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立山的遭遇 談談作為華人男在美的處世困境
(2010-05-03 14:54:37)
下一個
美國人對亞洲男性和女性的態度差別是很大的。對於亞洲女性,基本上是一種接納的態
度,因為女性比較隨和、溫柔,比較容易同化。而對亞洲男的態度總體上是不信任、利
用、堤防和壓製。這恐怕主要源自於美國白人的宗教信仰和美國的媒體宣傳。
了解一下白人的基本盤就知道,絕大多數白人的圈子是很小的,很多人一輩子就生活在
自己教會的圈子裏,朋友,結婚都在裏麵。朋友永遠是朋友,敵人永遠是敵人,敵人最
早怎麽來的呢,和你不同的人,和你不同的人怎麽相處呢,見麵就打架似乎是唯一的辦
法,朋友是怎麽來的呢,一開始就決定了,朋友會持續多久呢?基本是一輩子,朋友和
朋友結婚,敵人和敵人結婚,下一代繼續維持這種敵友關係。由於榜樣的力量,美國社
會的種族關係也基本遵循這一邏輯。白人從來沒有想過真正接納少數族裔,也沒有“和
而不同”的想法,因為一神教的本質就是排斥異己的,或者說是原教旨主義的:你不和
我們一樣,不是朋友,那就是敵人。
另外,美國的新聞媒體帶給美國白人的亞洲男性的形象總體上也不怎麽樣,成吉思汗也
好、日本聯合艦隊也好、紅色中國也好、越共也好,基本上全都是反派敵人的角色。所
以白人對亞洲男的態度就更加趨向於負麵,打交道的過程中趨向於壓製、控製和不信任
,沒有任何想要交流的願望。至少從我周圍的年輕白人身上感覺到的就是如此,甚至連
第二代ABC對待華人同胞的態度也是如此。
因此我覺得跟白人老板打交道,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必須順應他們的兩種心理之一才比較有可能。
一種是滿足他們的lordship心理,擺出非常謙卑的樣子,請他們開恩滿足自己的小請求,從而給他們一種優越感;
另一種就是本身這件事就可以讓對方有利可圖。通過某種利益(譬如funding)來吸引對方。
以上是我自己總結的哄白人老板高興的兩種辦法。如果大家還有,請務必指教。
跟白人打交道,我認為最忌的就是把自己的位置擺的過高,說話辦事有些頤指氣使的樣子,好像你是主人的樣子。在國內可能還好,但是在美國就是不行。白人會感到受到challenge,會感到非常沒有安全感,從而愈加想要整你,給你好看,來證明自己才是主人。有一次,我用白人學生的口氣給一名教授寫信,要求修他的課,結果白人學生都可以,我去了就被好好的教訓了一番,想要修他的課還被拒絕。估計就是因為我的口氣跟我的亞洲男身份不適合了,因此需要被“修理”。這種唯我獨尊的心態在美國的外交上麵也到處可見。別人覺得這是蠻橫,其實這是美國白人自尊心的脆弱性的一種表現。具體的可以參見我的文章《美國自尊心的內在脆弱性是瓦解美國霸權的鑰匙》。
王立山老師估計就是這種心態沒有把握好,覺得自己考上了醫生資格,也是醫院的一號人物了,所以到處指點江山。在國內,他的做法沒什麽問題。但是在美國就不行,因為他是亞洲男性,周圍的白人就是感到被challenge,哪怕白人護士都感到不能容忍,所以有意要整他,給他好看,好讓他明白自己的“本分”。印度人就是利用了周圍白人的這種心理去折磨王醫生,結果成了替死鬼。以後我們還是要多引以為鑒。
白人的這種心理毫無疑問是一種基督教原教旨主義和種族優越感,但是在中國強大到可以粉碎他們的這種病態心理之前,還是低調點保險。
不是一般的自卑,而是深深的自卑。
公司裏本來就是獨裁體製,老板頤指氣使,是經濟製度使然。如果員工有更多選擇,就可以比較平等相處。你被雇傭是因為你的勞動價值。提升技能,與人正常相處合作就可以了。對“錢途”不要欲望過高,也就不會有太大挫折感。
美國人是很難定義的. 很多人腦袋裏的美國人美國白人. 這顯然是不對的. 白人和白人之間又千差萬別. 我們的鄰居裏有土耳其人, 意大利人, 猶太人, 烏克蘭人等. 他們都是歐洲人長相, 但文化卻大不同. 但由於外表近似, 被接納程度高一些. 朝鮮族在中國比維族被接納的程度高得多, 因為我們都是東亞人長相. 認同感強.
美國人不搞群體, 他們重個體. 中國強大不強大不會影響在美華人的地位. 美國人不是孩子, 看誰爹有錢有勢就怕誰. 華人若想靠中國強大給自己撐腰, 實在是可悲, 可憐.
東亞男在美不受待見, 有其曆史, 文化和本身原因. 但本人認為東亞男在各個種族中是最出色的男人之一. 是金子總要發光的. 東亞男早晚要脫穎而出. 是時間問題. 對此我毫不懷疑.
受到本人尊重程度按次序列出的東亞男: 新加坡, 香港, 大陸, 台灣. 日本, 韓國.
總看到國人關於歧視和被欺負等言論, 本人對此很不以為然. 我孩子在校車上遇到高年級孩子欺負, 我馬上打電話找到校長. 孩子認錯, 家長道歉. 事兒就完了. 如若上升到種族歧視高度, 那是喝高了.
我認為 be yourself 就好了. There is only one race: human race.
最好提高自己地位的行為,就是增加自己族裔的人口。多幫助親戚朋友來移民,自己多生孩子-等我們人口上去了,就不用擔心白人如何看待我們。也許需要一兩代人或更多,但隻要知道未來是向好方向發展,我們生活就有意義。
其實,很多時候,大家首先是自己做人的問題。所謂低調做人,高調掙錢。
但是,華人也不必非要當孫子,難道除了當孫子,就要當老子,不會當別的了?這些都是錯誤教育的解決,千萬不要動不動為民族爭光的級別。隻要符合人家的習慣,保持距離,就可以了,白人主動找事也不多見的。
王把自己的位置可能擺的太高了,大家合作,在一個圈裏一起爭錢,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不管合理不合理,但規則肯定是為了競爭需要才出現的,否則,主觀肯定改了。明白這個,鬧騰什麽呢?