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善友

探討人生的經驗, 共創美好的未來!!!
正文

現代海市蜃樓

(2010-09-26 21:49:42) 下一個
從前,行走沙漠的商旅,於太陽剛出來時,見到遙遠的前方有著城門、瞭望台、宮殿,以及來來往往早起的行人…… 疲憊的沙漠商旅心中燃起了希望,一心想趕去城堡做生意賺錢致富,於是飛奔向前。 然而,他們愈向前,城堡似乎愈遙遠…… 當陽光愈來愈熾盛,蒸騰的熱氣所幻化出來的影像,讓商旅誤以為前頭有汪清亮的水,而急急向前尋訪以期解渴,然那汪清水卻隻在空中的前方,無論如何追趕都無法貼近…… 極度疲乏的商旅蹣跚地走到了狹窄山穀中,眼見前頭盡是無際飛沙,忍不住哀怨地哭嚎,卻聽到峽穀中傳出如同他們般心酸的哭喊。 商旅不知道那是自己的回音,以為峽穀中還有其他人群,趕緊起身尋找慰藉,卻依然是一場空…… 當商旅們終於知道,他們追逐的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幻象,永無盡頭,也永遠達不到、握不住、取不得。 才終於放下渴求的心,安安分分踏上自己原本的道途…… 閱讀到這則佛典故事時,心中現起了「現代文明」的影像。 人類文明發展迄今,工業與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形成工廠所生產的大量產品,遠遠超過市場上的正常需求,於是,為了增加商賈收益,必須努力增長消費者購買欲望,以致各式促銷廣告紛紛出籠,將社會推往奢侈無度、被欲望所擺布的無底深淵。 例如:以麵紙取代可重複使用的手帕,以紙尿褲取代傳統的尿布,功能不斷推陳出新的電腦產品與手機,迅速變化的服飾潮流,甚至日拋型隱形眼鏡…… 「海市蜃樓」的影像正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寫照。 當媒體不斷炒作阿聯七國中的杜拜,用販賣石油所堆砌的金錢,在沙漠中蓋起擎天大樓,大樓中極盡奢華之能事時,人們不禁思惟,杜拜有限的石油蘊藏量,可以禁得起他們多久的揮霍? 果然,隨著杜拜石油蘊藏量不斷萎縮,石油價格不斷下滑,杜拜用虛狂的誇富政策,所編織出來的虛幻國度,終不敵世界經濟因人類的過度貪婪、巧取豪奪資源,為地球反撲所形成的消頹、下滑趨勢,而於去年底爆發債務危機,今年初更發生停工後的大型人工島已逐漸沉沒的蕭瑟。 西方哲人蘇格拉底的名言:「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窮。」似乎為杜拜的速起速落,做了最佳的詮釋。 杜拜的事例,讓人想起了兩則曆史名人極盡奢侈的故事:一則是前陣子當紅的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劇中大臣年羹堯吃大白菜時,丟棄全株完好的白菜葉而隻吃菜心的奢侈形象;另一則則是晉朝武官石崇為了誇富,不惜用當時極為貴重的蠟燭當柴薪烹煮菜肴;還用昂貴的彩緞鋪設五十裏道路的屏障。兩個極度奢侈的富豪,後來都沒有好下場。 我國向以孔子的儒家思想治國齊家,個人修持也重勤儉,顏淵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迄今仍千古傳唱。 宋朝清官張文節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為宋朝大儒司馬光、清朝大臣曾國藩所稱頌,還引為家訓。 明洪自誠所著《菜根譚》也寫道:「奢者富而不足,何如儉者貧而有餘。」 清朝《德育古鑒》中一則故事為奢與儉做了更深細的詮釋: 兩位書生同年同月同日且同時生,又同時被舉薦為官,臨別時相約要互相聯絡,互知禍福。 不久,到黃州任職的書生去世,到鄂州任職的書生為好友辦後事時,心中無限感慨:「我倆出生同時,又同時任職,理應命運相同,你今日先死,是否意味著我也將不久於人世?」 七日後,已死的黃州書生夢告鄂州書生:「我生於富貴,今生積福已享用完畢,所以赴死;你生在貧窮人家,還有許多積福未被用盡,所以可以續活。」今古輝映,心中無限感恩祖先們的勸示,讓我們沒有迷惘於世事的一片顛倒,也沒有被強猛的宣傳廣告擄獲身心,而能自由自在當自己身心靈的主人、自在優遊於簡約惜福的好日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