傑夫總統親切會見了我和我的同事們。今天上午我又與拉夫羅夫外長舉行了會見。莫斯科是白雪皚皚,我真羨慕你們啊,北京到現在一場雪還沒有下。現在我願意回答各位的問題。
俄羅斯24小時頻道記者:您為什麽在胡錦濤主席剛剛結束對美國的訪問後就來俄羅斯進行戰略安全磋商?
戴秉國:這完全是一種巧合。幾年前根據中俄兩國元首的倡議建立了中俄戰略安全磋商機製,我們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磋商,一般是在年底或年初。這次磋商本來應於去年12月舉行,因為日程的原因推遲到現在。今年的磋商將按慣例在中國舉行。
俄羅斯24小時頻道記者:此次磋商主要討論了什麽問題?
戴秉國:我們主要討論了三方麵的問題:第一,中俄關係。第二,當前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第三,重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雙方表示,要共同努力推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進一步發展;國際形勢變化很快,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對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磋商;雙方將進一步就一係列重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加強溝通、協作與配合。我們談得很好很深入。
俄新社記者:你們是不是談到了胡錦濤主席訪美的事?
戴秉國:是的,談到了。我們還談到了去年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對美國進行的訪問。幾天前胡錦濤主席剛剛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我告訴俄方,胡錦濤主席此次訪美是對奧巴馬總統2009年對中國訪問的回訪。雙方對這次訪問都十分重視,可以說這是一次成功的訪問。雙方一致同意,要共同努力致力於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胡錦濤主席對美國的訪問在全世界引起了積極的反響。我們認為,中美之間發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有利於中國和美國,也有利於全世界,包括俄羅斯。
俄新社記者提問:10年前,中俄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您認為如何推動中俄關係在下一個10年取得更大發展?
戴秉國:是的,10年前中俄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這10年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深刻的變化,中俄關係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中俄雙方一致表示將堅定恪守《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所規定的原則和精神,堅持世代友好、永不為敵。我們願共同努力,全麵擴大和深化中俄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努力推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再上新台階,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俄羅斯報》記者:聽說您過去在莫斯科工作過,能說說當時的情況嗎?
戴秉國:的確,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我曾在這裏,在這個使館裏工作過。那是中蘇關係最困難的時期,所幸的是已經永遠成為過去。1989年中蘇兩國領導人舉行了結束過去、開辟未來的曆史性會晤,實現了兩國關係的正常化,從此中俄兩國建立和發展了新型國家關係。你們很年輕、很幸運,生活在中俄兩國友好和合作的年代。今天的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倍加珍惜,我們要千方百計把它維護好,發展好。
你們是否去過中國?歡迎俄羅斯朋友們多去中國走一走,看一看。中國人口多,有13億,而俄羅斯人口僅有1億4千萬多。盡管中國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就,但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才隻有俄羅斯的三分之一,現在和今後長時期內,我們的中心任務就是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俄羅斯報》記者:您剛才講了中國的發展,您怎麽看現在的俄羅斯?
戴秉國:俄羅斯人最有資格評價俄羅斯。在我的眼中,在很多中國人的眼中,俄羅斯幅員遼闊,人民勤勞、智慧,資源豐富,擁有悠久的曆史文化,發達的科學技術和教育,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強大的軍事實力。俄羅斯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美好的發展前景。不管國際形勢發生什麽樣的變化,俄羅斯都是世界重要的一極,任何國家都不能忽視俄羅斯的地位和作用。作為俄羅斯的戰略協作夥伴和友好鄰邦,我們真誠地希望俄羅斯繁榮富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衷心感謝俄羅斯給予我們的多方麵支持和幫助。中國在許多方麵都需要向俄羅斯朋友們學習借鑒。
中國漁政船新年首巡釣魚島 遭日海上保安廳“警告”
【綜合消息】據媒體報道,中國漁政船“漁政201”號27日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執行正當任務時,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廳“警告”,要求不要“侵犯日本領海”。漁政船隨後明確回應稱,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日本共同社27日稱,當天上午7時50分左右,日本海上保安廳的飛機在釣魚島黃尾嶼西北約29公裏附近所謂的“領海毗連區”內,發現中國漁政船“漁政201”號在航行。
據日本第11管區海上保安總部透露稱,中國“漁政201”沿著所謂的“日本領海線”低速朝西南方向航行,日方飛機和巡邏船用無線電的電光板發出“警告”,竟要求中國漁政船不要“侵犯日本領海”。
“漁政201”則答複說,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正在執行正當任務。到上午11時27分駛離有關海域,日方稱漁政船沒有進入日本領海。
【時事點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目前而言,國務委員戴秉國於“胡錦濤主席訪美”之後,立刻訪問俄羅斯的“重要意義”,其實早在之前的點評中,就有所提及。
●針對“胡錦濤主席訪美的暫時性、或者名義上成功”,我們曾經給出這樣一組觀點
在之前的點評中,針對“胡錦濤主席訪美的暫時性、或者名義上成功”,我們曾經給出這樣一組觀點,即:
第一,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做出這一“技術性調整(詳細內容見之前討論紀要)”的背後,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甚至是西方資本利益的意圖在於:隨著時間的移動,通過一係列手段(比如維基解密之類的)顛覆某些重要國家(不聽從“歐、美國家利益”、尤其是不聽從“西方資本利益”的國家)、這樣,就可一方麵慢慢彌合“歐美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一方麵慢慢彌合“歐、美國家利益與各自資本利益之間的矛盾”,再一方麵,是激化“非歐美國家內部的矛盾”、激化“南方國家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就可用“一係列成功”以實現歐美國家利益與歐美資本利益的“絕對融合”,並繼續擴大、而不是縮小“歐美國家利益與中國等南方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從而可最大限度地保證“在西方框架內改良、而不是改革國際金融體製”。至於最後世界是“美元本位製”、還是“歐元本位製”,對西方資本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
●“再談”如何才能做到對美國、或者美國資本、以至西方資本(現在仍由美國資本代言)的“技術性調整”能“利用之”、而不是“被利用之”!
第二,對此,“非美勢力與資本”、特別是“中、歐、俄的國家利益”,歐盟資本利益,“非西方國家與資本”、特別是中國,都要保持清醒的認識。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對美國、或者美國資本、以至西方資本(現在仍由美國資本代言)的“技術性調整”能“利用之”、而不是“被利用之”!
對中國而言,在“利用之”的層麵上,美國這種“技術性調整”一旦兌現,那麽,它對用“天安號事件”才得以鞏固的“美日軍事同盟、韓美軍事同盟”之打擊將是極其沉重的。
因為,這種“技術性調整”其實可以被解讀為“中美重構、並共管西太平洋安全框架”,
但是,它也可解讀為“修訂東亞雅爾塔格局”,顯然,它對“中俄關係”的打擊也是非常沉重的,這是中國需要警惕的“被利用層麵”。
●戴秉國於“胡錦濤主席訪美”之後立刻訪問俄羅斯的“重要意義”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從“實質”上看,國務委員戴秉國於“胡錦濤主席訪美”之後,立刻訪問俄羅斯的“重要意義”,正是在於“高度警惕”上述“被利用層麵”,而“中國漁政船新年首巡釣魚島”、也恰恰在於“能利用”的層麵。
●俄羅斯媒體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事實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俄羅斯媒體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
俄羅斯24小時頻道記者:您為什麽在胡錦濤主席剛剛結束對美國的訪問後就來俄羅斯進行戰略安全磋商?
戴秉國:這完全是一種巧合。幾年前根據中俄兩國元首的倡議建立了中俄戰略安全磋商機製,我們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磋商,一般是在年底或年初。這次磋商本來應於去年12月舉行,因為日程的原因推遲到現在。今年的磋商將按慣例在中國舉行。
而結合我們上麵的討論、我們不難看出,戴秉國所說的“這完全是一種巧合”、這恐怕很有點兒“牽強”。
●蓋茨“訪華失敗”之後,“中美”就通過一係列明裏、暗裏的手段,向“方方麵麵”羅列立場
眾所周知,1月17日,據媒體報道,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海龍與俄羅斯副外長裏亞布科夫在莫斯科舉行中俄副部級戰略穩定磋商。雙方就戰略安全、國際軍控和防擴散,以及伊朗核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
而1月18日,恰恰是胡錦濤主席離京訪美的時間。就在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失敗”離開北京、至1月18日之前的幾天裏,“中美之間”更是就“胡奧會”的“後續影響”,通過一係列明裏、暗裏的手段,向“方方麵麵”羅列立場、互通氣息。
請大家注意,是“羅列”立場,因此,其“核心要義”其實並非簡單地羅列立場、而是在“公開羅列”可能出現的“排列與組合”。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中間,最為典型的有這樣幾件事:
第一,是1月14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失敗”離開北京飛抵東京之後,就東亞局勢,立刻公開表示如下觀點:
1),他認為,如果美國沒有在日駐軍,中國“可能會對鄰國表現得更加強硬”,而這一點,“圍繞中國在本地區地位上升的一些問題在多次領土爭端中表現出來,最近的一次就是去年9月發生在尖閣列島附近的事件。”
請大家注意,蓋茨在上述講話中使用了“日本對該島的稱呼--尖閣列島”,而不是中國所稱的“釣魚島”。
2),他還表示:我並不認為中國是“不可避免的戰略對手”。
對蓋茨在“東京”的講話,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其意義在於:
首先,是美國自己對“訪華失敗”的“真實情感流露”。蓋茨在上述講話中使用了“日本對該島的稱呼--尖閣列島”、而不是中國所稱的“釣魚島”,這除了可說明其“報複心態”之外,也是華盛頓針對“中美關係”公開羅列的一個“排列與組合”,那就是:“隻要條件許可,內心中真的很想”與中國徹底撕破臉皮!
因此,“這”就已經決定了“胡錦濤主席訪美”不可能帶來“中美戰略安排上的實質性突破”之結局。
其次,由於“蓋茨訪華失敗”彰顯的“失落情緒”與“報複心態”,更由於“訪華失敗”的蓋茨仍然不得不繼續強調“我並不認為中國是不可避免的戰略對手”,因此,這也就意味著:在現實的壓力下,美國決策者又必須在“胡錦濤主席訪美成功(名義上的)”與”胡錦濤主席訪美失敗(名義上的)”之間做出一個“極其實用的選擇”,而內、外交困的奧巴馬政府又極其渴望“胡錦濤主席能成功訪美(至少是名義上的)”、以暫時緩解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所謂“內政”壓力
所謂“內政”壓力:
一,是在於“美國金融危機仍然有待深化”,而導致了這場危機、且還準備繼續從危機中漁利的華爾街利益集團,卻不肯做任何實質性讓步;
二,是在於中國拒絕做出實質性讓步,“蓋茨訪華失敗”的主要評判標準在於中國“再次拒絕G2”,這樣,美國國家利益(比如,極高的失業率)與美國資本利益(比如,拒絕對華爾街金融遊戲規則做實質性約束)之間的巨大矛盾,在向外部轉嫁危機的慣用策略受阻(比如、中國拒絕G2)、或者效果不佳(比如、希臘危機對歐元的打擊作用有限)之後,隻得繼續在內部尋找消化途徑,並在“尋找不到”的過程中,繼續積累、繼續激化!
三,是在於“美國議員遭槍擊”,剛剛控製眾議院的美國共和黨通過了廢除美國醫療改革方案的提案(而這,恰恰是奧巴馬政府最得意的所謂政績)。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議員遭槍擊又“絕非巧合”地與她之於“美國醫療改革方案”的態度“直接相關”。
●美國國家利益與美國資本利益之間矛盾的空前激化、令奧巴馬政府麵臨著巨大的內政壓力
也就是說,在美國議員遭槍擊的背後,是“美國社會”已經在金融危機下被徹底撕裂,如果我們更深一步去觀察“美國議員遭槍擊”的社會背景,其觀察結果就是:在“華爾街拒絕實質性讓步”的情況下、美國國家利益與美國資本利益也被徹底撕裂。
也就是說,美國國家利益與美國資本利益之間矛盾已空前激化、令奧巴馬政府麵臨著巨大的內政壓力。
●該矛盾激化的“相對程度”與“絕對程度”,恐怕最終“都”將超過越南戰爭後期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隨著國際局勢的進一步演化,如果“繼續尋找不到”消化途徑的話,該矛盾激化的“相對程度”與“絕對程度”,恐怕最終“都”將超過發生了“美國政府更替”的越南戰爭後期。
●所謂“外在壓力”
而所謂“外在壓力”:
一,是在於歐盟已經借“中美”在“第三波排列與組合”期間“直接交手”之機,在“地中海計劃”的戰略掩護之下,斷然啟動、且已加速“歐盟全麵整合進程”,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其中包括了“歐盟軍事力量整合進程”。
二,是在於中國已經強行介入中東,並在歐盟與俄羅斯的戰略策應下,一個“在公開層麵”旨在反擊“美國東亞、南亞政策”、旨在將“大國間主要戰略交易平台”從中國身邊的南亞方向推向科索沃方向(暫時在中東做停留)的“中國中東政策”,不僅有力地推動了中東戰略格局的巨大變化,並慢慢形成了“中東破局進程”。
真實的情況就是,一旦破局就將實質性損害美國核心利益的“中東破局”局麵、正在快速形成。
●隻要美國“被迫”參與“交易”,那麽,美國核心利益“必然在交易中受損”
由於“中東和平進程”已經取代之前的“南亞方向”、成為眼前“大國間戰略交易的主要平台”,而“中東和平”向來就是“美國利益所主導”、特別是中東原本就集聚了美國國家與資本的“最最核心利益”,因此,不論近期內“中東破局”與否,隻要美國在“中東可能破局”的逼迫下“被迫”參與“交易”,那麽,美國國家與美國資本的核心利益“必然在交易中受損”。
●最令美國決策層感到無力的是
三,是美國寄予厚望、旨在一舉戰略翻盤的“南亞破局”依然無望;
四,是最令美國決策層感到無力的是,盡管冒著一旦“真相暴露”、就可能徹底摧毀美國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的巨大風險(比如,美國西太平洋安全框架兩隻‘錨’ 之一的美韓軍事同盟,必然因韓國政治掀起驚天巨浪而崩潰)、製造了“天安號事件”,但旨在全力逼迫中國“接受G2(注,再次強調:G2是美國國家利益也好、美國資本利益也罷、從‘歐美金融危機’中逃出來的、最為高效的通道)”的“美日與美韓軍事同盟的進一步強化特別是整合進程”,在“廣場協議”與“98 亞洲金融風暴”的巨大“曆史陰影”下;特別是、在日本與韓國經濟都嚴重依賴中國經濟的“現實無奈”下;在“中美經濟”也是高度互補、日本經濟與韓國經濟 “均很有理由擔心”最後是否會被“美國經濟”所出賣的“同床異夢”下;尤其是,在中國的中段反導、殲20高端戰略、戰術武器等標誌中國戰略與戰術層麵的攻、防體係已經初步建成的情況下,“該進程”不僅“完成實質性整合無望”、且始終停滯在“政治與軍事層麵”、並始終在與美國全球利益玩時髦的“政經分離”。
●華盛頓在“綜合壓力”與“巨大無奈”下在“國家利益層麵”做出“技術性調整”
五,是在上述“一、二、三、四”的“綜合壓力”與“巨大無奈”下,美國也不得正式向“方方麵麵”擺出“其東北亞政策準備重新做人”的狀態,從而在“國家利益層麵”做出“技術性調整”,並借基辛格之口、拋出“太平洋共同體”的“新概念”!
●“太平洋共同體”在政治與軍事層麵,它有著強烈“區域”色彩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如果僅從“東北亞、甚至東亞”的角度去觀察這一新概念,它顯然有這樣幾個主要特征:
其一,如果側重於政治與軍事層麵,它有著強烈“區域”色彩,也就是“中美共治太平洋”的味道;
●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它則有著強烈的“全球”色彩
其二,如果側重於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它則有著強烈的“全球”色彩,也就是“中美共治地球”的味道;
●至少在“策略層麵”,美國人終於也想與中國玩“政經分離”了
其三,在“其一”與“其二”的綜合層麵去觀察問題,我們則可強烈地感受地:
1),在“一”與“二”的強大壓力下,至少在“策略層麵(請大家注意我們的用詞)”,美國人終於也想與中國玩“政經分離”了。
●手段、目的與表象
2),對美國決策層而言,或者對“美國國家利益”與“美國資本利益”而言,“其一”不過是“手段”,“其二”才是“目的”,至於“其三”,不過是一個“表象”。
也就是說,在美國人終於也想與中國玩“政經分離”的背後,讓步的將是“美國國家利益”,如果這種讓步(美國承諾向中國實質性解禁高科技輸出、並允許中國資本實質性登陸美國)最終兌現的話;而獲利的將是“美國資本利益”,如果這種“獲利(美元本位製將繼續穩固運行、並開始開始瓦解、並吸收歐洲資本)”也最終拿到的話。
●表麵上看,“太平洋共同體”是“G2的修訂版”,但從實質上看,它仍然是“未經修訂的G2”
3),也是最為重要的,即:表麵上看,在政治與軍事層麵看,它是“G2的修訂版”,但從實質上看,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上看,它仍然是“未經修訂的 G2”,即:一旦得逞,“美國資本”必然攜“G2”之“巨大經濟、特別是金融威力”、先迫使歐盟(歐元)屈服、或者瓦解,“再”借全麵鞏固的“北約”之 “巨大的政治與軍事力量”、外加“吸引了歐洲資本”的“巨大經濟與金融威力”,反手徹底解決中國問題與俄羅斯問題。
顯然,如果我們從這個層麵去觀察形勢的最新發展,也就不難看出,在華盛頓決策層借基辛格之口正式將“第一個衝擊性變量(在兩篇高論中,基辛格稱:中美之間應形成類似歐美之間的那種戰略關係、以防止“中美之爭”走向“英德戰爭”,這被我們定性為三波段排列與組合的‘第一個衝擊性變量’)”進行“具體化(太平洋共同體)”之後,特別是中美雙方通過“胡錦濤主席訪美暫時性成功”、而“總體上”對這個可在不同層麵、進行不同解讀的“太平洋共同體”“不置可否”之後,有“人”已經“迫不及待”想試探“中美”彼此之間,“中歐俄美”彼此之間,中歐俄美與印度、日本、巴西、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彼此之間,北方內部之間,南方內部之間,南北之間,三邊之間等等,它們在國家利益層麵也好、在資本利益層麵也罷,對“太平洋共同體”的“真實態度”了。
在我們繼續展開討論之前,我們再來閱讀一則新聞。
戴秉國會見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
【北京消息】據媒體報道,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28日在中南海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戴秉國說,在中美雙方共同努力下,胡錦濤主席對美國的國事訪問取得成功,受到了中美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熱烈歡迎。下階段,雙方應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履行《中美聯合聲明》,以實際行動致力於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推動兩國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斯坦伯格說,胡錦濤主席不久前對美國的成功訪問向外界充分展示了兩國關係的積極麵和雙方合作的廣泛性。美方願與中方共同努力落實好訪問成果,維護當前良好勢頭,推動美中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雙方還就朝鮮半島局勢問題交換了意見,強調將致力於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相關問題。
【時事點評】對這則消息,東方評論員首先想強調的是,作為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戴秉國先生這段日子實在是太忙了,這不,才離開華盛頓、剛訪問莫斯科,回頭就得在北京接待斯坦伯格。
事實上,有必要指出的是:
其一,這個斯坦伯格不是別人,就是那個幾個月前與發表“兩篇高論”的基辛格先生、在“亦朝亦野”的層麵,一唱一和的方式、“非正式”拋出被我們定性為“第一個衝擊性變量”的那位美國副國務聊;
其二,斯坦伯格在美國外交係統的地位,僅次於希拉裏。
●這些都不是什麽偶然!且是一連串的“必然”!
顯然,如果我們再回過頭去看戴秉國先生將“他的立刻訪俄”解釋為“這隻是個巧合”,那麽,一個非常自然的問題就是:“戴秉國訪俄之後、斯坦伯格的立刻訪華”,這是否還是個巧合?
毫無疑問,在蓋茨“訪華失敗”、胡錦濤主席“訪美失敗(隻是名義上成功、或者暫時性成功。詳細討論見之前討論紀要)”之後,不僅戴秉國先生的“立刻訪俄”不是什麽巧合、即便是在莫斯科機場的恐怖襲擊也不是什麽偶然,戴秉國先生接受俄羅斯媒體的采訪不是什麽偶然,“戴秉國訪俄之後、斯坦伯格的立刻訪華” 也不是什麽偶然!且是一連串的“必然”!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提前“評估”了這一連串的必然性
至於下如結論的根據何在?事實上,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提前“評估”了這一連串必然性。
大家知道,針對胡錦濤主席訪美,我們曾經給出如下觀點,即:
第一,首席評論員就指出:從胡錦濤主席訪美取得“暫時性成功”,從而“主要”在“中、美國家利益層麵”達成“暫時的共識”的情況來看,從俄羅斯總統訪問巴勒斯坦、並再次強調“支持、並承認巴勒斯坦國”,從而再次迫不及待地“渴望盡快打倒石油美元結算製”的情況來看,以“中美直接交手、且在政治與軍事、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同時直接交手為主線”的第三波排列與組合,將隨著美國“主要在國家利益層麵”做出技術性調整,而將“暫”告一段落,而仍將繼續展開的“排列與組合”極可能以“另一種麵目”展開。
第二,我們知道,在第一、二、三波排列與組合中,其主線分別為美俄直接交手(主要是政治與軍事層麵,比如格魯吉亞戰爭),歐美直接交手(主要是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比如希臘危機),中美直接交手(範圍最廣,涵蓋了政治與軍事、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因此,我們的評估是:今後的“排列與組合”極可能以“間接交手”的麵目進行展開、且“資本利益層麵”的因素,特別是“歐美資本利益” 對“中、歐、美、俄等國家利益”、也包括對其它重要國家國家利益的“挑動”因素,“各國國家利益”與“歐美資本利益”之間的矛盾因素,都將日益彰顯出來,在這個問題上,歐美積極插手“科特迪瓦(也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象牙海岸)內亂”、埃及內亂、阿爾巴尼亞內亂等,已經顯示出一絲痕跡。
在科特迪瓦問題上,我們想強調四點:
其一,在科特迪瓦問題上,請大家務必重視“維基解密”的“作用”。
其二,在科特迪瓦問題上,請大家務必注意,它既發生在非洲、也發生在一個“全國人口的40%信奉伊斯蘭教,27.5%信奉天主教”的國度。因此,它對伊斯蘭國家、特別是不聽從“歐、美國家利益”、尤其是不聽從“西方資本利益”的國家與資本、是個“極具實用性”的“強烈警告”。
其三,警告的對象,包括中國。
其四,警告對象,也包括“美國國家利益”與“歐盟國家利益”。
第三,顯然,我們想說的是:
其一,在胡錦濤主席訪美取得“暫時性成功”,中美在“中、美國家利益層麵”達成“暫時的共識(是否能兌現協議,其實要走一步看一步)”之後,“歐美資本利益”很可能會更加積極地參與“中歐俄美”之間的角力、並盡力挑動“這種角力”往有利於“歐、美資本、或者西方資本(請注意用詞)”的方向滑動,在這種問題上,“中、歐、俄、美”在“國家利益層麵”有“某種合作”的可能性,但是,這種合作在“歐、美資本,特別是西方資本”的“刻意挑動”下,又將有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其二,從美國“國內、外局勢”現在所麵臨的嚴峻局麵來看,“美國國家利益”並沒有“現在就與中國撕破臉皮、直接與中國火拚”的本錢,由於歐盟政治、經濟、特別是軍事整合進程盡管全麵提速、但距離“堪用”還有待時日,而中國的貨幣政策也還沒有落入“不可逆轉的加息周期、並率先加息至不可再加的地步”,因此,“美國資本利益”也沒有“現在就與中國撕破臉皮、直接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中國”的本錢。
其三,東方評論員想提請人們注意的是:不要小看美國猶太女議員被槍擊事件對美國社會造成的“撕裂”,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撕裂點”。隨著時間的積累,特別是,隨著‘美國資本利益’與‘美國國家利益’的進一步撕裂,會慢慢發酵的。在這個問題上,說不定“維基解密”會大出風頭。
其四,從基辛格拋出所謂“太平洋共同體”之“新概念”的情況來看,從胡錦濤主席訪美“暫時性成功”的情況來看,美國所做的“技術性調整”主要是“國家利益層麵”的調整,也就是所謂的“中美間跨太平洋的經濟夥伴關係”,也就是“修改版G2”,類似於“歐美間的跨大西洋經濟關係”。
但是,我們的問題是,既然已經存在多年的“歐美間的跨大西洋經濟關係”沒有辦法阻止“歐美國家利益之爭”、直到爆發”歐美金融危機”,又如何指望“中美間跨太平洋的經濟夥伴關係”可以有效阻止“中美國家利益之爭”、從而防止“中美資本、中國與西方資本在資本利益層麵”之爭?
顯然,這個“修改版G2”盡管經過修改,但本質上還是“G2”,其“目的”在於為美國國家利益從美國金融危機、甚至歐美金融危機的困境中“打通”一條“逃生的高效通路”、做“又一次的努力”,既:既期望中國接受“變相的G2”、以解決最現實的問題(換取中國支持、並維持美元本位製,延緩美國金融危機的進一步爆發),又期望“通過換一種玩法”、去最終“瓦解”中國、歐盟、俄羅斯等的伊核戰略協調,就像小布什政府晚期玩“歐美跨大西洋經濟一體化”類似。
其五,我們認為,在“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決策集團”從“美國國家利益層麵”做出這一“技術性調整”的背後,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甚至是西方資本利益的意圖在於:隨著時間的移動,通過一係列手段(比如維基解密之類的)顛覆某些重要國家(不聽從“歐、美國家利益”、尤其是不聽從“西方資本利益”的國家)、這樣,就可一方麵慢慢彌合“歐美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一方麵慢慢彌合“歐、美國家利益與各自資本利益之間的矛盾”,再一方麵,是激化“非歐美國家內部的矛盾”、激化“南方國家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就可用“一係列成功”以實現歐美國家利益與歐美資本利益的“絕對融合”,並繼續擴大、而不是縮小“歐美國家利益與中國等南方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從而可最大限度地保證“在西方框架內改良、而不是改革國際金融體製”。至於最後世界是“美元本位製”、還是“歐元本位製”,對西方資本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
其六,對此,“非美勢力與資本”、特別是“中、歐、俄的國家利益”,歐盟資本利益,“非西方國家與資本”、特別是中國,都要保持清醒的認識。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對美國、或者美國資本、以至西方資本(現在仍由美國資本代言)的“技術性調整”能“利用之”、而不是“被利用之”!
對中國而言,在“利用之”的層麵上,美國這種“技術性調整”一旦兌現,那麽,它對用“天安號事件”才得以鞏固的“美日軍事同盟、韓美軍事同盟”之打擊將是極其沉重的。
因為,這種“技術性調整”其實可以被解讀為“中美重構、並共管西太平洋安全框架”,
但是,它也可解讀為“修訂東亞雅爾塔格局”,顯然,它對“中俄關係”的打擊也是非常沉重的。這是中國需要警惕的“被利用層麵”。
其七,在胡錦濤主席訪美期間,從俄羅斯突然強調“製裁隻能讓伊核問題更加糟糕”、且“再次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情況來看,在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以至西方資本(現在仍由美國資本代言)因“中東局勢可能破局”而“被迫”在對華關係上做出“技術性調整”、但“戰略圖謀”沒有任何實質性調整之後,作為第一波排列與組合主角之一的俄羅斯,顯然反應非常快,在“原本支持製裁伊朗”與“製裁隻能搞糟”的180度大轉彎中,俄羅斯顯然在說:如果美國不想“中東局勢”就此破局,僅對中國做出“技術性調整”是不夠的,現在“一巡(三波)”已過,又輪到俄羅斯來談條件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俄羅斯的這種變化,當然在“中歐”的盤算之中,不僅如此,“中歐的國家利益、甚至資本利益”恐怕已經開始琢磨這樣一個問題了:等俄羅斯“滿足”之後,如果美國仍然不想中東破局,那麽,我又應該要些什麽?
顯然,在美國、或者美國資本打自己的算盤時,非美國家、或者非美資本也在打著自己的算盤:既要利用“中東破局”這一工具、迫使美國也對自己做出更多的讓步,還要繼續維係“中歐俄”的伊核之戰略協調,從而可在美國核心利益集聚的“中東戰略交換平台”上、輪番上場,從而盡可能淘換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就好比是一場“車輪戰法”!
至於誰的算盤能兌現,更或者最終是“國家利益”、還是“資本利益”的算盤能兌現,在美國、美國資本“主要”在“國家利益層麵”做出“技術性調整”、但其“既定全球戰略”仍未實質性調整之後,恐怕是下一波“排列與組合”的具體內容了。
.......................................................
●某些“邪惡勢力”在強烈警告俄羅斯:不要在中東多事!
顯然,通過回顧這組觀點,我們其實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那一連串“巧合”的背後,“既”是“中俄”為代表的南方國家與資本,“洞悉”了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甚至是西方資本利益的“意圖”,同時,“也”是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甚至是西方資本利益心中也知道對方“洞悉”了自己的 “意圖”。
因此,這才有基辛格拋出所謂“太平洋共同體”之“新概念”、胡錦濤主席訪美“暫時性成功”之後的、中國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的“立刻訪俄”,至於在他到達莫斯科之前,莫斯科機場的恐怖襲擊事件,不過是某些“邪惡勢力”在強烈警告俄羅斯-我已經與中國達成“某種妥協意向(太平洋共同體)”,在中國暫時會在“中東破局”的問題上、在“公開層麵(暗中中國必將繼續推進中東破局、這是中國核心利益之所在)”有所克製(較之前)的同時,俄羅斯不要在中東多事!
●美國對俄羅斯“決心多事”的“反擊”是極其迅速的
而莫斯科機場的恐怖襲擊事件說明,上述“邪惡勢力”針對俄羅斯暫時接手中國、在伊核問題上公開 與美國唱反調(再次強調反對單方麵製裁伊朗),從而決心“在中東多事”、並指望通過在美國核心利益集聚的“中東戰略交換平台”上輪番上場、盡可能淘換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之“努力”,所做出的“反擊”是極其迅速的。
●殲20的橫空出世,與“中段反導”的作用有異曲同工之處
值得強調的是,“中段反導”對美國全球戰略的打擊力度之深、打擊範圍之廣、特別是打擊後果之“不可逆”,在“尊王攘夷”的過程中、特別是中東方向的“尊王攘夷”中已經演繹得淋漓盡致!
就結果而言,“中段反導”不僅打開了全球範圍內、特別是中東方向之“尊王攘夷”的戰略空間,更吹響了“中東破局”、甚至“全球破局”的號角。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毫無疑問的是,沒有“中段反導”對“美國絕對軍事優勢神話”的這致命一擊,哪來的中國空軍遠程奔襲土耳其進行軍事演習這一幕?在麵對天安號事件、南海問題國際化的時候,又哪來的“東亞問題在中東談”這一劍走偏鋒、直指美國核心利益的命門?更甭說什麽推動“中東破局”的能力了!
非常清楚,殲20的橫空出世,與“中段反導”的作用有異曲同工之處,這是中國在全世界麵前、“第二次”以摧毀“美國軍事絕對優勢”之神話的方式、堅決報複美國對中國核心利益的損害。
顯然,對比“中段反導”這一戰略武器所發揮的打開全球範圍內、特別是中東方向之“尊王攘夷”的戰略空間,吹響“中東破局”、甚至“全球破局”的號角的 “戰略性作用”,殲20的橫空出世,其戰略層麵的“意圖”更多在於“從戰術層麵”、也就是從“常規軍事層麵”全麵打開全球範圍內、特別是中東方向之“尊王攘夷”的戰略空間,從而“全麵推動”“中東破局”甚至“全球破局”的進程。
●美國為其戰略誤判所付出的慘重戰略代價之所以慘重,最為重要的在於中東局麵已經“不可逆”
顯然,如果從這個層麵去觀察問題,那麽,我們也就不難看出,在第三波排列與組合中,在中美直接交手中,美國為其戰略誤判所付出的慘重戰略代價之所以慘重,“首先”就在於中東已經成為大國間戰略利益的主要交換平台,“其次”則在於“向為美國主導的中東安全格局”已經走向“破局”,“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則在於“這一局麵”已經“不可逆”。
●“美國中東政策”要想“回到過去”也已經不可能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既”是美國國家利益、或者資本利益決策集團所必須支付的代價、也是其所必須記住的教訓,特別值得強調的是,這“更”是中國國家利益之所在、還是“中歐俄、阿拉伯國家等”共同的國家利益之所在、也是“中歐俄等”資本利益之所在。
因此,即便美國決策者“最終願意”用“實質性緩和東北亞、特別是南亞局勢”來換取中國在“公開層麵”、在“中東破局”問題上“有所克製”,因為“中東破局”進程已經不可逆,因此,“美國中東政策”要想“回到過去”也已經不可能了。
●“表麵上”是“搞亂美國自己的中東”、“實際上”是搞亂“歐亞海上運輸線”
而在“莫斯科機場恐怖襲擊案”不僅無法阻止俄羅斯主推“中東破局”的決心,且還招來歐盟(法國)更高聲貝地“要求改革國際金融體製(其實就是要動石油美元結算製、以策應俄羅斯。而在此背後,是歐盟已經準備接手俄羅斯、續推中東破局進程、繼續對美車輪大戰)的現實下,在中國於“公開層麵(暗地仍然在續推,因為,這是中國國家利益之所在)”靜觀美國切實兌現“中美聯合聲明”的情況下,在“國家利益層麵”已經感覺到“無力回天”的“美國決策集團(包括了美國國家利益與美國資本利益、特別是仍由美國資本所代表的西方資本利益)”,顯然準備在“資本利益層麵”出手:既然“中東破局”進程已經不可逆轉,那麽,就不妨通過“表麵上”是“搞亂美國自己的中東”、“實際上”是搞亂“歐亞海上運輸線”的方式、全麵反擊“中歐俄等”所推動的、旨在輪番上場逼迫美國進行交換的“中東破局進程”、並在反擊中全麵測試“中歐俄”在“中東破局”問題上的、基於各自核心利益的“真實戰略取向”,從而一方麵為盡可能遲緩“中東破局進程”尋找機會,另一方麵,則在“遲緩”中,力圖實現前麵所說的“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甚至是西方資本利益的戰略意圖”,那就是:
●再談基於“技術性調整”的“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甚至是西方資本利益的戰略意圖”
在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做出這一“技術性調整”的背後,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甚至是西方資本利益的意圖在於:隨著時間的移動,通過一係列手段(比如維基解密之類的)顛覆某些重要國家(不聽從“歐、美國家利益”、尤其是不聽從“西方資本利益”的國家)、這樣,就可一方麵慢慢彌合“歐美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一方麵慢慢彌合“歐、美國家利益與各自資本利益之間的矛盾”,再一方麵,是激化“非歐美國家內部的矛盾”、激化“南方國家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就可用“一係列成功”以實現歐美國家利益與歐美資本利益的“絕對融合”,並繼續擴大、而不是縮小“歐美國家利益與中國等南方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從而可最大限度地保證“在西方框架內改良、而不是改革國際金融體製”。至於最後世界是“美元本位製”、還是“歐元本位製”,對西方資本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
●俄羅斯主推下段“中東破局”進程的“衝動”已經溢於言表
值得指出的是,俄羅斯出於“恨不得立刻拆解石油美元結算製”的“經濟動機”,且也有打算與美國玩“東歐的問題中東談”的“政治動機”,其主推下段“中東破局”進程的“衝動”已經溢於言表。
●要以“堅定的戰爭準備”繼續警告“西方資本”
另外,還要做好戰爭準備,要以“堅定的戰爭準備”繼續警告“西方資本”,不論是南亞破局、還是中東大亂、更或者是歐亞海上運輸線大亂、一旦最終上升至戰爭解決,那麽,不論是歐洲、還是美國,都不會有“西方資本”的“防空洞”。
值得強調的是,隻有做好這樣的全麵準備、美國國家利益才會對美國資本利益發揮最大的約束力,歐美國家利益才會對西方資本利益發揮最大的約束力,在決心動用歐洲、特別是美國的國家力量來牟取其不可告人的戰略目的問題上,才會突然覺得“沒有安全的去處”而懂得“小心一點”這幾個字!
●再談基於“技術性調整”的“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甚至是西方資本利益的戰略意圖”
在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做出這一“技術性調整”的背後,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美國國家利益、或者美國資本利益、甚至是西方資本利益的意圖在於:隨著時間的移動,通過一係列手段(比如維基解密之類的)顛覆某些重要國家(不聽從“歐、美國家利益”、尤其是不聽從“西方資本利益”的國家)、這樣,就可一方麵慢慢彌合“歐美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一方麵慢慢彌合“歐、美國家利益與各自資本利益之間的矛盾”,再一方麵,是激化“非歐美國家內部的矛盾”、激化“南方國家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就可用“一係列成功”以實現歐美國家利益與歐美資本利益的“絕對融合”,並繼續擴大、而不是縮小“歐美國家利益與中國等南方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從而可最大限度地保證“在西方框架內改良、而不是改革國際金融體製”。至於最後世界是“美元本位製”、還是“歐元本位製”,對西方資本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
值得強調的是第一點是:上述一係列國家突然出現“政權危機”的時間點,主要集中在“胡錦濤主席訪美”之後,或者美國在中美關係上、在國際利益層麵做了“技術性調整”之後;
值得強調的第二點是:上述一係列國家突然出現“政權危機”的背後,已經開始打上“維基解密”的鉻印;
值得強調的第三點是:除了科特迪瓦、不論阿爾巴尼亞、還是突尼斯、埃及、也門、或者即將分裂的蘇丹、海盜盛行的索馬裏、持續受到美以軍事威脅的敘利亞,哪一個不是在“歐亞海上運輸線(亞丁灣、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上?
至於亞丁灣海盜是如何“批量出現”的?不就是因為一個混亂的索馬裏嗎?
值得強調的第四點是:不論是科特迪瓦、還是阿爾巴尼亞、突尼斯、埃及、也門、或者即將分裂的蘇丹、海盜盛行的索馬裏、持續受到美以軍事威脅的敘利亞,哪一個不是南方國家?
值得強調的第五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警惕“美國國家利益、美國資本利益、特別是直到今天仍然由美國資本所代表的西方資本利益”通過這一係列手段(比如維基解密之類的)顛覆、或者威脅顛覆某些重要國家,一方麵慢慢彌合“歐美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一方麵慢慢彌合“歐、美國家利益與各自資本利益之間的矛盾”,再一方麵,是激化“非歐美國家內部的矛盾”、激化“南方國家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就可用“一係列成功”以實現歐美國家利益與歐美資本利益的 “絕對融合”,並繼續擴大、而不是縮小“歐美國家利益與中國等南方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從而可最大限度地保證“在西方框架內改良、而不是改革國際金融體製”,並最終將問題回歸“南北撕裂”的層麵、從而好集中“西方資本(歐美資本)”的全部力量進行解決。
對此,中國所需要做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瞄著“美國、美國資本”那個“表麵上是搞亂美國自己的中東、實際上是搞亂歐亞海上運輸線、同時削弱“中歐俄”戰略實力”的手段,用一切手段,慢慢擴大“歐美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慢慢擴大“歐、美國家利益與各自資本利益之間的矛盾”,並在此基礎上,結合“尊王攘夷”的政策、把握好“扶弱鋤強”的力度與時機,團結中東、南美、東亞、非洲、甚至歐盟等一切維護國家穩定、和平的力量,將美國資本占優的局勢導向“美國資本與歐洲資本勢均力敵”的局麵、從而徹底撕裂美國國家利益與美國資本利益、徹底對立美國資本與歐洲資本、令人民幣國際化這隻“陀螺”得以在“上述撕裂與對立”中從容起旋!
至於最後是“美國資本”流向歐洲、或者、最後還是仍由美國資本代言西方資本,那就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